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日讯)继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JS-SEZ)之后,是时候建立汶莱-砂拉越经济特区(BS-SEZ)了。
美里国会议员赵俊文与八打灵再也国会议员兼区域策略研究所(CROSS)主席李健聪联合撰文提出这一经济特区概念,并指出汶砂经济特区蕴藏巨大的发展潜力。
受柔新特区启发
他们在财经周报《The Edge》的专栏中指出,柔新经济特区的规模及清晰目标,为婆罗洲中部提供了参考蓝图,以推动汶砂经济特区的设立,特别是将瓜拉峇南(砂拉越美里)-瓜拉马来奕(汶莱)走廊(俗称“KB”)打造为充满活力的工业、创新及永续发展中心。
他们表示,该提案受到马新共建柔新特区的启发,强调了密切的双边合作、资源共享及战略规划,以推动边境地区的转型发展。
“在研究其战略——平衡基础设施提升与环境保护——展示专业经济区吸引国际关注因素、发展本土中小企业和振兴当地社区,预料汶砂经济特区可促进美里和汶莱更紧密的合作,同时有利于改善生活水平、就业市场和整体生活质量。”
他们表示,拟议的汶砂经济特区将围绕美里的瓜拉峇南和汶莱的瓜拉马来奕展开。这两个地点都拥有大量未充分利用的土地储备和战略跨境通道。
李健聪
汶偏向研究密集型
“汶莱拥有世界一流的基础设施,包括深水码头、现代化国际机场和拟议的跨婆罗洲铁路。美里则被公认为通往砂拉越北部的门户,2022年人口增至超过35万人。加上汶莱的44万居民,这个跨境地区将为合作创新做好了准备。”
汶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3万3431美元(约14万6000令吉),凸显其巨大的资本储备和高质量人力资源;高级学位持有者的劳动参与率为80%。这些优势使汶莱成为研究密集型、知识驱动型行业,例如高科技制造业、数字服务和专业研发。
美里土地成本占优
美里则拥有具成本竞争力的土地、劳动力和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潜力,使北砂成为大规模开发的理想之地,包括绿色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砂州人均GDP为1万6000美元(7万1200令吉),为新阶段的工业增长奠定了基础。
他们认为,通过整合这些互补的优势,双KB走廊可发展成为一个统一的经济生态系统,以吸引全球顶级投资者。
整合绿色科技物流等行业
结构良好的汶砂经济特区可创造数千个高质量工作岗位,类似于柔新经济特区预计的2万个新岗位。
赵俊文和李健聪表示,这条经济走廊将整合多个行业,从绿色科技、先进制造业到大数据分析和物流服务。
当中,直接受益者包括工程师、技术专家、酒店工作人员和数字创新者,次要利益将扩展到当地中小企业和辅助服务供应商。
他们指出,汶莱可通过与砂州大学的合作研发项目,利用其超过80%的高等学位参与率,培养工程、环境科学、数字科技和职业培训方面的专才,建设强大的人才渠道。
“随着全球市场向环境、社会及监管(ESG)标准转型,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再工业化已成为大马和汶莱的优先事项。汶砂经济特区可促进向高增长、高收入行业的转型,为年轻人创造高薪岗位,并为中小企业提供新商业机会,缓解人口外流问题。”
他们提到,早期的跨境计划,如东盟东部增长区(BIMP-EAGA),旨在“补充”而非完全整合政策、供应链和单一窗口审批机构。
如今,整合资源、协调法规和共享市场至关重要。通过统一的方法,汶莱和美里可更有效利用大规模机会,确保经济收益广泛分配。
印尼迁都 婆罗洲成供应链核心
24小时营运并放宽双溪都九检查站的边境管制,是推动汶砂经济特区的关键。
更快、更安全的过境系统将促进通勤流量,并强化企业物流。
赵俊文和李健聪指出,通过现代化移民设施、实施数字技术和引入专用商业通道,可减少瓶颈并增强区域竞争力。
“大马和汶莱的立法者、政府官员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定期对话至关重要。汶砂经济特区的结构化治理机制(类似于柔新经济特区)将为外来直接投资(FDI)创造良好环境,确保协调的法规、税收优惠和项目审批。”
他们补充,考虑到婆罗洲的生态重要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推动符合ESG标准的行业符合全球气候优先事项。该地区的丰富生态系统,向可再生能源、低碳产业和造林项目过渡,将使双KB走廊成为永续经济发展的领导者。
“随着印尼新首都努山达拉在加里曼丹崛起,婆罗洲正成为区域供应链的核心。结合这些举措,将帮助婆罗洲中部地区分享泛东盟增长,巩固其在未来贸易和投资中的地位。”
他们总结道,汶莱以积极态度回应,表达了对更广泛互利合作的浓厚兴趣。现在正是探索汶砂经济特区潜力,并开启大马-汶莱边境新经济机遇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