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1月14日开始,以支付宝、微信为首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账户将会被全部撤销,所有的备付金统一交付至中国人民银行(央行)。
换句话说,以后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巨头再也无法沉淀资金,并享受躺赚利息的待遇了,预计年利润将至少损失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对其净利润、盈利能力造成巨大的影响,未来支付宝以及微信等将遭受更严峻的考验!
2018年中的时候,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就已经提前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支付机构撤销人民币客户备付金账户有关工作的通知》。
当时并没有引起太过广泛的社会关注,因为影响到的主要是支付宝和微信等支付机构,对于用户体验并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但是,正好题主问到这个问题了,在这里我也简单的为大家答疑解惑一些。
2019年1月14日以前,包括支付宝、微信在内的所有支付机构都必须提前在商业银行开立客户备付金账户,将收到的客户资金全部集中上划至该存管账户当中并进行统一管理。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第一,首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客户资金的安全;
第二,次要目的是为了防范支付机构擅自挪用客户资金移做他用,赚取“不义之财”
。
千万不要小看了这部分备付金,因为支付宝以及微信等巨头支付机构的体量非常大,沉淀的客户备用金是笔极其庞大的资金,具体金额接近1万亿元,每年衍生的利息多达数百亿元。
如上图所示,这是2018年1月份至10月份的非金融组织存款余额,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移动支付机构客户备用金账户的75%来自于非金融组织存款余额。
大家可以看到,2018年10月份非金融组织存款余额达到了1万亿元,也就是说所有移动支付机构的客户备用金加起来大概在1.33万亿元左右。这笔资金对于任何银行来说都是一块无比巨大的“蛋糕”。
可想而知各大商业银行为了争夺这块“蛋糕”,给出的收益回报率想必也是令移动支付机构相当满意的,现实情况就是回报率大约在3%~4%左右。
个人和企业通过商业银行和商业机构开立数字钱包。同纸钞相似,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相互转账不需要进行对应银行账户的绑定,也无需网络,但向数字钱包中充值或取现需要绑定对应的银行账户。
有些读者可能看懂了备付金账户到底有多少沉淀资金以及具体的收益情况,但是并不清楚备付金账户和普通客户有什么关系,或者说客户备付金账户到底有什么作用?
别急,我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在淘宝或者天猫等购物平台买东西的时候,虽然我们选好了商品并付了款,但这笔钱是不会直接转到卖家账户的,而是有一个过渡期,在我们收货并确认以后,这笔钱才会由支付宝转给卖家账户。
而在这个过渡期内我们的钱就是存放在支付宝在银行开立的客户备付金账户里面,沉淀资金就是这么来的。
综上所述,央行明令移动支付机构撤销客户备付金账户以后,沉淀资金的监管权由商业银行移交至央行,安全系数必然得到进一步提升,对于普通客户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唯一感到不好的只有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机构了,因为它们无法再利用时间差沉淀资金并从中取额外收益,而且产生的这部分收益是直接计入移动支付机构年末净利润的,也就是说该政策的实施将会直接减少其账面净利润的金额,影响非常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按住下面二维码识别即可关注公众号
不错过任何一条价值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