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疾控动态
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官方账号,向公众传播健康知识,发布疾病预防信息和公布突发疫情等。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疾控动态

@家长们!幼儿手足口病预防知识请查收

中国疾控动态  · 公众号  ·  · 2023-07-12 18:00

正文


点击上方 “中国疾控动态” 可订阅哦!





幼儿手足口病

预防知识


步入盛夏,气温上升,幼儿手足口病也进入流行上升期, 广大家长朋友们需要特别注意手足口病的预防,平时注意观察孩子口、手、足的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关于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以发热和手、口腔、足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重症伴有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好发年龄为6月龄~5岁,在3岁内更为常见,多发于夏秋季。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的主要特征是在手、足、口、臀部出现皮疹或黏膜疱疹,有时会出现高热或低热伴出疹。 少数重症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肺出血和心肌炎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例如嗜睡、精神差,还有一些严重的患儿会出现肢体抖动、呕吐,还有心跳、呼吸加快,出现全身性的多器官衰竭表现,危及生命。如出现以上疑似症状,需尽快前往医院,及时就医。


出疹期症状

在发病早期,患者常表现为低热、疲倦、食欲下降、身体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发热1~2天后可在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大小般的水泡,手、足、臀部等处出现红色小斑丘疹或疱疹。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或无皮疹。

神经系统受累期症状

少数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一般在病程1~5天之内。具体表现为头痛、呕吐 、烦躁、肢体抖动、肌无力、颈项强直等症状,类似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的症状体征。

心肺功能衰竭前期症状

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表现为心率和呼吸加快、出冷汗、四肢末梢发凉、血压升高等症状。此期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危重型,及时发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心肺功能衰竭期症状

心肺衰竭期表现为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口唇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或血性液体。严重者血压降低,或有休克,会快速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的特点和危害

1、传染性强

患者、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传染源,隐性感染比例较大。患者发病前数天咽部和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1周内传染性最强

2、对幼儿危害大

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很快,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重症、病死病例主要是肠道病毒71型(EV-71) ,病死率可达10%-25%]。

3、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

经消化道、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经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疱疹液感染。接触患者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被感染。

4、不同年龄均可感染发病

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以3岁及以下发病率最高。

5、控制难度大

在学校、幼托机构等儿童集中场所常出现暴发。


手足口病的日常预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