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一位被称为“中国好人”的丛慧玉,用十二年的时间替亡子还债的故事。丛慧玉的儿子生前未能讨回的欠款有了新的进展,在法官的见证下,被执行人吕某交还了部分欠款。丛慧玉一直坚守诚信,尽管面临艰难的生活和无数的挑战,但她仍然坚持还债。最终,通过法院的持续追踪和道德感召,吕某悔悟并陆续还款。这个故事展现了诚信和道德的力量,以及对正义的追寻。
案件有了新的进展,被执行人吕某在道德感召下悔悟并陆续还款。法官十六年来持续追踪,终于实现了完美的收尾。
这个故事展示了诚信和道德的力量,以及对正义的追寻。它激发了人们对道德和正义的信仰,并希望这种温暖的故事能够继续传递下去。
在如皋 在江苏
在很多人的口口相传里
有这么一个“中国好人”
她用十二年的时间
刷碗盘替子还债
感动无数人 感染无数人
近日,这段故事有了续篇
丛慧玉儿子生前一直未能讨回的欠款
有了新的进展
......
2024年10月18日上午10时许,如皋市人民法院的执行大厅迎来了一位“老熟人”。
在法官的见证下,被执行人吕某将东拼西凑的4万多元执行款交到了丛慧玉的手中。
接过这迟来许久的还款,丛慧玉显得有些激动。
这是丛慧玉亡子小洪生前一直未能讨回的60多万元欠款中的一部分,这起案件也是如皋市人民法院一直关注、持续跟进的执行案件。
2007年,吕某和小洪签订合同,由小洪的公司包工包料并先行垫资为吕某经营的店面施工。但此后由于资金链断裂,吕某欠下高额债务,无力偿还所欠小洪的工程款。
2008年,小洪以公司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最终认定,吕某共欠下小洪债务共计60.8万余元。
当年,法院穷尽一切执行措施,但“消失”的被执行人吕某、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让案件走进了“死胡同”。
小洪既是债权人,同时也成了欠债人,他所欠的材料款、人工费和贷款同样也有60余万元。
2011年,小洪意外去世,留下了数十万元的债务
。
丛慧玉夫妇两认下了这笔巨额债务,她说:
“
人家挣钱也不容易,再难咱们都要还上。
”
没有一技之长,老两口的打工筹钱路充满了外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为了提高收入,家里的农田改种了蔬菜,老伴四处打零工,丛慧玉则成了饭店的“超龄洗碗工”。每天醒来就开始干活,生活能简单则简单,经常挂面加酱油拌一拌就是一顿饭。
然而,命运没有格外眷顾这位可怜的母亲。2016年,一直陪伴支持她的老伴又因交通事故意外去世。丛慧玉来不及抚慰心头的伤口,咬牙独自扛起了生活的重担。每天凌晨3点半起床打理菜地,白天去饭店洗碗、洗菜,晚上10点回家后,她还得戴上头灯继续到地里干活儿。
——《替亡子还债,“信义母亲”获评“中国好人”
》
丛慧玉在菜地除草。
2023年4月26日下午,在法官的见证下,71岁的“中国好人”丛慧玉将1.3万元现金交给最后一名债主张英平,两人在司法确认调解协议上签名并按下手印。
至此,
丛慧玉用整整12年时间,将意外身亡的独子留下的60多万元债务全部偿清
。
法官一直没有忘记,十六年来持续追踪着“消失”的被执行人吕某。
去年,案件的“接力棒”传到了法院执行干警陈路遥手中。今年9月初,通过大数据追踪、联动机制助力,吕某在无锡的行踪轨迹终于被发现。
执行人员迅速将其带回如皋,并对其司法拘留15日。
此时,吕某并不知道小洪已去世多年,更不知道这些年丛慧玉一直在打工还债。
“拘留期间,我们给他讲述了丛奶奶的故事,他明显流露出惊讶、钦佩和惭愧的神情,说明他内心真正受到了触动。”陈路遥说。
9月7日,吕某拘留期满,他主动找到法官:“我尽量多筹一些钱,先还一部分给丛阿姨。”
10月18日,吕某带着变卖汽车等筹到的4万多元,在如皋法院和丛慧玉见面了。
【 被执行人 吕某】
欠了这么多债,也一直在外面躲躲藏藏的。钱也挣不到,人还担惊受怕,总是感觉到心里面愧得慌。在拘留所待了一段时间,其实反而感觉到在拘留所待的那段时间,我人还放松了,敢于去面对这个事情了。所以说这次来,也是代表我的态度,(虽然)钱不多,但是我要把这个钱陆陆续续还掉,我也向丛阿姨学习,做个诚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