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芯人物】李志雄:见证江波龙20年成长 做大做强中国存储产业
【本期人物】 李志雄,江波龙电子高级副总裁、首席技术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李志雄加入江波龙电子,历任江波龙电子硬件经理、总经理等职位,在存储领域具有研发设计和管理方面的丰富的经验。作为江波龙技术研发的负责人,目前已申请200余项发明专利,曾两次获得国家优秀专利奖。
集微网6月3日报道(记者 张轶群)4月27日,江波龙中山存储产业园,江波龙20周年庆活动现场上,CTO李志雄显得有些激动,许多到场嘉宾与同事表示祝贺,并亲切的称他为“大熊”。
对于大熊而言,江波龙的20年,他投入了理想、青春与奋斗,也见证了中国存储产业的发展壮大。“我们将继续在这条路上耕耘开拓,为做大做强中国存储产业做出贡献。”大熊说。
蔡华波“三顾茅庐”请来的得力干将
1998年,大熊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加盟了实达网络(现改名为星网锐捷)。2000年,刚创立江波龙不久来福州推广产品的蔡华波(江波龙电子创始人)与大熊相识,并对他过硬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几年,蔡华波出差到福州时,就会同大熊聊聊技术和产品,前前后后来了三次。2004年李志雄研究生毕业,他接受了蔡华波的邀请,成为江波龙最早一批核心研发人员。
“蔡总是从华强北闯出来的创业者,敢想敢试,有很好的销售和市场开拓能力以及对技术的理解,而我更偏向技术,我们的配合一直非常默契。”大熊说。
蔡华波的信任给了大熊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他也没有辜负蔡华波的厚望。他亲自组建研发团队,并带领团队搭建起江波龙所有产品线。企业员工从20余人到现在700余人,营业额稳健成长,看着一路走来的江波龙,大熊也深感欣慰。
从2004年至今,大熊将青春与奋斗的15年献给了江波龙,通过在技术研发上坚持突破、不断创新,为公司的产品形成技术优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江波龙的发展中搭起一座座里程碑。
2006年,大熊主持设计了电源芯片NC0727,利用Charge Pump(电荷泵)技术改进电路,实现1.8V供电驱动3.3V工作的MLC NAND FLASH,并且这个电源芯片带数字启动功能,只有在存储数据的时候才开启工作,其他时间Stand By 模式,创新方式降低了功耗,从而用MLC NAND FLASH实现取代SLC NAND FLASH功能 ,将其应用于1.8V MMC Mobile产品中,降低了一半以上的成本。产品有了技术突破,再加上杨晓斌主导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管理,迅速打开了市场,为公司带来了过亿元的利润,为江波龙的发展提升了实力。
江波龙没有自己工厂,就没有成本和效率优势,没有自己品牌,就没有溢价能力,只给存储品牌公司代工的竞争力是不够的。2007年,江波龙开始多次脑力激荡,大熊提出可以用U盘模块产品来对抗传统U盘PCBA生产方式。这就需要从USB芯片开始规划,市场上USB芯片都是四边打线,做成QFP封装SMT到PCBA上,如果做封装模块,就需要重新设计U盘芯片实现L型打线,并且外围电路必须要少。大熊就开始规划属于江波龙的U盘控制器芯片DM8261,集中了研发、测试、工程,由邓恩华、谭康强、庞卫文等为核心的技术攻关团队,齐心协力,将外围二三十颗元器件有效整合,极大降低了成本,且容易封装。开创性地将U盘的PCBA生产方式改变为封装模块,使得U盘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生产流程大大简化,从十二道工序减少到两三道工序,无论是成本还是产品品质,包括生产周期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一举改变了产业的竞争形态:“当时深圳做U盘的厂商有上百家,杨晓斌和莫淇强悍市场推广UDP、Micro UDP取代PCBA之后,只剩下不到十几家。”大熊如是说。因为技术和销售的结合改变了U盘行业,让江波龙电子的销售团队很有成就感。
江波龙一直有危机感,从存储价格型市场往存储价值型市场转型,在2010年就开始涉足嵌入式eMMC产品的研发,先从固件开始。当时在国内还没有嵌入式固件人才,大熊自己带研发团队投入其中,团队中的郭丹、尹慧、李中政就这样锻炼成为技术能手,同时招聘大学毕业生进行专业培养。他们按照国内市场需求,定制了DM2271嵌入式芯片,实现了各种接市场地气的功能,凭着专业技术、良好品质及稳定供应,江波龙的嵌入式存储品牌FORESEE经过5年的努力,开始被市场广泛认可。在嵌入式产品的积累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同时,江波龙开始投入SSD的研发,从固件到芯片的定制,将Micro UDP的模式应用到SSD上,大熊带领钟孟辰、庞卫文等核心人员经过1年多的努力,研发出一体化封装的SSD产品Mini SDP,并迅速普及市场。
江波龙不是一家芯片设计公司,江波龙针对存储产品投资存储产业链从芯片开始制定规格,开发自有固件和产品应用,提高了技术竞争门槛,形成独特的技术产品模式。江波龙不设计芯片,但是江波龙的芯片跑的是江波龙思想。江波龙能够将市场语言转变为芯片语言,实现属于江波龙的芯片产品,芯片设计公司基本上都是Fabless,大熊总结江波龙是“IC-less”。
实用主义哲学的CTO
实际上,蔡华波“三顾茅庐”力邀大熊加入,已经表明了这位江波龙的创始人对于技术和人才的重视,而在江波龙成立之初,蔡华波给出的江波龙的定位便是掌握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使用先进工艺、管理价值资源。
在大熊看来,一直以来江波龙对于研发的不断投入,也是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能够存活下来并实现规模发展的前提。
大熊还记得十几年前,有一位供应商来江波龙参观,当得知江波龙有40个研发人员、2个业务人员时简直不能相信,因为当时和江波龙同等规模的竞争对手几乎是40个业务、2个研发(一个工程、一个测试),全都扑在市场上。
“江波龙与同行的差异是,同行一味强调对市场的投入,而忽视了技术的积累和储备,而江波龙技术研发人员已经突破300人。”大熊这样总结江波龙在行业中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
据了解,目前江波龙电子共申请了700多项专利,其中300多项为发明专利申请,重视专利质量,在国内处于行业领先位置。
随着智能手机、PC的兴起,2011年江波龙成立自有嵌入式存储品牌FORESEE,正式进入嵌入式存储行业市场。目前FORESEE品牌拥有固态硬盘存储、嵌入式存储、微存储及汽车存储4条产品线。正是得益于在研发上的积累,使得江波龙从U盘到嵌入式,再到现在的固态硬盘上稳步向前发展。
和一般的CTO不同,大熊是一个多面手。做PDA系统出身的他,除了对软硬件领域很熟悉外,还曾在江波龙担任5年总经理,分管过供应链,这使得他具有更加全面和宏观的视野,能理解产业链各方的需求,清楚如何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因此他主导研发设计的产品,非常“接地气”。
知晓差距方能赶超 未来空间广阔
如上文所述,同许多国内做存储的厂商不同,江波龙放弃了以贸易作为核心、做工厂代工这条看似容易的道路,而选择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的高附加值之路,这让如今成立二十周年的江波龙站在新的起点。
目前,江波龙的产品涵盖闪存卡、U盘、DRAM、嵌入式存储eMMC、UFS、固态硬盘SSD、无线存储器、系统存储、汽车存储、金融安全存储等众多领域,在全球存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2017年9月,江波龙宣布收购全球领先闪存品牌Lexar(雷克沙),形成了Lexar(雷克沙)和FORESEE双品牌模式,覆盖B端和C端市场,而今年江波龙将向更深技术和更高的营收目标发起冲击。
但与此同时,李志雄也深知同国际大厂相比,包括江波龙在内的中国存储企业都存在差距。
一是研发规模和投入,目前国内企业的体量难以做到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支撑;二是国际性人才,本土人才在学校的理论课程普遍落后于当今的行业实践。
“中国这十年来IC行业有大的发展,只要我们保持对于研发投入的足够重视,积极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本土人才,同时加大国际化人才的引进,中国的存储企业终会有成功的一天。”李志雄说。
此外,内外部的环境,新的市场需求,如今也为中国存储厂商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李志雄表示,一方面未来国产化替代、自主技术会越来越强,已经看到了有包括京东方、长江存储的出现将增强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另一方面,随着4K、8K技术的引入,智能电视中已呈现出更高的存储需求(eMMC现在已经可达128G),智能汽车(T级别存储要求)、在线教育以及智能手机的大容量要求等,都将为存储提供新的机遇。
为了更好应对未来新的市场局面,李志雄透露,去年江波龙已经宣布全线产品进入“T时代”,即江波龙产品包括SSD、嵌入式eMMC、UFS、存储卡和U盘的容量都能达到1TB容量。同时成立汽车电子事业部,进入后装领域。而随着未来机械硬盘慢慢退出舞台,在这一领域每年将产生5-10亿片的市场替代空间。
“江波龙的20年,是中国存储产业由小变大的一个缩影,累积了团队、技术、实力,未来20年我们将联合价值观相同的合作伙伴,形成中国存储生态,打造存储品牌,为做大做强中国存储产业做出贡献。”大熊说。(校对/范蓉)
2.陈大同:中美博弈的根本是占领科技发展制高点
集微网消息(文/春夏)6月6日,南京江北新区举办了“IC创芯孵化器”开园仪式暨第一期“创芯未来”沙龙。
会上,北京清芯华创投资公司投委会主席陈大同博士进行了以《挑战和机遇--在中美博弈中的半导体创业》为主题的演讲。
陈大同博士指出,中国半导体产业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从1958-1979年封闭式发展,1979-2000年艰难转型时期,2000-2014年中国逐渐处于市场主导地位,2014年以后在国家和政府指引下,产业迎来高速发展。
2014年,国务院于发布实施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设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大基金),首期规模达1380亿元。各地方政府也加强了对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视度,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这些措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布局与发展,吸引了更多中国概念股的回归和海外并购的发生,推动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创业的新转变。
按照陈博士的观点,当前,中国在封装上已基本追上世界水平,但在设计方面还要5-10年,在制造、存储器和代工领域需要10-15年,在设备/材料领域需要10-20年才能赶超世界水平。
陈大同博士认为,从中兴事件、福建晋华、再到孟晚舟事件、最后到华为禁运,中美博弈的根本则是占领科技发展的制高点 。中国半导体也陷入了中美博弈的漩涡之中,这就给中国集成电路带来了严峻挑战,但与此同时,这也会是一个机遇。
在陈大同看来,现在正是半导体产业领域创业的黄金时代。
对于创业公司,企业CEO变得尤为重要。一个好的CEO需要拥有三个要素:那就是眼光、心胸和执行力。
他指出,一个好的CEO既要有宏观远见,能预测产业发展潮流,以确定市场定位,又要有微观敏锐直觉,洞悉客户心理,以确定产品功能细节;要有心胸,虚怀若谷,能让利,能放权,知人善任;同时还要有执行力,这不仅仅是指简单命令式(军队)管理,而是公司内部一套有效的管理系统及公司文化。
最后,他强调,企业CEO以及企业本身要成功,还需要拥有“stay hungry,stay foolish”的精神!
(校对/小北)
3.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二轮评审:芯创智吴汉明等IC人入选
集微网消息(文/小北)6月6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共222位,备受期待的李彦宏、王传福并未进入,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进入了第二轮。
其中,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共28人,包括芯创智(北京)微电子有限公司吴汉明等人。
据中国工程院发布的消息,根据工作安排,7月1日-30日,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的材料将在其单位进行公示。(校对/依然)
4.高通孟樸:已经做好准备全力支持中国5G商用部署
集微网6月6日报道(记者 张轶群)今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意味着中国5G的发展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对于此次发放5G牌照,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告诉集微网记者,这标志着中国5G元年正式开启,高通已经做好准备,全力支持中国5G商用部署。
孟樸表示,首先,热烈祝贺中国5G牌照发放,这标志着中国5G元年正式开启!5G会像电力一样,成为驱动未来创新、能够影响众多行业的重要技术变革。相信5G牌照的发放将极大促进中国5G网络、终端、应用和服务的快速发展和成熟,进而为促进社会消费和壮大数字经济提供新的驱动力。
孟樸指出,高通一直秉承“植根中国、分享智慧、成就创新”的发展理念。坚信5G的成功来自于产业链的紧密协作,高通已经做好准备,全力支持中国5G商用部署。期待继续与合作伙伴携手,推动5G终端的快速普及,推动5G技术赋能更多行业。
“我们将进一步融入中国产业当中,持续扩大合作生态圈,一如既往地和中国合作伙伴共享机遇、相互赋能,共建万物智能互连的未来。”孟樸说。(校对/团团)
5.中国联通研究院张云勇:广电获5G牌照,不影响三大运营商格局
集微网消息,今(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随着5G商用牌照发放,我国将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据证券日报报道,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在接受采访时谈道,“最好的5G频段在中国。”
此次,除了三大运营商,此次中国广电亦获颁5G商用牌照。张云勇谈道,给广电颁发5G牌照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广电拥有较为优质的700MHz频段资源,结合中国电信获准使用的3400MHz-3500MHz频段,中国联通的3500MHz-3600MHz频段,以及中国移动的2515MHz-2675MHz、4800MHz-4900MHz频段,我国5G将能够实现由低频至高频的全覆盖。“因此我国拥有了最好的频段资源”。
至于中国广电获得5G商用牌照后,三大运营商是否将会变更为四大运营商,张云勇认为,“牌照是牌照,网络是网络,4家企业拿到5G牌照并不能理解为要建4张庞大的网络,三大运营商的格局不会发生变化,不会变为四大运营商,高清视频等内容的承载仍为广电的优势。”
张云勇还表示,“在业务层面上,协作共享是王道,4家企业会更加协同,实现频段以及基站建设的共享,进一步在提速降费、携号转网等领域提升用户体验,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今年3月份,张云勇还曾表示我国5G技术处于国际第一梯队。他提到,从国际看,目前5G标准第一个版本已经冻结,但是标准会再发展,还会有很多新特性;我们国内的5G基础设施运营商做过近一年的内场测试和外场测试,也已经相对比较成熟,近期主要聚焦于5G手机和网络的端网协同测试。
与国际相比,中国的5G手机发展可圈可点。“目前,我国5G手机芯片已经下线,包括中国联通在内的国内企业正在制作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一批样机和体验的手机也逐步出产,同网络进行端网协同测试、加载业务测试等之后,平台、终端、应用三位一体,相关技术将会逐步走向成熟。”张云勇说。
6.OPPO副总裁沈义人微博晒出广东电信0001号5G手机卡
集微网消息,今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OPPO副总裁沈义人在微博晒出广东电信0001号5G手机卡。
在2019年4月10日,OPPO正式在上海发布Reno 5G版本,并宣布在5月开启OPPO 5G星火计划,面向全国招募5G首批体验用户。
据了解,今日早些时候,OPPO官方也对5G牌照发放做出回应,表示已做好5G商用全面准备,有信心成为国内第一批推出5G商用手机的厂商。(校对/Aki)
更多新闻
请点击进入
爱集微小程序
阅读
1.电动车电池市场排行:中国5大品牌入榜,宁德时代夺冠
2.OPPO副总裁沈义人微博晒出广东电信0001号5G手机卡
3.8小时不插电疯狂挑战 vivo Z5x续航实力惊人
4.价格接近腰斩,OPPO R17 Pro现价2499元起步
5.华硕ZenFone 6上市:骁龙855+旋转镜头
6.要用硅光单芯片替代3000块TPU的AI公司吸引了盖茨投资
7.三星Note 10最新渲染图出炉:外观变化较大
8.自主变道超车!特斯拉在中国推送最新自动驾驶系统
9.雷军道贺5G商用牌照发放 小米成为首批商用5G手机厂商之一
10.我国将建设IPv6公共监测平台
11.美国手机用户满意度调查:苹果三星并列第一
12.MIUI一直被投诉内置广告多?小米:落力整治给大家满意交代
13.北大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获立项
14.华为事件再一次让所有人看到了自主创新的重要
15.奕斯伟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基地签约落户海宁
16.一文看懂Redmi K20 多功能NFC用法
17.高管透露:vivo已对6G展开预研工作
18.鼎炫股东会:看好智能衡器与EMI材料出货持续升温
19.一加:有信心成为国内首批5G商用手机厂商
20.宣示技术领头羊,台积电VLSI研讨会发表多篇先进制程论文
更多新闻
请点击进入
爱集微小程序
阅读
你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