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雷军和董明珠的那场10个亿的赌约吗?
2013年12月,在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年度人物奖类均表示,5年内如果小米的营业收入击败格力,希望董明珠赔自己1块钱,董明珠则在现场强势回应:“1块钱不要再提,要赌就赌10个亿。”
2018年已是五年之期的最后一年。
最近,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接受了媒体采访,回应了格力和小米的“10亿赌约”,也再一次成为舆论场上的热门人物。
可以说,格力的“董小姐”从来不缺话题,甚至还很善于制造话题,摔手机、涨工资、送房子......董明珠从未离开过大众的视野。
而另一个经常会被与格力“相提并论”的企业——美的,其创始人何享健则反其道而行之。
何享健最近两次有记录的公开亮相都是在做慈善,一次是2014年2月28日,创立何享健慈善基金会,一次是2017年7月25日,公布60亿元慈善捐赠计划。
在做企业的48年里,何享健甚少抛头露面,外界只闻美的,对他本人却知之甚少,甚至在企业内部,他也同样神秘,只有在每年的财富榜单发布时,才会刷一波存在感。
虽然知名度弱了点,但他所创立的企业却毫不逊色。
2016财年,美的实现营收1598亿,实现净利润159亿,2017年实现营收2430亿,与此同时,其市值也高达2818亿人民币。
可以说,不管是市值、营收、净资产,还是净利润,均列于行业第一,占据着中国最大的家电企业的地位。
这个中国最神秘的企业家如何打造出了坐拥如此市值的美的?
▲
美的集团市值:截止3月15日收盘
第一,强化用户研究,挖掘用户需求。
在何享健初创业,还在办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走南闯北,常年坐火车奔往全国各地,到外面去了解需求,跑业务,回来之后再和组员们商量能不能生产相关产品,制定生产策略。
可以说,“以用户为中心”是何享健创立的美的集团一直强调的一点,也是在今后不断的转型升级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一点。
那是一个信息还不发达的时代,信息的严重不对等决定了何享健需要跑出去了解需求的策略。
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美的会对从各方渠道收集来的大数据进行分析,找到产品功能、交互体验等等各个方面的不同特征,以此作为设计参考。
在此基础上,美的还会找寻典型用户,通过和典型用户的深入沟通调研,挖掘出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把这些问题作为重点改善点。
同时,美的还会带着这些改善点,邀请专业人士和标杆用户,一起来探讨产品的开发,共同参与到产品的更新迭代过程中,最后再针对市场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营销传播。
比如美的静净M2净水器,就是基于用户的需求,增加了免安装、高洁净度的功能,并且对更换滤芯操作进行了简化,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当我们在为解决一个老问题或者提出一个新的方案而绞尽脑汁、头疼不已的时候,对手总是能抢先一步,其原因很大程序上就是对手抢先一步找到了用户痛点,满足了用户需求。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不管是产品的迭代,还是营销方案的策划,用户痛点和需求都是必须深入研究挖掘的。
只有找到了用户的痛点,对症下药,才能做出真正能够消除用户痛点、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策划出给用户会心一击的营销方案。
▲
根据用户心理分析用户需求和痛点
第二,全面创新,不断变革。
美的自主研发的第一台风扇至今保留在美的总部。
从1980年开始,何享健就开始试制自有产品,并成功生产出了刚刚说的那第一台风扇,并且在一年后,正式定下了“美的”这个品牌名称。
品牌定下之后,何享健就开始通过自建研发部门、聘用兼职工程师等等措施,来开发自主技术和产品,并在成立第一年,就收获了突破300万的营收,净利润也超过了40万。
如今,美的已经全面转为以科技研发为驱动的企业,在过去的5年内,美的投入创新研发的资金超过200亿人民币,在全球设立了17个研究中心,研发团队的规模也是达到了万人级别。就整个2016年度而言,美的集团申请的专利就有13546件,发明专利5562件。
除了产品的技术创新,在企业管理上,何享健也在坚持创新变革。
▲
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
在1997年,美的遭遇有史以来最大一次困境的时候,何享健决定启动事业部改制,从以前由总裁既抓销售又抓生产的直线式管理,拆分转变为事业部管理模式。
此后,空调事业部、风扇事业部、厨具事业部等等都应运而生,因为拥有了更多的经营自主权,这些事业部纷纷发力,给美的带来了二次飞跃。在短短四年内,业绩飞涨四倍。
中国企业的现状是利用90%的时间来处理对企业产生10%效益的事务,而只有10%的时间来进行创新思考。在这10%的创新思考时间里,大部分的时间又都纠结在如何才能设计出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上。
但德国SAP公司大中国区商务创新首席架构师鲁百年教授却认为,企业只有把握创新能力,才能打造核心竞争力,并且创新不止一种,它有多种不同类别,比如变革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运营创新。而且,这些方面的创新很大程度上可以由日常工作中的痛苦经历催生出来。
第三,重视人才,注重管理。
何享健很重视人才,这点在业界内是有口皆碑的,其中最出名的一个例子就是对方洪波的提拔。
现任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最初只是集团内刊的一名编辑,因为参与主创了“千金一笑”广告而受到了何享健的注意。
此后,在何享健的考察中,方洪波一路高迁,从内刊编辑到广告科长,再到空调事业部总经理、美的电器总裁,最后升至美的集团董事长。
为了给方洪波这样的人才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何享健甚至不让自己的独子进入美的,还为方洪波及所有员工提供了有效激励计划。
早在1999年,事业部改制后,美的就在全集团内推行员工持股制,让员工和企业成为“命运共同体”,建立了完整的激励和约束双向机制,可以说是国内比较早的员工持股试点。
如此,方洪波虽然才50岁出头,身价却早已达到45亿元。
除了激励,何享健也很懂得放权,他对事业部总经理的放权程度极大。
他们不仅拥有所负责产品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全部权力,而且拥有一部分财权,在产能扩张方面,他们也可以拥有几千万元的投资审批权。
正是有这些综合起来的管理机制,才打造出了美的高效、高执行力的团队,使得美的能一直保持行业领军的地位。
▲
美的组织架构
由此可见,一家企业的成功绝不仅仅是做好某个环节就可以的,而是要不断优化产品、管理、创新、营销等各个环节的效能,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在管理方面,企业管理者要学会如何花更少的精力激发员工的潜能,批量培养优秀人才,如何通过目标管理和有效的沟通来提供员工的执行力,如何挑选合适的人来担当大任。
这些都是
原中国惠普公司助理总裁、原苹果公司中国市场总监高建华老师在他的《团队管理精髓·管理者必学》
课程中讲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