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杭子牙
犀利的观察者,中肯的评论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经视  ·  28岁男星被刑拘!警方最新通报 ·  11 小时前  
湖北经视  ·  直播微视评:白马已逝,正气长存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杭子牙

移民台湾又失望离开,香港人为什么不受台湾欢迎?

杭子牙  · 公众号  ·  · 2024-05-01 21:19

正文

来源: 港01

作者:凌益琛

台湾「小确幸」令香港人趋之若鹜,2019年「修例风波」后不少港人移居外地,台湾正是热门地点。然而,过去五年,在台香港人似乎有「二次移民」的趋势,因为当地移民政策持续收紧,不少港人有感被百般刁难......

台湾内政部移民署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至去年10月底,香港居民在台获居留许可人数达4.6万人。

细看每年数字——2019年爆发「修例风波」,到台居留港人有5,858人、定居1,474人;2020年居留10,813 人、定居1,576人;2021年居留11,173 人、定居1,685人。然而2022和2023年平均只有约9,000人获准居留,出现明显下降趋势。

在此期间,台当局日渐收紧投资移民门坎——以往只需在台投资经营一年,但2020年初公布新规定,要求持续投资并营运至少三年,并设有实体办公处所和聘任两名以上台湾员工。

移台的香港人少了,离台的香港人却多了。英媒去年访问数名正在经历从「移台」到「离台」的香港人,以及多名台湾学者,拆解港人移居台湾的种种困难和背后的政治角力:

本身在香港担任钢琴老师、移居台中后投资当地一家西餐厅、目前已经「二次移民」英国的汤小姐抱怨:「我连申请定居都觉得费事了,因为看到太多香港人被移民署玩死。既然台湾政府不欢迎我们,我也不想拖下去了。」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设计师阿咏身上,她卖掉香港资产到台湾设立网店,但提交定居申请后半年完全没有进展,于是带着两名子女搬到英国:「他们做事很官僚,每个职员的讲法都不同,有的说现在就是要等那么久,你自己想清楚吧......我以前好喜欢台湾,拿毕生积蓄来过新生活,最后看清楚这个地方的真面目,好像发了一场恶梦。」

在新北市板桥开港式咖啡厅的陈先生也发现台湾的法治程度比想象中低:「我照着你白纸黑字写的条例做足所有事,到审批一刻竟然才说有其他考虑。」他认为,相较于香港讲求「法理情」,台湾更加重视「情理法」,所以「入乡随俗」地以「人治」办事方式申请审批,不断和陆委会、移民署的高级官员打好关系。

从香港移居台湾20多年、现任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教授苏伟业解释,尽管台湾设有「居留」和「定居」两个设籍阶段,但实际上两者没有必然关系,而且当局为移台港人设定很多关卡,导致他们无法工作、享受福利、行使投票权利等。

专门研究宪法及移民法的政治大学法律系教授廖元豪也说,问题在于台湾没有制定针对港人移民的法律,而是依照行政法规处理港人定居问题,但法规并不清晰,导致承办移民申请的公务员出现任意专断、互相矛盾的情况,「使得申请的港人非常不确定,好像都要等待政府的恩惠。现在他不想直接拒绝港人,就用拖的方式让你知难而退。」

对于申请程序之慢,台湾陆委会曾经表示,移民署屡发现有港人取得身分证后,旋即撤减资、停业、设立纸上公司轮流投资、由移民公司协助提交假性商业契约及单据、在港有工作仍未辞职,甚至撤资后申请低收入户救济等,「凡此乱象,均有违我投资移民政策之本意及预期效益,部分案件暂予保留观察。」

回望移居台湾的经历,汤小姐、阿咏和陈先生都像发了一场梦——那时候民进党蔡英文政府高调挺港,让他们以为彼此都是守护民主的同路人,所以毅然离乡背井前往当地追寻「小确幸」,去了之后才知道是「美丽的误会」,终日饱受情绪困扰,甚至爆发骂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