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我是素颜
一个心中长驻一个任性小女生的中年女人,心不藏事,热爱这火热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我是素颜

我写榆社行,沉寂的历史厚重的过往

我是素颜  · 简书  ·  · 2018-09-21 11:1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写榆社行,沉寂的历史厚重的过往

文:我是素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

开车的是朗诵协会的一位颇有男儿气概的美丽女子,开车生猛,起步一溜烟就发射出去了。没打听她的毕业院校,只听得文字功底真心不错,看到车窗外秋意开始转浓,一扫而过的树木,叶子已经转黄,哗哗地落下,铺满了马路两侧。看到了远远近近的树木,从浓绿到微黄,从微黄到深黄;从墨绿到青紫,从青紫到褐红,美景无处不在。她用了一句毛泽东诗词里的一个词,层林尽染渲染此景。

一个词,引发车上众文友诗情万丈,把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长沙》,颂扬的是气势磅礴,慷慨激昂。真不愧是朗诵协会的骨干力量,这一路走来一路抒发豪情诗心,再长时间的旅途,再遥远的距离,再枯燥的行程,因为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为有趣的灵魂的相遇,因为才华横溢各有千秋的爱好,因为心无城府的坦荡荡,时间仿佛间不够用了,还没有吟诵够,笑声还没有中断,目的地就到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忘记这是第五次还是第六次来榆社的云竹湖了。

第一次我和两位文友参加笔会,我们住过电厂,也住过云竹湖旁边的岩良民居,自然还是民居对我们的诱惑更大。同行的几十个来自晋中各地的写作者们,分居在不同的人家里,睡农家炕,吃农家饭,悠闲地三三两两相约着到湖边漫步,到了夜晚,大家还不尽心,围绕着篝火,善舞的文友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后来一个人乘坐公交车来了几次,顺着湖水,没找到岩良,却又找到一个新的村子“向阳村”,向着太阳的村子,多鼓舞人心,无疑对当下失意的我是一个醍醐灌顶的警示,无论遭遇什么不顺利的事情,向着阳光,总能够迎刃而解的。后来创作了一篇短篇小说《到湖边去》,发表在了《乡土文学》。

而今故地重游,又有了新的感悟和收获。

乘坐在游船之上,放眼望去,远山如黛,在阴沉的布满雾蒙蒙湿漉漉的雾气当中,一座又一座高低不同远近不同的群山,犹如神仙逍遥自在的蓬莱仙岛,仙气缭绕袅袅升腾。

画匠留下了精美的墨迹画宝。近处的如同泼倒了的墨汁,浓浓的还来不及抹开,就变得干枯,干固在了画纸之上。稍微远一点的,加了清水的墨迹,从浓郁慢慢地蔓延开来,把纸张的边沿也浸染了淡淡的墨色,越到后面,一层比一层清淡,到最后墨的颜色便似有似无,如梦如幻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远山即便离人们的视野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依然可见茂密的树林,是疏密有间的,或者成片、或者成群、或者成簇,或者是傲然独立互不干扰的几棵,在画匠的墨宝里,他们就是以本质的样子存在的,就是一棵棵伟岸的书、葱郁的树、茁壮的树、矮小的丛生林。

山与树木,深色与浅色,倒影在了水中,就是一副无限美好的山水淡墨国画,’现实世界里什么样子,湖水中就是什么样子。平静的湖面就是一面质地清晰的明镜,照映出无限的诗意美景。微风泛起,波光打破了湖面的宁静,动听的音符一样,跟着风的节奏有规律地上下起伏,一个浪花接着一个浪花,周而复始层出不穷。湖中的山景树景,也随着波鳞的抖动,开始变得曲曲折折。静止的山景和舞动的山景,一静一动,一张一弛,又是一番美景,别有一番情趣。

此时无风,轮船驶过,泛起的波光一路颤抖了开去,静止的远山,湖中的颤动的倒影,适时地连在了一起,眼中美丽的山水画面便灵动起来、鲜活起来。

站在船头,微微闭上眼睛,极速的行驶带来了急速的风,它们从脸颊两旁锋利的剑一样,嗖嗖地飞过,冰冷而清凉。风的声音也犹如鸣叫着的鸟儿,声音清淡急促。

闭着眼睛静静地聆听,大自然的风声、水声、鸟声,还有心声。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多才华的友人们自然是不甘寂寞的,八仙过海,各自施展着自己的才华,有朗诵的、有搞笑的、有搔首弄姿的。

一个友人站在船头深情并茂地朗诵起了毛泽东的诗词。此刻,他就是主席附体,仰着高昂的头颅,凝视着东方太阳升起的方向,一字一句,铿锵有力,那激昂的底气是来自心底,发自丹田的,有气势有力度有劲道。

图片发自简书App


搞笑的友人自然是更会见缝插针的,泰坦尼克号上柔丝与杰克的爱情,被演绎成了生活喜剧,尖椒肉丝皮夹克,还有活灵活现的神态语言,充满了喜感,引发我们一顿爆笑。导游小姑娘也被这群人的快乐感染,拿着手机开始为友人拍小视频。

我们这些半老的女文青,还把自己当作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把对美丽风景的向往,和内心的诗意画意,借助这自然的美景,阐述的淋漓尽致,或者做沉思状、或做高傲状、或做妖娆状、或做调皮状,让相伴的摄影家们定格,聚焦,永远地留下美好的纪念。

榆社的历史是厚重的,就如同底下那沉寂了几百万年的恐龙化石。

在榆社化石博物馆,站在一副被历史的尘埃封在底下几百万年的恐龙化石前,陷入沉思。脑海里出现了700万年前的画面,大地上植物茂盛,到处可见深水湖,各种叫不上名字的动物们悠闲自在,高大威猛的恐龙也漫步其中,它们生活的家园一片和谐,突然间,地动山摇,天色一下暗淡了,五名的野火掘地而生,乱石头如雨柱子一样从天而落,天际裂开了一道缝隙,地面裂开了无数道沟壑,转瞬的功夫,大地一片黑暗混乱,生灵涂炭,一切的生物都消亡了,放眼望去到处一片狼藉。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地沉寂了几百年之后,慢慢地又开始有了生机,有了人,重新有了各种不一样的生命。

到了今年,无数在地下沉睡了动物的遗骨被发掘出来,它们活着的模样被突如其来的灾祸永远地定格,变成了一幅永恒的画面,惨烈悲壮。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沉淀长眠,肉体骨骼都变成了珍贵的化石标本,重新展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小小的我们站在这古老的化石面前,唯有的就是震撼,震撼当年发生天崩地裂的悲惨壮烈。

徜徉在榆社的历史长河当中,感悟多多,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厚重过往,有历史,这个国家才有深度,才能够有新时代文明的高度。一个县城,有历史,有过往,这个县城也便有了深度,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便有了民族的骄傲和自豪。让我们也为山西大地上有这么厚重的历史内涵,自豪和骄傲着吧,从厚实的历史文明里,我们才可以吸取故文明的底蕴,不断地挖掘学习,提升自身的修养,做文明的中国人,做文明的山西人,做文明的人。

我们都拥有文明的根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健康常识百科  ·  正确吃红枣 ,让你一辈子白里透红!
7 年前
神外时间  ·  头颅 CT 这个陷阱 你可别中招
7 年前
行动派DreamList  ·  如果你想提高写作能力,我推荐这6本书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