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精读
跟着我,选好书,读好书,用好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人物志  ·  《小巷人家》10天共读 ·  2 天前  
十点人物志  ·  《小巷人家》10天共读 ·  2 天前  
十点读书  ·  蒋欣前男友,终于红了 ·  4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英国作家协会发布声明:应当承认代笔作家对名人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精读

有多少关系,毁在你的一句话里?

精读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4-21 20:08

正文

【一】


每个人身边都有个把天聊死的朋友


有些玩笑,当事人觉得幽默,但其实更容易戳伤人于无形。


张嘉佳《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写了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胡言:


胡言是我朋友中最特立独行的一位,平时没啥存在感,嘴巴一张就是颗核弹,砰~炸得大家灰头土脸。一哥们儿失恋,女朋友收了他钻戒跟别人跑了。


狐朋狗友齐聚KTV,都不敢提这茬,有人幽幽地说:此情可待成追忆。角落里传来胡言的声音:此情可待成追忆,贱货喜逢大傻逼。包厢鸦雀无声。


或许对于胡言来说,他只是顺口那么一说,但是在旁人看来,他才是那个大傻逼。


作者马东有一句话:说话之伤,都是暗伤


这种旁人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却弄得对方如此“不得意”的现象,有点“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意味,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瀑布心理效应”。




【二】


什么是瀑布心理效应?


瀑布心理效应,即信息发出者的心理比较平静,但传出的信息被接受后却引起了不平静的心理,心理失衡导致态度行为的变化等。


这种心理效应现象,正像大自然中的瀑布一样,上游平平静静,而遇到了某一峡谷则一泻千里。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父母无意地责备孩子: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你真是越大越让我操心……


夫妻之间吵架,情绪激动时,脱口而出:当初嫁给你真是瞎了眼;过不下去就离婚吧……


同事穿着新买的衣服,大家都评论说很好看,有人觉得很客观地来一句:这款比较适合皮肤白的人,不适合你……


试想,有多少亲密关系,就毁于这样的一句无心之言?




【三】


从哪两个角度看待这种心理?


1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事人明明只是无心地说了一句话,却“有意”地伤害到了旁人。轻则引起对方的反感,重则给自己引来灾祸。


历史上,因为一句无心之言引来灾祸的例子比比皆是。


广州西门有一贫户姓邝,家境萧条。打算用家里仅剩的水缸卖了换钱,便到清风桥林芝堂药店门前贩卖。好不容易有人要买下的时候,林芝堂老板见缸底有一条缝,便对买主说:“此缸底有一条缝。”


一无所获的邝某只好背着缸回家,一不小心把缸摔碎了,更是凄凄惨惨。


偶然路过的强盗见了,十分可怜他,馈赠给他一些赃物。人穷志短的邝某接受了,然而很快就被官府抓获。严刑拷打之下,邝某供出了林芝堂老板。


行刑之日,林芝堂老板问邝某,我与你过去不认识,近日无仇,现在即将受死,可否让我死个明白。邝某恨道,自己走到今日,全都是他当时一言所致。


你永远无法想象,图一时痛快说的话可能会产生怎样难以预期的后果。



2
过度的自我防卫心理


另一方面,瀑布心理其实也是一种反应过激的心理尤其不适合存在于关系敏感的人际交往中。


如果一个人对别人的任何一句话都非常敏感,思前想后,按照自己的思维任意放大和联想,那么,很有可能把对方简单的一句话,理解成无数的“潜台词”,从而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试想,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时刻,面对外来的刺激,哪怕只有一点点,也容易暴跳如雷,掌控不了自己的情绪,认定对方故意针对自己?


或许每个人都有过被他人的“无心之言”打击到的经历,心胸开阔,修养好的人,可能只是一时气愤,没往心里去。但也很难彻底释怀,往往容易敬而远之,无法再喜欢上对方。而肚量小的人,则很有可能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一辈子。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不必有过度防卫心理。多留一点空间给别人,也给自己留下余地。




【四】


如何拯救“无心之言”带来的损失?


说话,是为了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你不能只说自己想说的,而是要去了解和体会听者想要听什么。


想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犯无心伤人的错误,避免自己的一句闲话引起强烈的瀑布心理效应。


1
掌握说话做事的分寸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之,亦勿迫人欲。”正如沟通大师吉拉德说:“当你认为别人的感受和你自己的一样重要时,气氛才会融洽。”


对方一句随意的话可能会引起我们内心的巨大波澜,那么,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我们随意的一句话也可能给对方带来轩然大波。


那么,我们该如何尽量避免“祸从口出”影响人际关系呢


萨迪《蔷薇园》告诉我们:在要说一些事之前,有三件事要考虑:方法、地点、时间


①说话看场合


人际交往当中,说话要注意场合,这是一条不可违背的规律。


“说得漂亮,不如说得恰当得体。”也就是说,我们不要违背、超越具体时境对说话的限制


反观有些人,总是在最不适宜的时候,说出刻薄的话,总是不分场合,随时随地谈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或者控制不住自己激昂的情绪,待人接物总是热情过度,失了分寸。


而对于那些自以为幽默风趣,却适得其反的人,只有一个建议:多读书,读书可以让他懂得敬畏,摆脱庸俗。



②区分对象


交浅言深,是人际交往的大忌。跟不熟悉的人,最好是以礼相待。


但即便是跟熟悉的朋友,也不要认为彼此关系不错的,你说什么对方都不在意。一定要留意对方的敏感点,注意措辞,不要仗着关系好就肆无忌惮,否则你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失去对方。


总之,不管对象是谁,记住一点: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很重要,特别是对你认为彼此很熟的关系。否则往往你伤了人还后知后觉,甚至觉得对方不理解你。


③避开暗礁


与人交谈时,应该要知道什么话题是不可以说的,什么原则和禁忌是不能忽视的。


例如,大谈特谈自己的私事,或者追着对方询问他的隐私。虽然适当的自我暴露可以拉近与对方的距离,但如果你的话题离不开隐私话题,就会引起对方反感。


随便评价别人。如果你实在忍不住要谈论谣言,去找你最信任的朋友,而不是随便拉一个人絮叨他不感兴趣的东西。在职场上尤其需要注意这一点。


荀子有言: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不该提及的话题,哪怕只是偶尔犯这样的错误,对方也会以为你是个没有分寸的家伙。


不要觉得很难培养这种意识,作者刘希平说:一旦你开始自己留心了,慢慢的就像掌握了一个技能一样,能够运用自如



2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①不以为忤


如果你被伤害了,试着给别人一个“不小心”的理由。想想看,假若面对的是一个童言无忌的孩子,是否比较容易原谅他呢?你也大可不必把别人的无心之言放在心上,更不要钻牛角尖。


这一点,需要我们拥有较为宽阔的胸怀和较强的心理承受力,提高心理承受阈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轻易被环境所左右。


②客观平和


在人际交往时,学会更客观一些,客观才能得人心,也就是说,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主观臆断,只能让事情更糟。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反应,关键就在于你如何把握分寸。


最后,借用读友乞力马扎罗的雪之前的一句留言: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一辈子来学会闭嘴


作者:葫芦僧,精读君的小小伙伴。


↓怎样加速成长,掌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