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赋能新质生产力
绿色装配引领建筑新篇章
11月30日
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
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分会
广东省建设工程绿色与装配式发展协会
中建四局等联合主办的
第四届全国装配式建筑产业专家论坛
暨“新质生产力”下的
科技创新成果交流展示活动
走进中建四局
中建新型建造循环经济产业园
广州环球贸易广场项目
中建映花悦府项目
由全国建筑行业专家、学者
装配式建筑产业
企事业单位代表组成的
千人观摩团频频
点赞
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总用地面积95亩,项目定位为中建集团
绿色环保水平最高、智能智造水平最先进、最具行业示范效应
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由中建四局参与投资、设计、建设、运维,是《广州市构建“链长制”推动建筑业和规划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园区,是白云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推动白云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的重点产业园,同时也是白云区混凝土发展规划中计划新增的两个复合型绿色生产基地之一。
园区
首创将建废资源化利用、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建筑工业化(PC构件生产)三大产业进行融合
,以百万吨级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为起点,实现生产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及体系化的装配式构件,打通了“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内生循环,是助力湾区“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探索。
其中PC生产线采用目前业内
国产最先进的“智能生产线”设备
,围绕建筑部品智能制造场景核心需求,规划“生产数据在线、设计数据自动解析、机器人拆/布模、钢筋自动成型、识别智能质检、一件一码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C端互联”等7大关键智能化技术,打造在线协同、数据驱动、智能作业、智能运维的PC “灯塔工厂”。同时配置立体钢筋网成型生产线、自动桁架焊接生产线、网片和桁架投放机器人及其配套系统,通过PC生产线系统联动,引领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工业化的智能智造浪潮。
项目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是广州南站商务区核心项目,将按照“西交通(交通、配套)、东商务(地标、商务)”设计理念,依托新鸿基地产一流的国际视野、先进的开发理念和丰富的TOD发展经验,推动南站站体周边综合交通功能及城市功能优化升级,建设新时代高效立体智慧化的交通枢纽、商业综合体地标,
打造大湾区“站城一体”都市新引擎和穗港联动、双核驱动的新地标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项目作为中建四局重点科技示范工程,
首次应用近3000平方米“核心筒+外框 ”全覆盖云端建造工厂
,该云端建造工厂将应用空中钢平台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智能装备系统,搭载天幕、喷淋、通风系统,在项目现场打造“类工厂化”环境。同时,充分依托云端建造工厂空中平台系统的载体功能,特别集成了轨道式及索驱式建筑机器人,可实现钢筋绑扎、混凝土整平、抹光、安全巡检等多种工艺场景的自动化、智能化作业,创新打造人机协同的“类工厂化”作业模式。
据悉,这是
国内首次将索驱系统应用在建筑施工领域
,其具有轻量化、大跨度、高自由度、高作业覆盖率、一机多能等优势,大幅提升施工现场机械化作业覆盖率,给建筑机器人的加速推广应用提供了全新思路。云端建造工厂及建筑机器人的应用,预计可以节省约 10% 的工期,同时还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和难度、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大为降低建设成本。项目还应用中建四局 2.0 版数字建造管控平台,,将项目管理数字化、智能化,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效率。
项目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项目创新采用中建四局自主研发的
全国首例竖缝密拼全装配剪力墙结构体系
,旨在打造少人化、类工厂化作业环境,为建筑工业化转型升级作出创新探索。该项目竖向构件100%全装配,整体装配率达80.52%,满足装配式建筑评价AA级标准。通过“大构件、可变空间”设计理念,实现新一代“好房子”设计使用标准,满足现场工业化快速施工要求,真正推进装配式建筑的转型升级,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装配式住宅结构产品。
项目创新研发应用了
全国首台集成桥式双梁起重机的云端工厂(轻型顶模)
,轻量化程度、安全冗余度与承载力高,单层(3m)顶升仅需30分钟,搭载自主研发的桁车远程驾驶舱及自动运输就位技术,满足物料、人员快速输送需求,打造了少人化、类工厂化施工作业场景。
项目还积极应用中建四局自研的巡检机器人、索驱钢筋绑扎机器人、混凝土整平、抹光机器人、四足自行走式扫描机器人等多款智能装备,依托BIM+云端工厂管控平台,
探索以建筑机器人为主要施工参与者的新型精益建造模式
,全面适应未来建筑业发展趋势,助推建筑业智慧化、产业化、绿色化发展。
责编:邓家欣
校对:熊凯、王鹰翔、周炯
审核:张伟、代俊、李龙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素材来源:一公司、华南建设公司、投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