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5月4日,星期六,农历三月三十。观察、关注与观点,《现代财经-早读早分享》,一个有思想的财经早分享。
每日晨语
生活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物质的富足或贫瘠,更关键的是我们对待它的态度和心境。心中灰暗,你的世界便黯淡无光;内心阳光,生活便处处充满希望。热爱生活、心态积极的人总能够看到事物好的一面。请少一些怨天尤人,多一些正面情绪!
周六,早安!
以下内容是由《现代财经》编辑部根据国内外财经类门户网站相关资讯编辑整理而成(总第1166期)。原创不易,敬请尊重。谢谢鼓励。
一、早读分享
1、中国积极政策逐渐显效,消费仍是稳增长“压舱石”。
多项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开局平稳、积极因素逐渐增多。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7%,比前两月增长0.5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6.8%,明显高于同期GDP增速……分析认为,随着一系列下调增值税率、提高养老金、减税降费等积极政策逐渐显效,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对消费的信心,预计二季度消费有望继续回暖,消费仍将是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中国网)
2、媒体谈共享出行:要管好也要护好,创新模式才能走出困境。
人民日报海外版5月3日消息,近年来,“共享经济”风头正劲。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等新模式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共享单车作为高速发展的“龙头”,更成为其中的佼佼者。然而随着共享经济遭遇“成长的烦恼”,不少共享单车企业进入转型期,随之而来的退押金难、价格提高等话题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海外版)
3、中国创投行业烧钱血泪史。
一段创投行业烧钱史,既是羊毛党的狂欢史,也是风投机构的血泪史。移动互联网的烧钱模式,始于百团厮杀,成于出行混战,衰于直播大战。这些通过烧钱一时冲上云霄,投资一停轰然倒塌的案例,问题各异:有的几乎全行业覆灭,是因为赛道错了,比如直播答题,比如区块链发币;更多案例,其实商业模式可行,但公司烧钱无度,远离了商业本质,比如共享单车,比如团购大战,比如共享充电宝,都是如此。(新浪财经)
4、医美APP新氧IPO首日大涨31% 市值18亿美元。
新氧科技正式登陆纳斯达克,以每股13.80美元价格发行13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本次募资总额大约为1.794亿美元。该公司开盘价报16.50美元,较IPO发行价13.8美元高出19.6%,日高触及19.98美元,最终收涨31.8%,市值18亿美元。(华尔街见闻)
5、为了躲开经营版权这个“麻烦” ,阿里都跨界了。
经营版权是笔大买卖。近日,在字体版权这方面,互联网大佬阿里巴巴就跨界做了这样一件事。在阿里巴巴UCAN 2019设计大会上,阿里对外发布了“阿里巴巴普惠体”这一官方系统字体,这款字体将免费授权给全球用户和公众使用。看来阿里也觉得,解决版权问题,是让生意更好做的关键一步。(新浪财经)
6、2亿租客可能都关心的事:续约中介费该不该交?
机构的数据显示,中国的租房人群接近2亿人。专业的房产经纪机构通过居间服务,让房东与租客迅速匹配,日渐成为租房市场的主要交易形式。中介机构促成交易、付出了成本,因此也需要向租客收取一定中介费或居间费。但在一些交易中,租客续签一次租房合同,就需要向房产经纪公司支付一次中介费的行为,备受诟病。(中新经纬)
7、“薅羊毛”别薅成诈骗,如此套取信用卡积分属违法。
合法“薅羊毛”和违法犯罪的诈骗行为,其核心区别在于消费和信息的真实性。前者使用自己真实信息进行真实交易,用积分兑换的礼品不论是转赠还是出售都没有问题;但后者使用的是非法获取的他人信息,进行的是虚假交易,这就属于欺诈行为。(经济日报)
8、“网约工”不易做 真“东家”不好找。
网络订餐、网上叫车、网上找保洁……据统计,我国的“网约工”人数在2018年上半年就已达7000万人。“网约工”依赖互联网而生,其自由灵活的工作模式反倒成了一把双刃剑,即既有工作自主、时间处理灵活所带来的便利,也有松散的人事管理专家建议,加强监督管理,劳务派遣市场要规范。提高“网约工”书面合同签订率;积极开展职业技能、职业规划等培训,引导“网约工”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提高“网约工”就业和保障水平。(新华网)
9、2018年动漫产业营收超200亿元 动画公司能盈利者少之又少。
数据显示,2018年动漫产业营收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06.4亿元;共生产原创动画片3433集、14703.5分钟;出版漫画81部、发行652357册;制作动画电影5部,游戏910款。有预测称,中国动漫产业总产值2019年有望达到1955亿元。(每日经济新闻)
10、爱奇艺下架漫威,在版权时代没钱到底有多么严重的代价?
5月1日,网友发现爱奇艺下架漫威系列电影,对此购买了会员的网友纷纷炸锅,不少人想借着五一假期和复联4重温漫威。爱奇艺客服证实,4月底包括漫威等多系列影片版权时间到期,已从爱奇艺下线,具体重新上线时间未定,目前对于会员没有任何补偿。另外,涉及影片还包括:加勒比海盗系列、冰雪奇缘系列等。(网易号)
11、5G降临背后:手机产业接连爆雷,曾经的白马到底怎么了?
在手机产业走向洗牌的这几年,产业链厂商同样面临着新旧产品更迭、技术升级换代等一系列压力。4月底的华南大地,雷暴连绵。与之呼应的,是二级市场上陆续发布财报的A股上市公司。不约而同地,多家行业知名上市企业接连突然跳票,否认此前的财报、业绩快报,乃至于直接打脸之前对投资者的公开回答。曾经的大白马康美药业、康得新、欧菲光们一夜之间,换了天地。(21世纪经济报道)
12、心里安慰还是学有所获,知识付费真能让人学到知识吗?
知乎Live、喜马拉雅听书、豆瓣写作营、混沌大学……近年来,各类知识付费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用户从起初的质疑、不习惯,到如今乖乖上缴钱包。知识付费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用户交了钱,就真的能学到知识吗?(人民日报海外版)
13、有钱就能上斯坦福?是的!起底美国名校招生黑幕。
美国检方曝出涉案金额高达2500万美元的招生丑闻,涉及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圣地亚哥大学、乔治城大学等多所顶级高校。共有包括家长、体育教练等50人被起诉,其中不乏好莱坞女星菲丽西提·霍夫曼和洛莉·路格林。他们都是通过一个重要中间人辛格完成暗箱操作,花钱将自己的孩子送进了名校。(央视新闻)
14、才收了苹果45亿美元和解,5G芯片霸主又准备找华为的麻烦。
高通本财季从华为获得了1.5亿美元的专利费,谈判仍在持续。如果列举能让苹果服气的公司,5G芯片霸主高通肯定要算一个。这家公司此前发起的专利诉讼,差点让iPhone在中国市场“消失”。(每日经济新闻)
15、Facebook一出手!支付系统大变革:加密货币要来了,震撼了谁?
据外媒报道,Facebook正构建基于加密货币的支付系统,将有可能颠覆传统的电子商务,并成为迄今为止最大主流的数字货币应用。而此前就有消息称,Facebook最早可能将在今年上半年发行加密货币,旨在“在比特币失败的地方取得成功”,克服其价格高波动的特性,以用来为日常支付和交易所用。(凤凰财经)
16、英首相暗示脱欧协议有望达成,地方选举成考验。
综合报道,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与反对党领袖科尔宾均暗示,在各自团队长达一个月的谈判之后,他们可能更接近就脱欧协议达成共识。与此同时,英国迎来地方选举,选举结果将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推迟脱欧对保守党支持率的影响。(中国新闻网)
二、选题集锦
三、今日财经关注
分化渐成趋势——投资该如何选择
原创:
李迅雷 来源:(
lixunlei0722)
当不少人还在为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欣喜的时候,股市却出现了回调。这说明,短期数据对投资者的长期预期影响不大,不论今年GDP增速的走势是前高后低还是前低后高,在我看来,今年肯定不是拐点之年,无论数据如何好,都不预示有什么“新周期”。国内经济在区域和行业两个层面呈现“分化”趋势,这无论对实业投资还是金融地产的配置,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分化时代——
落后未必就会进步,差距未必就会缩小
经常看到一些推荐股票的逻辑是这样的:我国人均牛奶消费量只有多少,不足西方国家的百分之几,因此看好乳业。按此逻辑,某学生成绩排名倒数第一,因此,看好该同学的学业发展前景;非洲经济最落后,因此看好非洲……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叫《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究竟该如何扩内需》,文中还提到约有6亿左右人口的家庭没有安装抽水马桶(坐便器),此文一出,引起广泛热议。其中有不少人认为,这说明中国内需潜力巨大,而我的观点恰好相反——有效需求不足。
因为有效需求是靠可支配收入来支撑的,如果收入增速下降,消费增速自然就会下降,现实的情况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
占总人口60%的中等及偏上、偏下三组收入阶层的增速仅为4.4%。
来源:国家统计局,中泰证券研究所
收入的分化必然影响到消费的分化,这也是为何去年大家对于究竟是消费降级还是消费升级争论不休的原因。但事实上,
2018年高收入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是其他组均值的近两倍。
这就容易解释为何2018年出现了高端消费高增长、低端消费低增长的现象,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中,中国消费者居然贡献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即便在国内乘用车销量大幅下滑的情况下,豪华车销量依然实现10%左右的增长。
同时,到2018年末,居民家庭的债务余额已经超过43万亿元,居民的平均杠杆率水平已经超过53%,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也意味着今后居民杠杆率进一步上升的空间不大了,消费总体看并不乐观。
所以,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并不必然得出看好航空业的结论,但对于北上广深机场服务业倒是值得看好,理由之一,这些地方高收入群体所占比例高且收入增长快。
理由之二,未来人口、资本、信息等向大城市集中,带来人口流量和货物流量的继续上升。例如,
2018年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的航空货运量就要占到全国近一半。
目前全国有235个机场,
但其中排名最靠前的10%机场的乘客吞吐量要占到全国航空乘客吞吐量的80%
,所以,分化是大趋势,其结果是强者恒强,而不是差距缩小。
尽管均衡发展和缩小差距一直是大部分人的美好愿望,但事实上却很难实现。过去40年来,国内各行政区之间的GDP差距是在扩大而非缩小,其实,这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即经济密度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美国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据美国统计部门的数据,
美国一半的GDP是由星星点点的橙色区域创造的。
来源:陆铭,《大国大城》
看了这张图,还会认为中国所有的地区都必须搞大开发、大振兴吗?应该说,绝大部分地区都不值得投资或者不应该投资,因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集中度还会继续提升,以区域间均衡发展为目的的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可能相当一部分都是无效投资,未来或许很多地方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都会被废弃。
事实上,发达国家都是通过人口的自由流动来实现各地区人均GDP水平的相对均衡,
因为人口流向发达地区越多,发达地区的人均GDP水平就会下降,反之亦然。
大部分城市人口净流出的城镇化还将持续多久?
几乎没有人会认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会停滞,因为目前城镇率不足60%,今后一年上升1个百分点,10年才到70%,比发达国家要低不少。但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
2018年新增农民工数量只有180万,而8年之前的2010年,则达到1200万。
所以,以农村人口转移为特征的城镇化进程其实已经非常缓慢了,更多的是本乡本土的城镇化。不少人还在奢望房价将受益于城镇化,对少数城市而言,这一逻辑依然成立,但对于多数城市而言,恐怕未必如此。
为什么说中国大城市化的空间远大于城镇化呢?请看下图:
各国第一大城市人口占该国城市人口比重
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
上海的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比重不到3%,随着都市圈的规模扩张,或许未来上海都市圈的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比重能番一倍。因为从可比性的角度看,纽约都市圈的人口都接近美国城市人口的9%;
即便是印度的孟买,其人口也要占到印度城市人口的6%左右。
我们对已经公布数据的169个城市人口数据进行统计,按城市分类,2018人口主要向新一线城市集中,已有数据11个新一线城市中,人口净流入总规模达150万人。而
四五线城市中,有70%城市出现人口净流出
。而一线城市人口流入不明显,主要是北京流出太多,与新一线城市有较大差距。
2018年剔除自然增长人口后的城市常住人口增减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中泰证券研究所
分行政区域看,2018年除了浙江、安徽和江苏三省的人口净流入城市数量大于净流出之外,其他省的人口净流出城市的数量均大于净流入城市的数量,连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广东省也不例外。
数据显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山西等省的常住人口,都在明显向省会城市集中,福建的福州和厦门、广东的广州和深圳、浙江的杭州和宁波、山东的济南和青岛等“双子星”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也非常大。
人口净流入/流出城市个数统计
来源:各地统计公报,中泰证券研究所
我们在测算城镇化进程还有多长的时候,一定要关注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这对于城镇化将是一个负面因素。欧美日的城市化率水平普遍较高,是因为他们未老先富,我国则相反,2000年当城镇化率水平不到40%的时候,就步入人口老龄化了。而且,我国10年以后还有可能出现总人口减少现象。
按照死亡率递减的乐观情形预测(宽口径),我国大陆总人口将在2035年达到14.51亿的历史高点后,将出现趋势性的负增长。但是如果按照死亡率不变的窄口径预测,达到历史最高点的时间将在2027年,人口或达到14.31亿。所以综合起来判断,
大概未来十年后,我国总人口将出现趋势性的负增长。
所以,在大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作用下,中小城市人口减少问题或许会加剧,大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从而导致人口分化趋势加剧,城镇化进程中,
出现大部分城市人口净流出的“奇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