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今起,全面实施!有这些优惠 ·  23 小时前  
新华社  ·  尹锡悦回应被弹劾! ·  昨天  
人民日报  ·  学霸情侣,双双直博! ·  2 天前  
新街派 生活报  ·  21天后正式开始!这些人都要登记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每个人都在歧视并被歧视着 |地域歧视的傲慢与偏见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04 20:52

正文


第六篇

每个人都在歧视并被歧视着

地域歧视总会时不时发生在我们身边。由于人类的活动范围大多在同一个地域,对其他地域的人民通常不熟悉,所以会产生偏见甚至妖魔化。当外地人来到这一对他不熟悉的地域时,当地人便会依社会上的偏见来解释其性格,因此而可能产生偏见和妖魔化。


歧视的内容也很简单:



说到新疆人就想到小偷;

说到安徽人就想到保姆;

说到河南人就想到坑蒙拐骗;

说到福建人就嘲笑他们口音;

说到江浙人就想到卖假货的;

而这种主观的代入联想让所有省份都不能避免。



但歧视链并不以省份为终结,会继续细分,非常常见的就是苏南苏北的互相仇视,皖南皖北的互相看不惯,深圳和广州的身份不认同等等,然后再往下分甚至是县与县,村与村。



城市歧视农村



在当下,最明显的歧视链是“城市歧视农村”。这种歧视源自城乡二元体制,城市人是吃“商品粮”的高等人,这种不平等也由此延续下来。


在上海话中,一直有一个最为显著的歧视词语“乡窝宁”,意思就是乡下人。《中国青年报》在一份调查中显示,有40.3%的受访者认为,“农村人”的叫法仍然存在歧义,53.9%的受访者认为“农村人”和“城里人”差距仍然很大。



本地人歧视外地人



另一条显著的歧视链是“本地人歧视外地人”,这种歧视是伴随着近30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产生的。最为典型的就是2005年深圳龙岗警方悬挂的横幅“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不只是在深圳,河南人每到一地,当地人都用异样眼光看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状态。



类似的还有安徽人,因为安徽人大量去上海打工,而被上海本地人称为“白完”(安徽省的简称皖)。


不过现在,本地人对外地人的歧视,在很多大城市已经不局限于针对特定地域人群,比如北京人口中的“外地X”,上海人口中的“硬盘”。



省内之间互相歧视



在中国,不仅省与省之间存在这种歧视,就连一个省内部也不可避免的因为经济状况踩来踩去。比如江苏省,长江南岸的城市相比长江以北的城市更富裕一些,由此形成了“苏南人”对“苏北人”的歧视,江苏省也被称为“内讧最为严重的省份”。



皖南地区与皖北地区在语言,文化上南北差异明显,皖南的文化传统与地形地貌和农业结构均与浙江省一脉相承,而皖北地区基本与河南省地貌、文化与农作物结构相近。经济文化条件相对较发达的皖南地区常歧视落后的皖北地区。


皖南自古有“皖北饱,皖南富;皖北荒,皖南无宁日也”的说法。但相对于皖南、皖北地区,皖中地区的合肥经济较发达,文化素质、教育水平也很高,也使得皖北、皖南人受到合肥人的歧视。



南方北方相互看不起



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生活气候,自然造成了不同的地域存在不同的文化了。作为巨大复杂的文化实体,中国文化中的地域性差别是非常大的。对这种差别最简单的划分是把中国划分为南北两大块。


以秦岭-淮河来划分南方与北方,不仅是自然的界限,也是人文的界限,还是政治经济的界限。


一直以来,有很多北方人管南方人叫“南蛮子”,嘲笑南方人蹩脚的普通话,提到南方人总是觉得他们个个精于算计。而改革开放以来,南方沿海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南北经济出现差异,这让很多南方人有了优越感。


实,北方辽阔的黄土地和黑土地,景色壮丽,气候干燥寒冷,天空高旷凄凉,植被贫乏,在这种环境下,人物的性情多厚重、强悍、豪爽、严谨。


南方水流纵横,山色清华,植物华丽,气候温暖湿润,云霞低垂清灵,在这种环境下,人物的性情多柔婉、细腻、灵捷、浪漫、精明。


东部中部西部也多看不上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还体现在东部与中、西部的巨大反差。


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划分不是地理上的划分,也不是行政区划,而是政策上的划分。


东部是指最早实行沿海开放政策并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中部是指经济次发达地区,而西部则是指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


我们也能在很多媒体里看到对待东部中西部地区在报道里的差别。


涉及东部地区的是这些地域在某些方面做出的表率、政绩、效率等;反之,涉及到中西部地区的则有别于东部地区,报道数量上也远远少于对东部地区的报道。欠发达地区频频遭遇“负面新闻”,这样本就没有太多发光点的地域,更抹上了一层不光彩的形象。



个案导致整个地区受歧视



最近一些年,还出现了因为一起个案而导致对整个地域的歧视。


比如“福建人贷款难”的问题,由于存在太多的坏账和死账,福建人在金融系统内的名声不算太好,导致部分银行“不向福建人提供贷款”的情况出现。除了贷款,福建人办签证也会比较麻烦,尽管这样会给很多人带来麻烦,但是这种局面可能短时期内很难改变。



地域歧视在金融领域同样是重灾区,银行等金融机构经常动不动就以“某地人不守信用”为由拒绝贷款,这实际上就是典型的地域歧视案例。


2015年,百度搜索基于海量大数据,以地域为维度,对各地人们搜索行为的特点用“偏见“标签的方式进行趣味化展示,从而反映出各省市的关注焦点。你的家乡被“黑”哭了吗?



由于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从地区差异过渡到地域歧视,则存在一个“刻板印象”的构建过程。地域歧视之所以难以消除,是植根于人性的普遍弱点——嫌贫爱富和恃强凌弱。



地域歧视既有发达地区歧视落后地区,也有落后地域歧视先进地区的。而现在,地域间的人文差距正在缩小,国际多元文化的大融合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向,如果还死抱着地域歧视不放,那就太可笑了。


下期预告


地域歧视的受害者在就业、婚姻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等许多方面都会遭受严重的社会歧视。地域歧视真的不能改变吗


  第七期  

《用理性与感情消除傲慢与偏见》



编辑:王茜

参考材料:网易新闻、搜狐网、东方早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