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进国企需要关系,今天我来分享下,在0关系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社招进国企。
我总结了最近1年来的经历,并详细分析了我自身和周围社招进国企的同事们之经验,有些技巧与大
家分享一下。
跳槽关键是
先结合自身情况明确战略,后采用战术
,但是潜伏群里一段时间,发现大家更喜欢看
具体怎
么做
,那就先说大家更喜欢看的战术技巧。
一、整合资源
大家都希望自己拥有打个招呼就能顺利进国企的关系,毕竟背靠大树好乘凉、“朝中有人好做官”,这就是幽哥说的独生子女最好的选择是回老家体制内的原因之一。
关系的效果,取决于关系对于岗位影响的权力大小,以及该关系愿意为你付出的意愿。权力大小你是影响不了的,关系帮助你的意愿则取决于如下三点:
1、该层关系对你本身的信任度
2、你能提供的收益
3、给你提供帮助的成本和代价
关于信1任度和2收益的问题,幽哥这篇文章《
跨行换岗的方法,有哪些?
》前半段,已经讲得很到位了,值得大家仔细研读。我这里说说第3点,成本和代价问题。
大部分人有个误解,认为没有关系就没有资源。其实0关系不代表你是0资源。有一个电话就安排你进去上班的关系,那是权力+信任都足够的关系,是稀缺资源,可遇不可求。我们可以整合不那么稀缺的资源,也就是
降低给你提供帮助的成本
,实现部分目的。
比如有个熟悉的远亲甚至邻居,在一家不错的国企做人力资源工作,我们可以问问他们最近有什么招聘计划;
比
如有个老领导去了国企待了几年,有个一官半职,可以打听一下他们部门招不招人,包括用人条件、招什么岗位、大概待遇等;
比
如你在咨询公司做审计、做咨询、做信息技术支持、做软硬件服务,你们的大客户中就有国企。你日常工作经常对接国企领导,茶余饭后旁敲侧击问问的公司招聘流程、笔试和面试的考点,甚至弄到社招笔试考题和答案。
对于这些信息,
互相熟识
的情况下,对方透露给你,你的成本和代价很低,你也
不需要付出太高的代价
。
当然这里也有个雷区,那就是
同学
这层资源。民企在社招时同学之间互相内推,这很常见,
国企同学社招时互相内推则几乎不可能。
原因有三:
第一、你同学能进国企,很有可能是托了血缘或者婚姻等关系,你和你同学之间有这层关系吗?没有!那么,你怎么可能复制你同学的办法进去呢?
第二、就算你同学所拥有的关系很好,刚毕业三五年的同学,大概率只是普通职员,还没到部门负责人的职位高度,他们部门有没有招聘计划、什么时候有、大致哪些岗位......他连个准确消息都没有,让TA冒冒失失去帮你内推,就很容易得罪领导。
第三、即使部门真有招聘计划,你同学也很清楚,为什么要把你推荐进来和
自己形成竞争关系呢?跟同龄人形成直接竞争关系的,就是同班同学。
二、简历投递
很多人问国企招聘信息怎么看,前文说的整合资源能够获得第一手岗位信息,但是毕竟有限,需要拓宽信息来源渠道。
首先,各大国企官网,里面会有人才招聘或者“加入我们”的链接,会不定期发布招聘信息。
其次,各路招聘APP也是要关注的,比如猎聘、智联、51job、中华英才等等,都要用起来。
再次,和公招有关的微信公众号,也特别喜欢发布国企招考信息,比如中公。你可以通过这类渠道更集中来获得招聘信息,省去广撒网的时间,节约下来的时间可以用来考研或者参加BAT这类优质民企私企外企的面试,而不是用来学车、旅游、打游戏......
注意:
学车最适合的时间不是大四,而是高三毕业
。这点你不告诉学弟学妹们,也没关系。
最后,猎头渠道也要使用起来,整合资源包括整合你熟悉的且靠谱的猎头。因为国企真打算社招部分员工进来,通常也会
把信息发布、面试通知、三方背调统一外包给猎头公司。
当然,国企数量远比民企数量少,而且国企人员流动性相对没有民企那么大,新岗位自然出现的数量少,所以在招聘的岗位有效数肯定比民企少得多。这时候除了更多整合资源、拓宽信息渠道,剩下就要保持
耐心
了。
注事:通常
国企背调比民企和外企要严格
,通过第三方背调来核对你的社保明细和你的履历是正常操作。此外还有人事档案审核,不少国企甚至不需要你同意就能查到你同城社保记录,
所以对待国企你的简历哪怕一个月都不要合并。
三、国企面试
这个环节是群里讨论最多的问题,
同外企、民企面试一样,大部分国企
社招面试重点也不是在面试本身
。
1.面试去不去?
这个问题,观察群友思考的更多是“这个岗位是不是萝卜坑啊”“会不会陪跑啊”“如果是,那我就不去了”......你能够通过资源整合来确定这个岗位是萝卜坑、会陪跑,那自然就不用去了。
但是你接到面试电话后,首先要研究的是招聘岗位的职位描述和职位要求,而不是判断是不是萝卜坑、会不会陪跑,这是缘木求鱼了。你要去试,则总有机会。
比如前段时间,有位部门经理找我,问有没有
投资发展经理
的内推人选,年龄30岁以内,岗位描述如下:
看上去很高大上,其实这个岗位是挂着经理头衔的不管人的大头兵,要求也就是3-5年的工作经验而已,和幽哥说的不管人的主管是一回事。
描述得这么复杂,其实是这个部门经理懒得写,大部分是网上复制、粘贴出来的。至于为什么要给个经理头衔,当然是听上去好听一点,方便招人。
所
以,
只通过挂出来的岗位描述来判断是不是萝卜坑,是毫无依据的。
那么,无法确认是不是萝卜坑的情况下,考虑去不去面试,
应该是考虑去面试产生的额外成本你能不能接受,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
情况一:小A已经失业三个月了,房租都交不起了,别说国企岗位是不是萝卜坑,哪怕是个创业公司岗位你也先去面试再说,因为此时你没有资格挑三拣四。
情况二:小B是民企在职状态,有个心仪的国企岗位通知他面试,近一两个月他也没有请假,找个借口请半天病假、年假、事假,去面试一把,谁也发现不了,那么这个成本就是可以接受的。
情况三:小C是民企在职状态,有一家国企的面试和你目前公司大领导汇报工作时间冲突,那你最好还是放弃,毕竟放大领导鸽子这个成本比较大。
如上整个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其实是势商思维具体的应用。
2.怎么回答面试问题?
这算大家很关注的问题,其实也是不太重要的问题。我去年求职期间参加过10次国企自主社招的面试,最多的是一对多结构化的面试,其次多对多结构化的面试大概3次,非结构化的小组讨论面试就1次。所以,主要说结构化面试就好了。
结构化面试,有面试官问你些问题,主要还是“为什么想来我们公司”“你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是什么”之类烂大街的问题。
这
里大家看职场宝典就能够熟练应对了。
当然,我也给个参考答案:
我对贵司发展前景比较看好,贵司是国企管理制度规范,而且近期了解到贵司计划干什么,我这方面工作经验相当丰富。
这里我唯一比较难回答的是“你来我司计划干什么,如何做?”这就
需要你在面试前,通过公司官网、官媒等去搜索这个公司1-2个月内的新闻,用来填充这个问题,增加共同语言
。
此外,大家最关注的“国企需不需要专业对口?”其实这和去民企面试是一个道理,大学里的专业并没啥重要性,你回答问题相对专业一点即可,实在大脑空白就按《职场宝典》说的办。
3.面试结束时做什么?
这点跟私企民企外企不同,你面试结束后,
最好不要找国企人力要联系方式
。
我
见过有人想知道结果,找组织面试的人力小哥哥小姐姐要微信,搞得场面很尴尬。其实人力小哥哥、小姐姐是不知道面试结果的,你找TA没什么用。
所以,国企面试结束最多3个月没有联系你,你大致就没有下文了。
面试结束后,我们唯一要做的是回归正常工作岗位,不要被领导发现你溜出去面试,这样才方便准备下一次面试。
四、谈薪
国企谈薪其实比面试复杂,因为国企工资是相当不好谈薪的。
首先,
倒逼法是不能用的
。
原因很简单,国企有固定的工资制度和相关文件,任何岗位对应的工资标准,都是规定好了的。你想改动制度文件,那得国资委批准。哪怕招聘进来一个总经理、董事长,也没资格挑战国资委,更何况我们进去就一个基层岗位或小职员。
这个点就顺便解释了如下这位读者的疑问,新成立的小国企,制度不健全,包括薪资标准都是听总部安排。通常在总部标准基础上打个5-9折。如果是国资委直管,那就在同级国企平均薪资标准上打个5-9折。
其次,国企谈薪,更多是希望打探出对方的薪资结构,尤其是
公积金
计算基数、
现金补贴
之类的隐性收入,福利这块参见《
谈下国企的招聘流程、工资福利,以及对国企的五大误解
》,这
样可以方便你衡量这个岗位到底能拿到多少待遇。
切记不要去问公司会不会分房子!
再次,国企谈薪用幽哥的“区间谈判法”+“税后税前工资谈判法”,相当好用。
你可以大概报出一个报价范围,比如年18-22万给对方,如果对方能满足,你可以再多补充聊一下“我说的18-22万是到手的钱”,对方觉得没问题,那么你税后收入是20万左右,税前至少25万+。
当然对方觉得满足不了,你就可以说方便透露一下这个岗位到手多少钱多少工资吗?
切记,谈薪结束以后,一定要问一下后续面试环节,如果有提名委员会提名或者总部大领导加面,大概会在什么时候开始,方便你留出时间来参加。
毕竟走到下一步你的入职机会逐渐增大。
注意:国企即使谈薪通过了,也不代表你能顺利入职。因为谈薪对于部分国企是个例行公事,在这个环节淘汰掉50%甚至80%的人员也很正常。
五、收到offer
任何offer都是有明确的截止报到时间的,哪年哪月那日都会说清楚。这个
不管国企还是民企都适用
,通常
没有截止报道时间的offer不叫offer
,哪怕在此之前你谈完薪水了、甚至完成背调了。
值得一提的是,国企存在口头offer,即口头报到通知“你可以安排时间来报到了”,这就需要你整合资源来确认可靠性了。
六、试用期和转正
国企试用期通过率远高于民企,更是吊打创业公司。国企不会骗人来免费打工,毕竟这个是严重违反劳动法的,又容易留下实质证据,更违反正能量和社会公德。
相反,能到国企来
免费干活不拿钱
的人,大概率是关系户。因为此时他们还没走招聘流程,就能够被介绍进来干活,签合同则是早晚的事情。
幽哥在《
已婚有娃后,俩男人对我都不错,到底选择哪一个?
》中,曾经有个截图如下。
你可以很明显看出,这三位主人公中,至少两个是通过刚刚我提及的方法进来的。
接着,说下国企试用期的注意事项,主要集中在以下五点:
第一、管住嘴。
这点很多体制外待久了的人不注意,还有应届毕业生,他们啥都说,殊不知祸从口出。得
管住嘴
。
第二、打扮得体。
怎
么穿衣服?你看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女副总(女孩参考对象),他们怎么穿你就怎么穿,大领导西装革履你也西装革履,大领导商务休闲你也商务休闲。
记住越靠近体制内,越不需要你的个性。
第三、服从安排。
刚报到,领导可能安排你去其他部门、其他岗位,最好服从安排,不要讨价还价。招你进来就是让你去这个部门,这个岗位工作的。
第四、工作时间请拿出工作状态。
有些国企岗位真的很闲,你做完工作,最好就是学习公司制度,而不是炒股、看电视、打游戏。
也不要去看考研、考证的书和视频,这个问题是女孩子容易犯的毛病。在你心里你觉得自己这是热爱学习、是进步,在你领导眼里意味着还能给你增加工作量或者你心思没放在工作上。
哪怕你办公室有大妈、大叔、大姐、大哥、弟弟妹妹在炒股,或者他们逛淘宝、闲聊、八卦,你也老老实实地学公司制度,不要觉得他们可以干你也可以干。
公司制度学完了或者没有制度可以学习,那就去翻部门工作资料。采购就去翻阅采购合同和资料,财务就去翻阅历年会计凭证,设计就去看设计图,人力就去检查社保信息,生产部门就去研读生产记录资料,等等。
第五、和部门同事搞好关系。
不要顶撞你的直属领导
。平时外卖买点切好的水果,请部门同事吃,年轻女孩多的部门也可以网购零食礼包。遇到欺负新人的老员工,你试用期忍一忍,过了试用期怎么应付这些老油条,《
中国职场宝典5.0
》中文章很多,都一个路数。(大家需要的尽快下载该宝典,根据我目前的势商判断,幽哥迟早会将之前的宝典全删了,最新版本的宝典会收费阅读)
平心而论,我0关系社招进国企用的方法和技巧,并非我个人凭空创造出来的,
很多方式方法其实就是来自于《职场宝典》里的文章
。我能做到,其实就是我看的文章更多更细,更愿意实践和总结。
更系统、全面的央国企求职干货,大家看这篇文章《
央国企求职秘籍:极大提高成功率
》
。
大家好,我是幽哥,感谢以上麻辣小龙虾的经验分享,不过他其中有一句话能让我损失不少的收入。
我补充一个点,就是国企跟其他性质企业的
面试官人数的不同
。
国企面试一般是
多个人同时面试你一个人
,比中国好声音的3个导师向你提问的形式还要多几个人,4-8个人同时面试你1个人,这都是正常的。你别觉得同时面试你的人数越少越好,实际上人数越多,你才更能被录取,因为你更容易得到多方的共识,也类似更多人可以说“你是我招的”。
10个面试官,只要6人对你点头,大致就可以录取,比如1个面试官的武断判断要好,个人的判断具有偶然性,会因为你的某一个举动、一个回答、一个简历瑕疵、一个经历,甚至一个嫉妒而直接不录用你。
这跟体制外喜欢一对一、一对多面试不一样,国企招用一个人至少会体现在形式上的集体一致性、集体共识,多对一是他们的常态。这里大家也要做好一定的准备,招你进去后,你将来的领导并不一定是面试过你的人,且直属领导并没有多少权力立即将你辞退。录用你,是个集体意志,大致这个意思。
所以,一旦你入职国企后,领导想在试用期赶你走,你心里有数,TA没有那么容易,你也要立即寻找当初面试你的所有面试官,寻求帮助或转岗。具体可以看这里,了解下细节:《
什么公司刚入职就让我找下家、早点离职走人?
》。
换成体制外的典型代表,比如你去国内私企面试,是否录用你就基本一个人说了算,就是
一对一
,基本不会出现几个人同时面你一个人的情况,除非缺人紧急的时候。
体制外更具国际代表性的就是外资500强,比如苹果公司的面试,侧重360度的评价,也会多个人面试你,但跟国企不同的是,他们会分开来面试你,即
多个人单独面试你
。
比如某天下午安排4个人面试你,每个面试官单独面试你30分钟,这位出去那位进来。每人30分钟铁打不动,有人问了你10分钟就走了,你要等20分钟下一个人才来,有人30分钟还跟你聊得意犹未尽,但31分钟时下个面试官来了,那就立即结束上个面试官的面试。整体你的面试时间加起来俩小时,这就是苹果公司等顶级外企的面试传统。
中西文化、体制内外的区别,在面试形式上都体现得很明显。总体来说,国企是多个部门大小领导一起面试你,民企是直属领导一个人面试你,外企是顶头上司和内外部门资深学长师姐每人半小时单独轮流面试你。
祝大家想进国企就进国企,想跳出国企的都能两倍工资跳槽出来!
最后,幽哥职场俱乐部8月12日的线下聚会(上海站)视频已上线,主题为《采购入门》,视频的内容大纲如下:
有需要的群友或读者可以如下扫码,首页设置了试看
⬇️ 目前是早鸟价(也是最低价)
,
限时3天,之后将恢复原价。
最后说下深圳9月2日聚会,我幽哥将出席并做
主题分享
《2023华南行业趋势和工资行情》
,
报名联系人:Lucy(在职场蛙后台回复lucy,可加微信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