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教育思想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下属自媒体,旨在通过传播教育常识、更新教育理念、发起教育讨论、发现教育创新,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与社会大众一起追求好的、理想的教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上个公厕,夫妻接连感染此病毒!紧急提醒 ·  2 天前  
湖北经视  ·  明起预约!这笔钱别忘了领 ·  3 天前  
湖北经视  ·  刘诗诗、吴奇隆,突传消息!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教育思想网

周国平:中国教育现在的严重问题就是急功近利,大学基本成了职业培训场

教育思想网  · 公众号  ·  · 2024-08-27 12:00

正文

知名思想家周国平认为,把智育限于知识,美育限于技能,德育限于规范,都是舍本求末。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成为热爱人生的人,同时也是善良的人。

我认为中国教育现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急功近利,大学基本上成了职业培训场, 这当然不是学生的问题,而是体制的问题,这种体制使大学变成了职业培训场,迫使学生也把职业培训当成了上学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


那么,怎样的教育才是合格的教育呢?


我认为人身上有三样东西是最宝贵的。第一个是 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的,没有生命其他一切都谈不上。第二个是 ,人是有理性能力的,有智力活动的。第三是 灵魂 ,人是有精神需要、精神追求、精神生活的。所以,与这三样东西相对应,为了实现这三样最宝贵的东西的价值,我们就有相应的教育项目。


现在与生命相应的教育是体育,我认为范围狭小了一点,应该扩大,成为 生命教育 。针对头脑的教育,我们有智育,就是 智力教育 ,这个词很准确,但我们现在的做法有问题,我下面再讲。相对于灵魂来说,我们有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我觉得还不够,应该加上美育,也就是审美教育。 德育和美育都是灵魂教育 ,如果说德育的目标是灵魂的高贵,那么美育的目标是灵魂的丰富。


因此,我认为在学校里应该有这样四种教育,就是生命教育、智力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


周国平

学者、作家、哲学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是中国研究哲学家尼采的学者之一,著有《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等作品

生命教育:实现生命的价值


生命教育包括体育,以健康的身体为目标。但, 一个人如果只是身体健康,却不懂得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享受生命,健康有何意义? 所以,我主张把体育扩展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对生命的尊重。


怎样才算尊重生命?


我想,一是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现在学校里屡屡发生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自杀的事件,这里面当然也有学生自己的原因,就是把生命看得太轻,一时想不开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尊重生命还包括享受生命。 从某种意义上说,享乐主义是正确的。我上大学时,大学生是不准恋爱的。现在大学生在这方面已经很自由了,不过太自由也有弊病,你可能沉湎在花前月下。我不反对及时行乐,关键是行怎样的乐。


另外,尊重自己的生命,最重要的是要有对自己生命负责,有意义地度过一生。


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使学生成为热爱人生的人,同时也是善良的人。 生命教育如何开展,还需要好好研究,基本内容应该是引导学生善待自己的生命,由此推己及人,善待一切生命。


智力教育:实现头脑的价值


现在对智育流行一种狭隘的理解,就是把它仅理解为知识的灌输,甚至归结为考试的分数、职业的技能。 这样做只是把宝贵的头脑当成了一个容器、一个工具。 智育的真正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健康成长,使他们懂得享受智力生活的快乐。


鼓励孩子的好奇心


人的智力品质中,第一重要的品质是好奇心。 好奇心是天生的,每个人在智力成长的一定阶段上都会显现。大人对待孩子这样的提问一般是三种态度:一种是置之不理,一种是顶回去,还有一种是自以为聪明地给孩子一个简单的回答。这些做法都很粗暴, 其实很多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对待孩子提问的最好办法就是鼓励孩子继续想。


好奇心有两大敌人。一是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一些事物习以为常,就自以为懂了,其实不过是麻木罢了!二是功利心。 很多人问中国为什么出不了世界级的大师。我觉得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太实用,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大弱点。


杜威说,兴趣是一个人的能力的可靠征兆。 事实也是这样,你做什么事情特别感兴趣,那你肯定在这个方面是有天赋的。学习有没有成效,关键是看有没有兴趣。一个人在学习和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时,精神处在一个非常快乐的状态,他是在真正享受。享受什么?就是享受智力活动本身的快乐。在这个时候,心智的运用本身就是快乐,就成了最大的快乐源泉。


▲ 约翰·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陶行知在哥大的导师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智力品质的另一个要素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所谓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对于任何理论、说法,你都要追问它的根据,在弄清它有无根据之前,你要存疑。笛卡儿所说的怀疑一切,意思就是对未经独立思考过的一切要存疑,这其实是思想者的必备品质。

具体到教育上,我认为就是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我看来, 一切教育归根到底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归根到底都是自学。 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笔终生财富,一辈子受用不尽。

灵魂教育:实现灵魂的价值


套用柏拉图对于知、情、意的分类,可以说灵魂是情和意。情感是审美性质的,意志是道德性质的,与此相应,灵魂的教育可以分为美育和德育。 美育的目标是造就丰富的灵魂,德育的目标是造就高贵的灵魂。


美育不等于才艺


谈到美育,许多家长好像很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给孩子报各种班,学各种技能,但出发点极其功利。 艺术是最自由、最没有功利性的精神活动,掺杂进功利的考虑,就不是艺术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