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图片,
跳转「故事FM」
小程序
,收听真人讲述。
记得添加「我的小程序」,一键收听全部故事哟!
爱哲按:
终于,故事FM 迎来了 2020 年的最后一期节目。
老听众都知道,每年的最后一期节目,我们会做一个年终盘点。我们整个团队都会走到台前,来说一说过去这一年的感想。
2020 年 故事FM 总共播出了 140 期节目。我们一直是抱着「每一期节目都是我们的作品」这样的心态来制作这些节目的。你可能未必所有节目都喜欢,但我相信,当未来更多人回过头来听这些节目的时候,一定能品出不同的层次和滋味。
我经常说 故事FM 是面向未来的节目,因为我们的节目制作周期比较长,最少也要一两周才能做出一期节目,所以我们是很难追热点的。这样的话,我们就得做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节目,
我们不仅要为当下的听众负责,还要为未来的听众负责
。
事实证明,我们也做到了。因为我发现,故事FM 的听众在订阅我们节目的时候,大家会倒回去把往期节目都听一遍。
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鼓舞:让我们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也要对记录下来的这些普通人的时代声音负责。
好,废话不多说了,有请我的团队出场。
首先出场的,是 2020 年刚入职 故事FM 的两位新同事,节目制作人林枫和马达。
林枫 & 马达
故事FM 制作人
马达:
我是马达,我是今年 8 月份的时候加入 故事FM 的。
林枫:
我是林枫,其实我去年 10 月就来 故事FM 了,但我刚来的时候是实习生,所以我是在 2020 年 1 月 1 日,正式成为制作人的。转正之后,我很快就回家过年了。我是湖北人,所以上半年我几乎一直滞留在湖北,在家工作到 5 月份才回到北京,回来之后又隔离。所以我在办公室待的时间和马达是一样的。
■
林枫去年离京回家过年前,楼下小吃摊师傅的煎饼传书。没想到这一去就是 5 个月,不知道他今年挣到钱了吗?
马达:
我来的时候,直接参加了团建——爬了野长城,累得半死。
林枫:
「野长城」是什么概念?
马达:
没有售票,有入口,但是当时我们是从侧面的墙里翻进去的,故意不从入口走。是真的翻到墙里面,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走这样一条路。
那天还玩了真心话大冒险,其余十几个人都认识,只有我还不太熟。听到了团队里其他人的秘密,我觉得都是不能拿上台面的事情。
林枫:
没有一个能说的吗?
马达:
一个都没有。最刺激的是寇老师的,他出的问题都比较刺激,当然他也都比较如实地回答了。
林枫:
今年你最喜欢的故事是什么呢?
马达:
最打动我的一期是前段时间的《
八十岁的我出了一本书,记录下母亲的一生
》。我之前没有看过《秋园》这本书,对这个故事也不太了解,所以我是听节目的时候才了解到。
我还记得,当时是在等地铁时听的成片。我听到也卜问了老奶奶一句话:你们之间还有爱情吗?老奶奶有点羞涩,停顿了一下,想了想说:有的。我听到这里时特别感动,很有感触。因为感觉好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讨论亲密关系,大家都默认,爱情长年累月之后会变为亲情;但是在 80 多岁的老奶奶这里,她给出的答案有点出乎我们意料。所以我觉得她的这份情感以及她回忆自己的童年、母亲以及她和丈夫的爱情故事的时候,这些故事是非常宝贵和值得记录的。
■
马达
送
给大家一张北京的日落照片
林枫:
其实我觉得今年的故事,我都挺喜欢的,让我选出一个最喜欢的故事,是有点难度的。我可以聊一个有后续的故事:是今年年初的一期,叫做《
被嫌弃的五叔的一生
》。
故事的讲述者叫张翔,他的五叔是一个出生在文革期间的孩子。五叔没有受过教育,一生都是一个江湖儿女,贩过毒,下过海,抢过劫,有很多前科,而他爸妈就生活在工厂大院里面。可以想象他五叔是个非常格格不入的人,但他对他的家人都特别好。故事的结尾,张翔希望能找到五叔的另一半骨灰和坟墓,然后把它迁到他奶奶的坟墓旁,让他们死后可以互相陪伴。
出乎意料的是,这期故事播出之后没多久,疫情就爆发了。他三叔所在的村子,因为疫情的原因需要调查各户的流动情况。调查时才发现了一户人家的男主人虽然已经过世,但户口本上显示,这个人就是张翔的五叔,这一户的女主人是他五叔的老婆。原来他五叔的老婆和他三叔是生活在一个村里的,只是他们之前从来都不知道。于是他们顺着线索找到了他五叔的坟墓,他对五叔的思念也算是有了一个可以落地的地方。
你对《
被性侵男孩自述:20 年前,我成了恋童者的猎物
》那一期呢?
马达:
那一期,讲述者讲述时,我都不忍心打断他,有的细节我甚至觉得不能再问下去了。但是他还是不停地跟我讲,说从来没有跟人这么详细地讲过这段经历,这是第一次。但是他最后也说,即便是一股脑儿讲出来了,也并不能缓解他的痛苦。
这个故事对我个人的冲击是比较大的,甚至那天晚上我都没睡好觉,半夜惊醒,脑子里浮现的画面是那封邮件——伤害他的那个人,在他初中时给他发了一封邮件,说,你还记得我吗?
彭寒 & 刘逗
故事FM 声音设计 & 制作人
彭寒:
大家好,我是 故事FM 的声音设计彭寒。
刘逗:
大家好,我是 故事FM 的制作人刘逗。
彭寒:
逗总,2020 年过的爽不爽?
刘逗:
哎,我的 2020 年没有什么可说的,唯一值得说的是我去年年终总结时说「对 2020 年的期望是学会拿大顶」,我现在学会了。
■
去年有人问什么叫「拿大顶」,如图所示,就是倒立
彭寒:
2020 年,我养了一只猫,搬了一次家,都挺好的。我感觉我没有那么丧,比前两年做了更多音乐上的创作,我自己还挺满意的。不好的方面是,我今年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所以下半年我一直在有计划地锻炼,希望能把自己的身体搞好。我现在比上个月已经瘦了快 10 斤了。
刘逗:
是吗?
彭寒:
对,主要是之前太胖了,所以说你现在也看不出来。
刘逗:
好吧,接下来我们聊聊节目,今年做的哪一期让你印象最深刻?
彭寒:
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
东北林场往事
》。故事整体的呈现让我在想笑和想哭之间徘徊,一个是和讲述者的状态有关系,另一个原因是,故事本身实在是太魔幻了,荒诞到极致就是一种你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的状态。我一直很喜欢荒诞向的作品,那期节目我还是挺满意的。
刘逗: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因为抑郁症,我的女友永远离开了我
》。这个故事来自一位 故事FM 听众耐克的投稿,其实我个人并不喜欢做太悲惨的故事,因为我心里有一道坎,觉得让别人说出痛苦经历是一件有点残酷的事,但是我没想到的是,跟这个男生聊完之后,他让我对 故事FM 以及我的工作的意义有了新的认知。
当时耐克跟我讲,他的女朋友因为抑郁症自杀去世后,他感觉很痛苦,但是一旦出了门,他就要把自己打包起来,装得像没事人一样,去跟同事一起正常地工作、交流、吃饭。
他跟他的朋友之间是不聊这件事的。因为有的敏感一些的人会觉得,如果你跟旁人说一件特别惨的事,有可能会加重听者的负担。这件痛苦的事就成了一个隐形的标签,像一朵乌云遮在了你的脑袋上,以后那个人跟你说话的时候都会先抬头看一眼你头上这片乌云,然后想好了再跟你说话。
但是那天我们聊完以后,他跟我说,他挺感谢 故事FM 可以听他倾诉这些经历的,对他来说,倾诉本身也是一种情绪的释放,他跟我聊完以后,觉得自己的感觉好了一点。
之前我有的时候会思考,故事FM 能为讲述者带来什么,我觉得这个男孩终于给了我答案。如果有那么一个时刻,我能让他感觉稍微放松了一点,那我真的挺高兴的。
彭寒:
其实这应该是一个疗愈的过程,对于很多有特别大的心理创伤的人来讲,他有的时候需要重复地去看这件事,跟别人聊也是方式之一。其实有很多我接触过的故事讲述者,从我们的录音室中出来后,都有类似的反馈。
■
彭寒去年年底开始养的猫
刘逗:
另外还有一个给我打击比较大的一件事儿,可能对也卜来说打击最大的节目是《
肺癌女生的网络成名记:从百万人追捧到万人骂
》,而给我打击很大的是《
一个宝妈的大吐槽:我与人类幼崽战斗的每一天
》。
因为我和讲述者维西住得很近,所以我是去她家里采的,我完全能够看到她那一天的生活状态,所以我知道她作为一个宝宝的妈妈,每天的生活会有多辛苦和忙碌。那期节目试听的时候,我们团队里的成员也都很能和这位宝妈共情,很感谢她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宝妈的真实生活状态和育儿感想。
但我没想到的是,那期节目播出之后,评论区里有一些人用不太友好的语气来评判这位讲述者,大概是说「觉得她很矫情,她讲的这些都不叫事儿,大家都养孩子不都这么过来了吗?」
那期节目的网易云热评里,有一条评论说出了我的心声,Ta 说,「生完累完讲讲事实,就会在网上收获 1000 个爹,每一个都比你苦,每一个都觉得比你会生养。」
哎,当然了,大家有自由去发表不同的观点,可是我有时候会觉得很伤心,为什么要这么想当然地去评判和苛责一个陌生人呢?
■
刘逗年初在家办公的场景
彭寒:
你有没有发现当我们联系彼此的方式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低的时候,并没有增进我们对彼此的了解和沟通,反而是把人与人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了?在网上,我们所能触及到的别人的情绪越来越单一和激烈,完全找不到可以承载任何复杂的情绪的空间。
刘逗:
对,而且我觉得相比于议论性、观点性比较强的谈话类播客,故事FM 其实应该是更容易共情的。因为观点往往意味着引战和站队,但是故事不一样,故事更庞大、更模糊、也更温和,它足够复杂,以至于你可以在其中的任何一个岔路口找到你可以跟 Ta共情的点,可能在某一刻你就跟 Ta 达成共识了、能理解 Ta 当时的做法了,从而就浇灭了你想要上去骂 Ta 的念头。
但是事实上,我们有一些节目在播出之后收到的一小部分评论,却击碎了我的这种幻想。
彭寒:
但其实你也要考虑到这个反馈机制的问题,就是有些人愿意评论,而有些人不愿意评论,我觉得这是有一定比例的。有很多人可能不讲话,但是 Ta 能 get 到你的点,你要这样相信,要一直这样告诉自己。
刘逗:
嗯嗯,好的!然后我们来讲一讲关于 2021 年,你有什么期望?
彭寒:
2021 年我想把身体养好一点,可以减减肥,少生点病。
刘逗:
2021 年,我希望能再找到一两个我最喜欢的类型的故事,文学一点表达的话,就是平庸的日常里英雄的瞬间。
比如说之前我做过的《
35 岁,我卖掉全部家产,买了一艘船
》(2018)、《
我口吃,我讲脱口秀
》(2019)、《
1939 年,爸爸去了古巴,和我分隔两地一辈子
》(2020)。这样故事的讲述者都是普通人,讲的也是日常的、日复一日的生活,但是在这其中突然闪现了一些时刻是具有永恒性的。
我最近又重读了一遍阿城的《棋王》,他故事里主人公也像 故事FM 一样,都是小人物、普通人,但就是这样的人们,有时候会有一些英雄的行为——他们并不是逞强去做某件事,而是当时的环境、形势造就了,他们就努把力拼一下,然后突然就有了事后想来非常奇异的光彩。
我就想再找到一个这样的故事,讲述平常的生活中,人与命运搏斗时,偶然几刻占了上风的瞬间。
我觉得这样的故事,可以在这么丧气的一段时间里,给我自己、也给听的人一点点力量。
也卜
&
孙泽雨
故事FM
制作人
& 声音设计
也卜:
这一年过的怎么样?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你的 2020 年,你会用什么字呢?或者,整体总结一下,你觉得今年是什么样的一年?
孙泽雨:
无聊。
因为我今年什么都没干,还住在原来租的房子里,住了两年,连家都没有搬。
也卜:
我觉得今年,第一是工作上不知道自己做的节目到底好不好,很长时间困扰在自我怀疑中。第二个是生活上感觉非常乱,一团乱麻,没有什么收获。
孙泽雨:
差不多,我也是一团乱麻。
也卜:
甚至没有时间去整理(生活),一直这么乱。
孙泽雨:
今年的确什么都没做,我唯一的一次出远门,还是我的老家。
也卜:
关于出差的具体内容,我们不能说太多,但是那次经历非常有趣。那是一个五线城市,宾馆是我定的——因为有一位前辈告诉我们,他好几年前去那个地方时,就是住在那儿,那个宾馆很吓人。所以我就和孙老师说,不如去挑战一下这个宾馆。我还安慰他,都过了这么久了,这个宾馆不会有问题的,还可以为公司省点钱。
孙泽雨:
酒店一天是挺便宜,90 块钱。
也卜:
没那么便宜,100 多。我们就决定住那里了。刚下车就看见对面是一个新开的酒店,我们住的这个特别破,外观看起来极其惨白。
孙泽雨:
有点像 80 年代的国营老宾馆。
也卜:
对,它的招牌名字还是不全的,偌大的大堂只有一个女大堂经理,脸还煞白,在我看来有点不吉利。而且别的宾馆为了营造宾至如归的感觉,大都是那种橘色调的灯光,但这个宾馆是白炽灯。
孙泽雨:
大堂有灯还算不错的,因为上楼之后连个灯都没有。
也卜:
对,甚至电梯里都是黑的。我和孙老师当时已经开始发毛了,感觉不太对。重点这边还有个场外小信息,今年的两期鬼故事都是我和孙老师一起做的。我们已经感觉今年运势不太好了。
孙泽雨:
被鬼「吸干」了可能。
也卜:
当时我一直在安慰我自己,结果一开电梯门之后——
孙泽雨:
外面乌漆麻灰,没有任何的灯,只有两张类似清朝那种大椅子,正对着门。感觉用照相机拍的时候,就会看到两个人坐在那里;但拿走照相机的时候,那个人就没了。
也卜:
最吓人的是我们对面的新酒店,它的招牌是红色的,窗外红色的霓虹灯哐地射在地上,特别吓人。而且这个酒店就像前辈说的那样,没有任何的改变,走廊又窄又长——
■
诡异的国营宾馆 7 楼
孙泽雨:
恨不得 10 米才有一个小白灯泡。
也卜:
我们都不敢往前走。
孙泽雨:
进了房间门之后,最让我瘆得慌的,是电视下面像供东西似的,一个小盘子上放着橘子,另一个小盘子上放着点干果——这是供谁呢,对吧?
也卜:
所以第二天我和孙老师果断换了酒店,换到了对面那家。
孙泽雨:
《
「
人妖
」
李二毛的一生
》这期,我第一次在试听的时候感到听不下去,但是制作节目的时候,就特别代入了李二毛的故事。试听的时候,我和刘逗都特别崩溃,就是在听李二毛在撕心裂肺地叫的时候。但是把那些去掉,去做节目的时候,就感觉理解了李二毛这个人。在看了那个片子之后,才更深入地感受到,他的那些崩溃在影像上给人的冲击力是很大的。
这期节目也让我知道了,影像与
声音
在讲故事时的差别。
也卜:
我也觉得那期特别好,特别是他唱《夕阳之歌》的部分。
孙泽雨:
对,那段的确很感动。
也卜:
对我来说今年冲击最大的一期,是松饼君,也就是
《
肺癌女生的网络成名记:从百万人追捧到万人骂
》
。因为这期是我找的选题,很多人留言说我们洗白她,或者说这个女孩利用我们的节目洗白。但这其实完全是因果颠倒的,是我们拜托上上,辗转找到她,她非常慷慨地答应了。
她一开始就提醒我说,只要你不怕节目被骂。但是当时我低估了她这句话,我当时非常自信,觉得我们可以翻转所谓舆论。结果节目做出来之后,一个周末就被骂到了 1000 多条,非常多的留言,我甚至第一次感觉自己做错了,感觉把故事FM 拖下水了。因为很多人直接说让我们不要趟这趟浑水,我有点害怕这期节目会对我们的声誉有影响。
我难以走出来的是,上上一直在安慰我。时不时我看到她发朋友圈了,也会关心一下她的生活。我问她,你有没有想过,要再出一个澄清的视频?她觉得不需要了,因为这些事情已经没有办法再改变了。
这期节目对我来说,做的有点「草率」,因为我觉得我没有更好地做出上上真正闪光的地方——因为她是极有勇气的一个人。包括她去世的那一天,我一直在听杨千嬅的《勇》,我觉得她在我的印象里,就是一个面对千军万马的辱骂,却一直保持微笑的女孩。
其实我觉得,愿意在 故事FM 袒露自己的故事,特别是愿意袒露自己缺点的那些讲述者,都极其有勇气,都比我有勇气,都比我要勇敢地去面对自己生命当中的某个缺点。所以每当这些节目播出来,人们用各种言辞去指摘他们的时候,我都会觉得很失望,甚至都会对自己的这份工作感到失望。
总结来说,我觉得我今年有一个比较大的心得:互联网是没有办法真实地展现人的,如果你要了解一个真实的人,你应该去现实中找,不要在互联网上找。我希望像上上这样的事情不要再发生了。
■
也卜河南出差中,在某县吃到的「绝品」冰淇淋,阿姨说是奶油味的,请自行想象味道
赵翌辰
故事FM 运营
大家好,我是翌辰。我最近刚搬家了,在北京生活挺不容易的,我们租房的话其实是很小的一个空间,之前一直想要一个客厅,终于在 2020 年的年底实现了这个梦想。这样的话,就可以约朋友到家里来玩。
我这个岗位比较特殊,因为负责 故事FM 的运营,可能我这边是会跟听众、志愿者等各种类型的朋友有接触。所以我非常感谢在 2020 年的时候,我们组建了一个 故事FM 的志愿者群。现在大概有 100 多位的朋友能够帮助我们,比如说网站的搭建,我们的一些优化,包括一些图片的制作。群里这些人很多都是我们的志愿者,或者喜欢 故事FM 的人,愿意免费地、义务地帮助我们做事情,希望我们做得更好,以服务更多的人。这一点,我非常感激大家。
这个群里面的很多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机会能够发挥他们的能力,等以后我们腾出更多的精力,希望想要参与这个过程的大家,都能够有机会参与。这也是我 2021 年希望达成的一个目标。
然后,聊一下今年所有节目中我比较喜欢的,我挑了两期。在疫情比较严重的时间段,我选的是阿念那一期,就是《
一通武汉方舱来的电话 :我要去火神山救我外婆
》,这期整个的情绪上都非常让人感动。在疫情被控制住的时间段,我比较喜欢胡蜂爷爷的那一期,就是《
1979 年,高考救了我;1990 年代,我救了一个人的高考
》。
我印象很深的是胡蜂老人,他最后遇到了之前在学校里面,曾经因为一些事情给他扣了一个帽子,让他有可能辍学的那位老师。老师跟他说,我不记得你了。这个场景让我觉得印象蛮深刻的。
可能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人来说其实不是那么重要的时刻,Ta 做的一些决定和一些事情,会对另一个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我希望 2021 年不要有像疫情这样大的冲击和变化,我特别想出去什么地方玩一下。
今年一整年因为工作的原因,一直都在连轴转,希望有一个假期,能够稍微休息一下,调节一下。
■
翌辰为正畸准备了半年,带上牙套的那天,走出医院看到了这一幕
寇爱哲
故事FM 主播、制作人
看起来 2020 年大家都过得不是特别好啊。也有一些听众会在后台给我们建议,说你们最近播的节目怎么总是丧丧的啊。这个,实在是因为,2020 年本来就是丧丧的一年啊。你想要找到欢乐、喜庆、又不重样的故事,真的没那么容易。
不过好消息是,我们现在手头上已经在制作一些非常好玩的故事了。从下个月开始就会陆续播出。你可以期待一下。
2020 年对我来说,也是压力有点儿大的一年。但这个应该说是一个幸福的压力。因为去年年底,我儿子出生了。所以有一段时间,我和我老婆经常要半夜爬起来喂奶、哄睡,白天又要工作,所以就经常会睡眠不足。
不过还好,现在孩子一岁多了,基本上可以睡整觉了,我的压力也小了很多。
我觉得成为爸爸这件事,是今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件事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还没那么强烈的感觉,但随着他一天天的长大,开始让我对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多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共情维度。
好比吧,我开始越来越见不得有孩子受到伤害。
举个例子,今年我做了一期节目《
在叙利亚,我进入地下酒吧、战争废墟和伊斯兰国控制区
》,请记者刘怡和摄影师李亚楠讲他们几次出入叙利亚的见闻。因为叙利亚对中国人来说毕竟是一个很遥远的国家嘛。所以这个节目怎么能一开始就让听众对叙利亚人产生连接感,我想了很多种开场白,最后我用了下面这段话:
叙利亚内战至今已持续 9 年,导致超过 37 万人伤亡,而且还有数百万难民不得不放弃家园,逃往国外。
尤其是 2015 年,有一个三岁的儿童在逃亡中溺死,他小小的尸体趴在海滩上的照片迅速传遍了全世界。那张照片看了特别让人心疼,也让国际社会意识到,叙利亚人民经历了什么样的苦难。
那个三岁儿童叫艾兰·库尔迪,写这段话的时候我先在网上查他的信息,当那张照片弹出来的时候,我眼泪当时就唰地下来了。因为我儿子睡觉的时候,就喜欢那个姿势趴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