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债券之星
有用、有趣、有深度。本平台推送及时、有价值的债市资讯,包括但不限于债市晨报、周报、债市专题、行业动态及宏观经济数据分析等内容。重点提供中国银行间债市、交易所债市相关资讯介绍及知识培训,并提供金融创新品种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亚洲首部!票房全球前24!预测票房超160亿 ... ·  昨天  
财经早餐  ·  【财经早餐】2025.02.12星期三 ·  2 天前  
经济观察报  ·  A股收盘:创业板指震荡调整跌1.43%,传媒 ... ·  2 天前  
凤凰网财经  ·  《哪吒2》,全球TOP29!被偷票房损失几千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债券之星

此轮债市调整程度及方向——一个历史与现实的视角

债券之星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2-01 16:33

正文

原标题:从历史与现实的视角判断此轮债市调整程度及方向——以10年期国债为例

作者:罗贵君

本文原载《债券》杂志10月刊,转载请注明来源。


▲2017年10月30日10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为3.95%,分位数为0.707,没有进入上四分位数,说明安全垫还不够厚,配置10年期国债还不够安全。


▲前3轮熊市期间,即期收益率平均值比最高值平均低87BP,本轮熊市截至2017年10月30日平均值比最高值仅低约52BP,意味着本轮熊市即期收益率可能尚未达到最高值。


▲从国内外影响因素来看,本轮熊市持续时间可能还有至少两年。


前,债市熊市到底走到哪里了?对此,市场普遍认为,本轮熊市已接近尾声,只是表述上略有差异。有的说3.8%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顶部的中枢,或说中国基本面对国债收益率4.0%说不,还有的直接讲目前是最后一跌。


在债券配置时点上,很多人认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到了3.8%时就可以随意购买了,这从与其他债券的相对收益来讲是没有错的,但此时是否就是最佳时点呢?


由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是一个国家市场利率定价的重要参考指标,因此 本文以10年期国债为例,通过其历史上近12年收益率在几轮熊市的变化,来研判当前债券市场是否调整到位,同时结合当前国内外相关因素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未来一段时间债市的调整方向。


历史总体情况


本文的考察期为2006年3月1日至2017年10月30日,数据为中债10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 在此12年时间内,10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的平均值为3.65%,最低值为2016年8月15日的2.67%,最高值为2013年11月20日的4.80%。 2017年10月30日即期收益率为3.95%,分位数为0.707,超过历史上70.7%时间的收益率,没有进入上四分位数。如果不考虑其对于其他资产(如按揭贷款)的相对收益率等,仅从风险角度来讲,说明截至2017年10月30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安全垫还不够厚,配置10年期国债还不够安全。


牛熊市时间划分及熊市持续时间分析


(一)牛熊市时间划分

从2006年3月1日到2017年10月30日,我国债券市场共经历了4轮熊市、3轮牛市,具体牛熊时间转换见图1。



从2006年3月1日到2008年6月27日为熊市,期间即期收益率从2.94%上涨到最高4.70%,上升了176BP,熊市持续时间为28个月。


从2008年6月27日到2009年1月7日为牛市,期间即期收益率从4.68%下降到最低2.78%,下降了190BP,牛市持续时间为6个月。


从2009年1月7日到2011年8月3日为熊市,期间即期收益率从2.78%上涨到最高4.22%,上涨了144BP,熊市持续时间为31个月。


从2011年8月3日到2012年7月11日为牛市,期间即期收益率从4.20%下降到最低3.31%,下降了89BP,牛市持续时间为11个月。


从2012年7月11日到2013年11月20日为熊市,期间即期收益率从2.67%上涨到最高4.80%,上涨了213BP,熊市持续时间为17个月。


从2013年11月20日到2016年10月21日为牛市,期间即期收益率从4.80%下降到最低2.67%,下降了213BP,牛市持续时间为35个月,为历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牛市


从2016年10月21日到2017年10月30日为熊市,期间即期收益率从最低2.68%上涨到最高3.95%,上涨了127BP,本轮熊市已持续了12个月。


(二)熊市持续时间分析

从2006年3月到2017年10月的近12年间,市场经历过4轮熊市,熊市最长持续时间为31个月,最短持续时间为12个月(为本轮,但还没有结束),前3轮熊市持续时间分别为28个月、31个月、17个月,平均为25.3个月。因此本轮熊市比前3轮熊市的平均持续时间25.3个月少13个月,与前3轮最短熊市持续时间的17个月相比还有5个月的差距, 说明熊市还可能再持续一段时间。


熊市期间即期收益率数量特征分析


(一)极差分析

在4轮熊市中,前3轮熊市期间即期最高收益率与最低收益率的利率极差分别为176BP、144BP、213BP,平均利率极差为178BP。而本轮熊市期间最高即期收益率与最低即期收益率的利率极差为127BP,比前3轮熊市期间的利率极差平均值178BP少约50BP,比最低利率极差144BP少约17BP,说明即期收益率还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二)平均值与最高值差值分析

在2006年3月1日至2008年6月27日的熊市期间,即期收益率平均值为3.78%,比期间最高即期收益率低92BP;在2009年1月7日至2011年8月3日的熊市期间,即期收益率平均值为3.63%,比期间最高即期收益率低59BP;在2012年7月11日至2013年11月20日的熊市期间,即期收益率平均值为3.70%,比期间最高即期收益率低110BP;在2016年10月21日至2017年10月30日的熊市期间,即期收益率平均值为3.43%,比期间最高即期收益率低52BP。


前3轮熊市期间的即期收益率最高值比平均值分别高92BP、59BP、110BP,平均为87BP。鉴于本轮熊市还没有走完,且即期收益率平均值比最高值仅低52BP, 意味着本轮熊市即期收益率可能尚未达到最高值,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国内外因素的影响


(一)外围因素的影响

美国经济及美元指数持续走强,国际资本可能会持续流入美国,预期最近几年美联储会持续加息,因此美债收益率可能不断上行。而近年来,中美两国国债收益率波动较为同步,且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如图2所示)。因此,美国国债收益率的上行可能带动中国国债收益率同步上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