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下游权重角度观察,核心下游MTO负荷整体稳定,一方面由于加工利润尚可,叠加企业年底现金流压力,另一方面CTO装置占比较大,自有原料矿山及长产业链综合竞争优势较为充分的hold住了整体MTO的开工负荷。
占比第二位是燃烧类需求,包括MTBE、二甲醚及醇基燃料,目前合计占比超过20%,除MTBE负荷相对稳定意外,其余旺季均在冬季目前也基本走出了季节性应有的姿势。对于醇基燃料,业内尚无负荷逻辑的统计口径,目前主要依靠三方数据以及倒退两种算法,倒退算法目前的季节性表现较好,通常在冬季对掺烧的期待较高,但基于17年煤改气的天量掺烧于前,天花板以确定,在人口、消费没有明显结构性变化的前提下,平衡表也早已准备好了。
建材类下游甲醛,在环保要求提高以及地产基建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产能产量持续下行,权重由若干年下的第一位滑至仅剩5%,虽然占比缩小,但甲醛集散地河北、鲁南是甲醇的重要销区,其负荷变化更容易影响内地库存变化的方向。目前已进入甲醛消费淡季,受下游消费及自身生产工艺特性影响,甲醛负荷季节性明显,后续至春节前后负荷有10%左右的下降空间。
依然从占比的角度观察,上游天然气和焦炉气工艺占比合计25左右,其余为煤制,近几年取暖季后气头工艺装置减产几乎成了雷打不动的规律,前辈圣贤讲“观点一致时行情要么早来要么不来”醍醐灌顶,愚以为刚性的季节性需求通常伴随计划性储备,但也会叠加数据和理性之外,情绪和梦想的头寸,故而有了“行情在疯狂中结束”的说法。
而从长期角度观察,随社会生产力发展,科技突破,低成本替代品的不断涌现,工业品季节性的波动预期是要被抹平的。
焦炉气工艺随近年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进入稳定状态,冬季依然会有波动,但停产和复产灵活性较大,除山西外均体现为短停,对实际供应总体影响偏小,需具象到销区精算量价,对跨区价差的影响大于对供需结构的影响。
而随气头装置减供,需求需求稳定,产业利润向上流动,国产装置负荷打满,销售半径预期收窄,同时叠加冬季运费上行,贸易利润需部分渡让给物流环节,而渡让利润理想状态有上下分担,最终呈现产销价格上行。
外盘供应商也选在这个时点确定新年度长约,限气、降负荷、转卖等技巧不一而足粉墨登场,核心在于利用有利氛围结合自身资源谋求更有利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