宽度网
,在她风华正茂的黄金时期(2009-2010),曾经有一部话剧作品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纵观8年间不断涌现的形形色色的话剧作品,我愿意相信8年前诞生并红极一时的
《你好,打劫!》
,放到90后当道的今天,依然会是一部上乘之作。
因此,我愿意把8年前,观众们对于这部作品的反应,拿出来分享,给看戏的人多一些参考。有一点,
声明一下
:因为没有看到本轮演出的演员名单,所以我并不能判断,本轮演出“表演”的部分,效果如何,因此,
本文只负责“怀旧”,不负责“未来”
。
祝愿本轮演员的表演,依然可以像当年的
温韬sunny
、
程怡Icy
和
谢波TOM
那样,光彩夺目,圈粉无数。
本文所用剧照,均来自曾经的宽友:胖猴儿
这不是82条微博,也不是82条朋友圈,而是认认真真的
82篇剧评文章
,足见当年《打劫》所引发的热度,也证明“
老一辈无产积极戏剧爱好者”更文艺、更不浮躁一些
。
这应该是有据可查的
最早的一篇《打劫》的剧评了(诞生于:2009年5月11日)
,当时宽度网首次组织了网友到
排练厅探班
,有幸独家的见证了“素颜”的《打劫》,
尽管“素颜”,却依然“惊艳”
。
当时走进排练厅的宽友跟主创们的合影,这照片质量,是相当素颜啊!
当时的男主角之一——
温韬
,舞台范儿十足,让很多女观众
腋窝生汗,花痴泛滥
;同样唯一的女主角——
程怡
,嫣然“
清纯无辜版章子怡
”,也让很多宅男光棍“
骚气侧漏
”,于是
引发“到底是爱温韬,还是爱程怡的”表白大赛
。
当时宽度网的大部分活跃会员,
年均看演出数量少的40-50场,多的100-200场
,换句话说,都是
“久经沙场”“见过世面”
的(如今很多当年的老宽友,已经混入戏剧界,“叱咤风云”里。。),看看当时网友们如何评价这部作品:
宽友:火星戏剧《打劫的时候,我妈叫我回家吃饭了》
宽友:阿卡《在残酷的现实中执迷不悟——打劫哲学》
宽友:【爱在隔壁】nancybaby《点评打劫》
宽友:1_RU《媒体面前,谨言慎行》
宽友:CD《来一场彻头彻尾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宽友:疑似老羊《你敢打劫吗》
宽友:嘉猷《银行被打劫,我们被打动》
怀念8年前,主创与观众真诚互动的时光,以下全文附送来自
导演饶晓志
和
主演温韬
在当年与观众的交流内容:
我是一个演员,一个可以说有些贪婪的演员。我常贪婪的玩味于每次谢幕后,观众对舞台回眸时流露的不舍。当我作为观众时,也习惯无休止的把喜欢的角色和自己置换位移。不仅如此,一旦遇上喜欢的戏,我会疯狂的吞食意旨,具象成自己的语汇,然后走上舞台从观众呼吸的节奏里感受他们的共享……
----这就是我。《你好,打劫》中的劫犯桑尼。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自己,最接近的想必应是“痛快”。我不喜欢拖泥带水缠缠绵绵,做事、作人都不。我更欣赏直抒胸臆雷厉风行的果敢。那么如果形容《你好,打劫》,我会在“痛快”后面加上“淋漓”。因为劫犯桑尼这个角色已经深深的烙在我的宿命里。
一个演员深爱上自己的角色是一件幸福的事儿。碰巧,我就这么幸运。
看过之前两轮《打劫》的朋友们留下的诸多墨宝我一一拜读过,客套话就免了,但我真诚的感谢你们的关注,这种温暖不断激励着我和我们的团队,即将开启的第三轮也正是基于大家前两轮的鼎力支持,谢谢你们!
沉淀到第三轮我发现,我们越发成熟与淡定,不是因为我们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和票房,而是我们从容的理解了我们每天正在经历的,这个审美混乱的时代。这完全不同于李斯特时代的巴黎,即使百家争鸣,而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界定标准却严明、统一。同时我们深知,《你好,打劫》这部戏的魅力,是根本无法从直面标题体味的,我们只能缄默的面对标题党的绕道而行。
07年至今,京城话剧市场的一派虚假繁荣造成的泛滥,想必大家这些年都深有体会。从观众对各种烂剧的谩骂声中我们应当树立一种意识:我们需要看什么样的戏?观戏前我们又如何避开各种噱头,选择我们喜欢看的戏?
“贾君鹏、曾轶可、哥是传说、杯具茶几”……居然到现在还有人没笑够。戏剧市场完全沿袭了春晚娱乐大众的游戏规则,成堆的垃圾戏在京城各大剧场霸着档期。时运不济的《你好,打劫》生生被挤到了西二环的地质礼堂!收起我的抱怨,理顺心情。就算被挤到“街坊剧场”我也会让劫犯桑尼复活重生!用枪和子弹唤醒我们在麻木不仁中,光阴虚度的曾经。
在这儿我有必要对即将关注第三轮的观众朋友们嘱咐几句:我们这部戏,不够低俗,不够恶搞,不够色情,不够暴力,不够主流,不够爆笑,不够伪先锋,不够伪实验甚至都不够----“减压”!我们不愿看到你们把主动观戏的审美需求都消费在各种噱头编制的谎言里,但请留意:
本剧的黑色幽默 也绝不是小沈阳的花格裙
一句善意的“你好,打劫” 也绝不是范伟冯远征的IC IP IQ
本剧的原创故事 也绝不是偷梁换柱拆东补西
我们的演员 也绝不是一般的贪婪……
4月8日至18日,我们将在地质礼堂第三次上演《你好,打劫》。希望大家观戏愉快……
事实上从春节到本次复排前,我将更多的时间专注于电视剧的相关事务,影视之于我,新鲜且重要,关切着一个三十岁男人某夜“顿悟”后期冀的责任和未来。以为可以忘记什么,直至我又重新拎起《打劫》这个戏、我又重新把屁股陷进花园路排练厅里那张旧沙发、我又重新召集弟兄们来编织一个梦时,我身体里那所有的跟舞台有关的一切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罢了,本以为牢靠的“顿悟”瞬间垮塌。于是:
影视和戏剧——我介于二者之间,再一次昭示了我的不安分,顺便鼓足勇气厚颜无耻的汇报一声,我没有放弃或是离开。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跟很多人一样,我看了不少烂戏,每每看完一个,个中滋味五味杂陈,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直教我控制不住的满口脏话、遁地打滚、乱吐口水,深感憋屈且久久无力释怀,于是——我就操他妈了,这么烂的戏,凭什么比我的戏卖得好?他妈的凭什么?凭什么他们能进人艺、进先锋,我排了那么长时间的队都排不到?凭什么他们的剧本那么小品、导演手法那么无趣、舞美那么难看、灯光那么露怯、表演那么媚俗还能获得好评一片?凭什么他们的戏骂声一片还卖成票房冠军我的戏却乏人问津?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呵呵,你们想的没错,以上言词弥漫酸味源自嫉妒,不得不自我开解:是的,有时候,只要你想想我是在中国的戏剧界,便什么都豁然开朗了。我可以继续豁然的开朗的前行,强作欢颜笑看此等戏剧败类的辉煌。于是:
隐忍和愤慨——我介于二者之间,因着我实乃戏剧边缘野狗一只、弱势群体一个,痛心却不敢多言,所谓胡言乱语、点到为止,盼君对号入土为安。
转眼《打劫》第三轮了,我不学其他组织那样鼓吹票房飙升,实话实说,《打劫》时至今日,唯一可以肯定的实乃票房惨淡,多么伟大的自嘲,虽安慰性的收获不少好评,好评即是口碑,只是我轻信了口碑的力量,口碑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相应的票房,反而平添了多一些的赠票。其实也没关系,对于工作室来说,《打劫》赔的钱,《将爱》完全补得上,只是,我有些不服气,除了对烂戏羡慕嫉妒恨所滋生的情绪之外,我是真的认定《打劫》是个值得观众买票的戏,当然,您要是就喜欢低级趣味、就喜欢咯吱你的小品、就喜欢弱智一样的恶搞、就喜欢洒狗血一样的爆笑,我建议您看到此行就别往下看了,碍了您的眼还脏了我的心,我完全可以无所谓,当然,我羞于乞求,充其量想在这儿套套近乎,无论是看过的或是没看过的,我想告诉你们的是:第三轮的《打劫》可以让你们笑到疼——心疼,除了恢复为第一轮的原班人马外,本论修订了很多剧情或是逻辑上的不足,舞美上更是加入了多媒体等艺术表现形式,结局设置更是每天都不一样,还可以煽情一下的是,这次应该会是《打劫》在北京的收官演出……这些理由够么?或许苍白,也远不如某些戏广告中的诱惑辞藻,只是,就这样吧,剩的不多,该拿的姿态也是其中之一。于是:
乞求和不屑——我介于二者之间,我确实无力去决定观众的选择,坦白讲,每一次都在期许给你们惊喜,哪怕我铩羽而归、折翅而回!
我承认这些字,我是刻意而为,甚至提前构思,下笔之前还一度预备直抒胸臆、指桑骂槐,然,终究逃不开相互留点情面的世故,也逃不开直面主流迫害的胆怯,更逃不开受责于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羞愧。于是在说完这些后,又把自己介于二者之间,矛盾又分裂的自我,猛的发现二者之间“二”这个字越来越显眼,好吧,在某些看客笑话之前,我就这么二上一回,但愿就此一回。
所幸还有些别的任务,可以冠冕堂皇的结束本次胡言乱语,为答谢之前宽友对《打劫》的厚爱,特以本人名义将4月8日首演门票,赠予此前为《打劫》写过剧评的宽友,期待你们光临的同时也期待你们再次的剧评,有意者请跟帖报名,核对后宽度网工作人员将组织大家的《打劫》旅程,感谢,在乎过这一切的人们,我能够在这里勇敢的剖肝掏心,实则是因为我从不也永不糟蹋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