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面,加辣椒,肉丁,卤蛋,豆皮,来北京两年头一回吃到。一碗板面吃出了我的忧伤,想起了在徐州过往的人事。
我在徐州呆了四年半,吃的最多的就是板面,因为人少,因为吃得酣畅,因为便宜,因为它就在网吧边上。上百碗板面都是我一个人吃的,我是说我总是吃独食,很少跟其他人一块吃饭。
11年夏毕业离开徐州前夜,在同学所租小屋的墙上有一行前租客写的小字“今天遇到了十分有趣的事,发现竞茫茫人海中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真是欲哭无泪。”
无衣添暖 何以话春秋?无食饱腹 何以话春秋?隅隅独行人,万般艰苦万般愁。大川在推特上面回了我一句舒婷的诗,“我们燃尽生命烛照别人,身边却没有取暖之火。”
半年后我回到原点在学校后面的十里铺也发现前租客留下的痕迹,几缕长发一张A4纸,该是个考研的女生,她写道:“年方二十,却已垂垂老矣。”
把路推至更远处,却又回到原来的起点悲叹,回来耗掉一份故我,回来再度告别,再启程。
想起来李志有首《结婚》很应景,“一个电话打出了我的眼泪,往事涌上心头青春就散场。”
知乎里有个问题“二十多岁该做些什么,将来才不会后悔?”我把最好的答案贴在这里
「一個人」的狀態,總是最糟的。
我覺得說一些我的個人經驗,於你無用,因為環境機遇不同。(多一半,還有自我吹噓的潛意識存在)。但,我可以給你一個,我母親給過我的,非常好的建議。
我母親曾經告誡過我,一個人的狀態,總是最糟的。
你一人吃穿用,一人度日過日,非常容易解決,也非常容易跌入谷底,高興時無人分享,但,失志時,那種惡劣的狀態,卻只能一再重復浸淫。所以,要讓自己振作,第一件事,絕不要長期保持「一個人」的狀態。
再不濟,你養條狗,這狗,都要逼你準時餵牠,準時拉牠出去運動,牠病了,你得給牠奔走求醫。你悲傷時,牠會給你溫暖,分攤你的愁苦。你成功時,牠會哈哈斥斥地笑張大嘴,靜坐在一邊共享你的快樂。
牠是你的責任,也是你的負擔。按我母親說的,就是養條狗,你也不會是「一個人」。
你可以不成家,你可以是失怙孤兒,你可以是找不見伴侶的同性戀,你可以悲慘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但,就是到那樣境地,你也要強迫自己,不要是一個人。
孤獨殺手里昂,也要養盆花。
孤獨殺手亞蘭德倫,也要養隻金絲雀。
我個人的經驗是,只要你不是一個人,你即使不成功,但,也絕不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