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枪稿
汇聚媒体精英智识,每天发表电影相关之深度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文悦读  ·  马斯克给自家大模型取名Grok,妙在哪里? ·  昨天  
每日英语  ·  中国文化 | 打树花(Dashuhua) ·  19 小时前  
恶魔奶爸  ·  美容院,毒害了多少中国女人! ·  昨天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枪稿

为什么这个家庭录像让那么多人流泪

枪稿  · 公众号  ·  · 2019-01-08 21:30

正文


章宇、曾美慧孜、饶晓志、毕赣……这一年的中国影坛,迎来了贵州籍影人的大爆发。


新年登场的陆庆屹,则是这支接力队伍里的又一棒。


如果把毕赣的《地球的最后夜晚》比作先锋的朦胧诗。


那么陆庆屹的《四个春天》则是首素朴的叙事诗。



《四个春天》:人人赞誉,但我们流的不是一种泪


文| 走走小姐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就是个人意见”】



01


是在上个冬天,白鱼和我都在南国的绝望里,怀念遥远的故乡。我们都认同“当下的生活没有歌”,歌是《四个春天》里陆家爸妈唱的那种歌,仿佛具有穿越光阴的力量,是他们的土壤生长出来的歌谣。

如果有一部作品能称上献给故乡的礼物的话,《四个春天》一定是,它不仅是陆庆屹给自己的家乡独山,它也献给了这个时代所有的中国人, 那种遥远的描摹不清的乡愁。


陆庆屹通过一部简单的家庭录像,绘尽了中国式乡愁


清淡的画面、浓稠的情感,把对贵州山野和家庭的爱意铺展地浪漫美丽。它可以更宏大,但我很高兴它如此别具一格的聚焦和“渺小”,给我们看了创作者最熟悉的父母家人。

因为平凡,所以伟大。


故事很简单,“四个春天”恰好是四年的春节前后,时间线自然形成了故事的四幕。就是 导演每年回家过春节的时候拍的父母生活日常 ,但纪录片运用了电影的叙事方式,把日常呈现得有趣、好看、故事和情感连贯而温暖,看起来风平浪静的日子,内在却浪漫暗涌诗意壮阔。


他们在年三十的晚上,和子女回忆起来两个人结婚欠了一堆账,一直还到95年,沉默的父亲和开朗的母亲是哭着回忆的,那是一种远离了我们的时代,真正的人和人有婚姻信念的时代;他们相互扶持,有白头到老梦想的时代;相信爱情和诗歌,“哪样都要自力更生”的时代。


导演像所有的“北漂”一样,几乎只有过年才能回家


他们生火做熏肉,上山采药,柚子皮被巧妙地做成坐垫,理发弹琴,歌唱踏青……日子透出的是远古的朴素和宁静,一种扑面而来的,血液里亲切的乡愁。当我们为日子暗淡哭泣的时候,我们和他们,流的不是一种泪。



02


片中的父亲和母亲出场就唱着歌,我还以为是他们地方歌舞团的退休员工或者音乐老师,但最后的家庭录像带里父亲在上的“最后一课”是中学物理。


但在片子里爸爸妈妈即兴就拉起来二胡,爸爸更是手风琴、笛子、小提琴大大小小什么乐器都能来一手,这是一对什么样的父母呢?


精通十八般乐器的父亲,甚至还学习了后期剪辑


爸爸生了病,过年磕头的时候,妈妈在旁边开玩笑“保佑陆运坤(爸爸的名字)身体健康,快快成长。”准备过年的饭菜,爸爸一直喊妈妈休息,‘我越来越离不开你了,他就来看我生火。’吃到了好吃的食物,爸爸也要端着碗来,喂妈妈吃一口。


家里燕子绕梁,两个人兴奋不已数着燕子来去的日子,爸爸拍的视频里说“小燕子一共七只,老母带着它们出去看了一趟世界又回来了”就笑起来,提到过几天燕子要走,幽幽地叹息,妈妈也会说“我喊你爸少高兴点,到时候燕子一走心灰又好几天”。


相濡以沫的父母是影片感人至深的关键


天井里养金鱼,天台上种花草,金银花香,手风琴响。两个人在新的春天会上山踏青,吹着蒲公英花球,望着窗外讲“你看风又来了,树影婆娑”。


一家人都带着歌唱的天赋,回去探望家族94岁的老人,躺在病床上和陆爸爸一起唱起来《夜半歌声》,老爷子为那种美感动得血压高升,喃喃感叹“太美了……”洗衣服的堂哥随随便便就是好嗓音,那种无时无刻的美建立在多温柔美丽的心灵上。

这种家风是爸爸说“每天要为家里做一件事,比如修好凳子啦,整理电路啦”,是陆妈妈一边生火一边对着儿子说“日子好了也要居安思危,不要失去独自生活的能力,处处才能显得独立自强”,没有什么规训,都是在日子的间隙里看着他们每天的活动劳作里真实的快乐,焕发的生命力。


影片记录父母每日的活动劳作,简单而又快乐


一种 东方的妩媚 在银幕上四处扩散,在填补一些巨大的缺位和空白。来自我们苍白生活的补位,来自山野深处真理的补位,来自长久以来审美稀缺的补位。


这种“生”是西南地域里旷达旺盛的“生”,在温文尔雅的父亲身上得到了沉默地延续,爽朗勤劳的母亲身上得到了明亮的释放。

父母间的相爱如宾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感情


他们的日常,变成了一种现代人的“奇观”。当老爷子为燕子北去叹息的时候,我们流的不是一种泪。



03


故事的转折来自姐姐的去世,叙事做的克制自然,丝毫没有煽情的意思。第一次提到姐姐,也不过是母亲的自言“你姐的身体,那么远你们也没有去看她,姐这次回来最饿了”;父亲接到“姐”的电话,什么都说好,唯独询问她身体如何。

夜里是父亲的小提琴,他唱: 悲伤叹息都已度过 ……

那个开场进来笑着在饭桌上讲述自己看起来像八零后的大姐姐,第三幕出现,就歪歪斜斜瘦弱暗淡的躺在了病床上。母亲熬干发白的嘴唇,父亲焦急克制的眼神一刻不停注视着女儿。


陆家共五口人,图为陆庆屹与哥姐的童年合影


姐姐临走前在床上不停的喊着“妈啊……妈啊……”,母亲回应她“崽……”,弟弟贴在她的耳边,告诉她“你不是孤单一人,我们都在陪着你。”

好一些的时候,母亲赶快让弟弟给她拍照,姐姐还是开朗的对着镜头,留下顽皮的苦笑,等再见她就是一张遗照。不断念着佛珠,抄佛经的父母混在送葬的人群里,没有流泪。

送葬队伍抱着女儿骨灰走,老父亲举着黑伞,一路小跑着去开家门,把女儿安置在她的房间,听得到他呜呜的喉腔发出的哭声。那个焦急小跑的背影,母亲在人群里失语的凝视,走了十几里山路来为庆伟送行的唱孝歌的村民,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刻,内心不经过山崩地裂的震动。

孝歌唱道:


要问问亲慈的天

路途艰悚

我们唱歌送你,

贤良的女子,

子母锥心,

明话任你,

细听呜咽

……

而这些还不是最动人的,最动人的是父母亲这些家人在“姐”离开以后,他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来上坟,在大雪纷飞的日子来上坟。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段落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没有哭天抢地的画面,是父亲踮起脚来把墓碑上的落雪扫下;是母亲弯着腰要给周围的地上栽种辣椒和花,“姐的坟上最漂亮……”,他们挑水种竹,在远远山间陪着阴阳两隔的女儿,回忆年轻时候的舞步,唱起有些忘记的歌谣……

这才是最动人的部分,真正的爱意是母亲念着“ 来见的是一柸土哟 ”,仍然给女儿亲切的情感,你觉得那个时候天地间真正的流动了,那些盛大的爱意如此宁静旷达,它让你又流下泪来,但我们和他们流的不是一种泪。


04


它当然应该获得全面的成功,人们对它赞誉有加,无一不被感动,很少能不流泪,不少朋友看完跟我说想家了,想父母了。

我也很爱这部作品,每每看到姐姐去世的段落就泪流不止,看爸爸在夜里独自拉着小提琴,看妈妈站在门外目送小辈离别想哭,会哭,不能控制的打动。

但眼泪是很宽广的,如果你觉得这是一部温情的催泪的纪录片也没有什么错,它是,但我觉得它有更多层次的感动。

它最可贵的不只是来自于中国家庭的生活史诗,不只是亲人之间别离的伤痛,是它重新定义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家庭的关系,最本质的: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和谐的亲情关系,让陆家人都散发着巨大魅力


这是 脱离社会属性 的定义,你看到的是一家人,但你看到的是一家有着独立人格的几个人所散发的巨大的魅力。片中的哥哥二十几岁就在清华教书了,但后来辞职父母也没有觉得是多大一件事。他们常常自己忙着,一种真正的独立的人格,和真正的支持和陪伴。


所以陆庆屹在剪辑的时候会说“ 我觉得我越来越爱他们了,我也很清楚它的成功本质上是我父母本身的魅力 ”。


我流泪,更多的是羡慕这个具有浓重西南风情的家庭,他们自由又相爱的灵魂,如此温柔的了解万物的美、不问出处的善意、和生命真正透露出的“欣欣向荣”的喜悦。

年迈的父母学用智能手机


我私心希望所有的人都看到它,希望西方文化关注它,我们的文化里不是只有苦涩的过往,沉重的印记,我们的 文化里那些美妙的田园诗性具有的生机力量才更磅礴 ,而具备这样能量的人,在山间地头过着普通生活。

你会想认识他们,你会被那种健全的诗性的心灵感动得说不出话来。陆庆屹在姐姐的葬礼上哭晕了过去,起来以后妈妈问他还拍不拍,他想了想拿着花圈的意义又是什么,继续扛起来机器拍下送走姐姐的全部过程。

深夜里父亲坐在电脑前一遍遍翻看过去的家庭的视频,1997年的团圆日子里父亲看着三个子女语气里是他一贯温柔如水的喜悦,片中母亲说道父亲“他讲我的儿女都是十分优秀的,我的妻子又漂亮,我这一生很满足”,甚至两位老人对儿子的婚姻、抱孙子的愿望也只是提一提,不去打扰你的今天。


相信看过的人,都会被父母那种健全的诗性的心灵所打动


他们在饭桌上自然的给“姐”留一个位置,电视里播放女儿唱的歌,两位老人报以静默报以眼泪,我们和他们,留下的不是一种泪。


05


你会好奇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拍出这样的作品呢?

纪录片的难度在于 它庞大的生活叙事难以形成 。我们都经过着自然的日子,在普通里找诗意和戏剧可比编写更加艰难。它对创作者的考验是巨大的,要有准确的信息采集和检索的能力,有捕捉日常美感的自觉,有强烈表达欲望和情感浓度,最后还有有熬的下来的信念和它排列构成的耐性。

七月在西宁,碰到的人们没有人不谈论它,《四个春天》已经吹起来了一股和煦的风,最终不负众望斩获了最佳纪录片的大奖。


《四个春天》口碑极好,还受到周迅陈坤等影人的力挺


在FIRST黑鳍的晚宴上,我碰巧坐到了一个风水宝地——能看到舞台上正在进行的内容,能看到来来往往的人们,还能不错过王传君和章宇偶尔的顽皮。

我那张桌子流水席一样,不断从四面涌入相识的未见的彼此耳闻过的朋友,大家相互问候,适当的介绍自己的背景和名字,有人在我耳边说“看,那个就是陆庆屹”,我顺着指向看过去,人们推杯换盏,陆庆屹在中间含笑四顾,和人不停握手。

你一眼就看得到他,因为他生生的,没有圈里人的那种“熟”。

我是昨天才想起来这一幕的。


《四个春天》来上海路演,他在对面含笑听提问,我记起了这一幕,还是有种“生”,穿一身西服那种“生生的隆重”。

我和他有个专访,但我告诉他我没有问题要问他。问他的家庭故事吗?影片里什么都说了,问他的特殊经历吗?自从FIRST和金马获奖以来,媒体清清楚楚的把这个人曝光在大众面前。他十六岁离家出走,有个10岁就上了大学的“天才”哥哥,二十来岁就在清华教书,二十三岁的时候辞职,但即便如此陆庆屹会说“他是一个存在感不强的人”。


关于他自己,媒体也告诉我他踢过足球、当过矿工、做过摄影师是个经历很丰富的“失业大叔”。


1973年出生于贵州独山的陆庆屹北漂29年,经历丰富

我勉强问他影片里的审美养成从哪里来的,他说审美是后天建构的。是他真正离开了家以后,学过画,后来见了米罗的一幅画看了二十几分钟再也不拿画笔。是他哥哥一些朋友带来的书,学画放弃画,玩相机的过程里养成的。父母给他的,“是一颗温柔的心”。

我们说起来有一段时间人们都很迷茫黑暗,我说99年、2000年、2003年、2006年那个时候?他点头,我说“所以去当矿工?”他回答“不,跟这个没有关系,去当矿工仅仅是想远离人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每日英语  ·  中国文化 | 打树花(Dashuhua)
19 小时前
恶魔奶爸  ·  美容院,毒害了多少中国女人!
昨天
清晨朗读会  ·  渊源直播
2 天前
史事挖掘机  ·  越聪明的人酒量越好?
7 年前
色影无忌  ·  仰拍有什么好处? | 摄影入门100问
7 年前
同道大叔  ·  如何让十二星座为你心动?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