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飞总聊IT
飞总,从事大数据的基础构架研发10余年。本公众号的主要目的是和大家交流我在大数据基础架构,IT前沿发展,职场经验的方面的观点和看法。本公众号仅代表本人的观点,不代表公司观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南日报  ·  “哪吒”来给湖南的父老乡亲问好啦! ·  2 天前  
艾邦高分子  ·  欢迎加入新能源橡塑密封圈交流群 ·  2 天前  
株洲交通频道广播电台  ·  退钱了!下个月开始! ·  3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南京大学陆延青、孔德圣《AM》:液态金属微网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飞总聊IT

美国司法部:反垄断先拿谷歌祭天

飞总聊IT  · 公众号  ·  · 2020-10-23 11:16

正文




刚通过灰度内测开起了同一话题的上一篇和下一篇,大家可以在文章末尾试用体验一下。


最近因为美国总统大选打的很漂亮,一个消息被人忽略了。时隔20年之后,美国司法部再次打起了反垄断官司,这次拿来祭天的,首先是谷歌。


当然,美国司法部搞反垄断官司,已经超过一年了,主要面对的是谷歌,亚马逊,脸书和苹果四家公司。事实上,盯上了这几家公司的不仅仅是美国司法部,还有美国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


而反垄断官司在美国历史上也颇为有名。之前很多不可一世的公司,都被美国司法部的官司,在反托拉斯法的加持下给咔嚓咔嚓了。


这些公司有著名的标准石油公司,美国铝业公司,以及上个世纪70年代的电信巨头AT&T,无一幸免。美国司法部也没放过每个时代风口的猪。1980年代的IBM,和2000年的微软,都被搞的很惨。只不过IBM自己不争气,被后来者追赶,没有垄断地位了。而微软则赶上了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在互联网泡沫后,整个IT行业一片哀嚎的情况下,拆分微软也就成为不可能。


但是即使逃过了美国司法部的官司,避免了拆分,被打了官司的公司也变得唯唯诺诺小心翼翼起来。以微软为例,在2000年以后的14年时间里,微软股票尽然常年处于停滞状态。是微软技术实力不行了吗?主要还是微软的领导层的心态崩塌了,这样做那样做都害怕被盯上。


即使到了今天,微软已经换上了新任CEO Satya,很多方面还是可以看得出2000年那场官司对微软的影响。举几个简单的例子,首先微软的产品上尽量的避免自己成为事实上的第一。微软会小心翼翼的控制自己的规模。这一点另外一家公司Intel也是。Intel有无数个机会可以搞死竞争对手AMD,但是它一直没这么做。相反的还时不时的扶一把。结果好了,现在Intel自己落伍了,AMD却越来越牛逼了。


其次,微软的财务报表非常的有趣。按照美国的财务规则来说,有很多东西可以抵扣成本的,比如开发人员的薪水,微软的财务报表里面从来都不抵扣。也就是说微软事实上一直不断的在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成本,降低自己的利润率,以便让自己显得没那么牛逼。


还有,微软终于学会了搞好和政府的关系,还请了参议员的老公专门在公司担任要职,为的就是处理和政府的关系。以便使得自己看起来人畜无害。


所以,这次司法部的反垄断调查,盯上了股市里市值前五的4个公司,却唯独放过了市值排名第二的微软。事实上,你也很难在任何一个单方面找出微软的垄断的证据来。微软的整体营收牛逼,但是在几乎每个领域,都没有占据显著的份额。即使是最引以为傲的云计算,也就是老老实实做个老二。


美国司法部,可不是吃素的部门。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企业,都没逃过它的官司下的肢解。谷歌等新贵,大概是没办法体会到做公司嚣张的后果。


这场官司从谷歌开始,多少还是有点出乎意料之外的。谷歌这个公司,自从创始人下台以后,已经低调很多,也平庸很多了。当然,其更改搜索结果干预选举的嫌疑是怎么样都无法推脱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 ,我还以为司法部会先拿那个买了 华盛顿邮报攻击懂王的 贝佐斯的亚马逊先开刀。因为亚马逊的垄断事实上更容易判断,比如说在自己的电商平台和第三方一起竞争,精准打击第三方卖得好的产品。


而谷歌的垄断则更复杂一些,因为搜索是个天然的技术壁垒,通过技术取得优势的垄断,在现行的反托拉斯法的框架下,不容易打官司,除非修改法律。而修改法律又是耗时漫长的过程。


美国司法部这场官司的切入点也很有意思,最核心的切入点是谷歌少数的客户端之一:Chrome浏览器。我还以为会以搜索引擎,广告业务,或者YouTube为核心切入点。但是司法部选择了浏览器,外加一些其他的东西,这个切入点也就说明了,在现行法律框架下,这场官司可能没那么好打了。


谷歌当然是不缺钱的,而通过罚款就能过关的事情,在欧盟可以发生,在美国就不一定了。如果这场官司是以拆分谷歌为最终目的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对高科技公司们的震撼会是非常巨大的。


而一切的事情都有滞后效应。2000年微软官司打得火热的时候,微软股票也是先节节暴涨,但是后来却迎来了断崖式的下跌。这有互联网泡沫的股灾因素,但其后十余年股价却难以恢复,无疑也说明了反垄断官司对一个上升期公司的伤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