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儿内科副主任医师,资深儿科专家,从事儿科临床及教学工作30余年,对儿科各系统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一碗腊八粥下肚,感觉心和胃都得到了满足!当然啦,小编最开心的是,我们在一块过的节日又多了一个。深情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谢谢!腊八节快乐!
宝宝发热,全家都人心惶惶,真的害怕出现高热惊厥。偏偏它又是挺常见的小儿急症。前几天后台收到一位奶奶认真的留言,家中宝宝高热惊厥,愁坏一家人。涉及神经系统的知识难免艰深,也更需严谨。为了便于阅读,
列了提纲给大家
,希望宝爸妈能最快找到需要的知识,当然,还有爷爷奶奶。
-
1.
关于小儿高热惊厥
-
2.
为什么年龄越小越容易惊厥
-
3.
小儿高热惊厥,有哪些表现
-
4.
照料人应沉着应对
-
5.
有热惊病史的孩子,积极预防
-
6.
小儿惊厥,会给脑部造成损害吗
-
7.
转化为癫痫的风险有多大
-
8.
无热惊厥,提示疾病
下午急诊室送来一个高热惊厥的小男孩。据家长讲,3周岁,这次已是第4次发生高热惊厥了。从8个月开始第一次发作,以后每次发热到39度,就会抽。家长很担心。在家也不敢耽误,看到抽了,立马叫了120电话。
对大多数家长来说,最最令人恐慌的急症,莫过于
小儿高热惊厥了
。
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与
体温骤然升高
有关,常见于发热性疾病中,多由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最多见。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较常见的急诊,
好发于6个月~6岁的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年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所以
小儿比成人更易发生惊厥
,
年龄越小越容易惊厥
。
不少患儿,可能有
惊厥或癫痫的家族史
,说明高热惊厥的发病也许与遗传因素有关。该病发生率
大约为3%~4%,这部分孩子可能带有
好发基因
。
高热使
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
导致丘脑强烈脉冲放电,
产生强大的电压并波及边缘系统和大脑半球,导致惊厥。
有人做过研究:人在一生中,惊厥的发生率在
6%
左右
(不限于高热惊厥)
,这6%大多发生在儿童时期。原因如下
1.
小儿处于发育阶段,
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如大脑皮层的抑制功能差,神经
髓鞘未完全形成,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如高热),兴奋容易泛化而引起抽搐。
2.
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
,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同时,
血脑屏障
(阻止有害物质从血液进入脑组织)
也没有发育好,一些细菌、病毒、微生物及其毒素易透过屏障,引起各种脑炎或脑病。
3.
一些
先天性的遗传代谢疾病
,可能表现为小儿惊厥。
4.
婴幼儿期好发胃肠炎、腹泻等疾病,发生
代谢紊乱
,进而诱发惊厥。
5.
其他婴幼儿疾病,如先天畸形等,也会引起惊厥。
典型的小儿高热惊厥,又称为
单纯型热性惊厥
,主要表现:
1.
首发年龄在
6个月~3岁
,超过6岁后大多不再发作;
2.
一般在体温急剧上升后
12小时内
出现全身性抽搐,发生惊厥时体温多在
39度以上
;
3.
惊厥时表现
为两眼上翻或凝视,牙关紧咬,口吐白沫,面部和四肢不断地抽动,意识丧失,有的面色有青紫和大小便失禁;
4.
抽搐持续时间短暂
,数秒或数分钟,多在5分钟内终止,一般不超过10分钟;
5.
在一次发热病程中只发生
1次
惊厥;
6.
惊厥停止后
全身精神状况良好
;
7.
发作后
脑电图检查
通常正常。
如果某些表现,并不符合以上的典型经过,称为
复杂型热性惊厥
,如以下表现:
1.
体温
不超过38.5度
,就发生惊厥;
2.
一次惊厥发作持续时间
超过10分钟
;
3.
在
24小时内
反复发作≥2次
;
4.
抽搐呈
局灶性
,而不是全身性的;
5.
反复频繁的发作,累计发作总数
超过5次
。
注意:复杂型热性惊厥,以后转化成癫痫病的概率增加。
孩子发生高热惊厥,尤其是第一次发作,家长普遍都十分紧张,不管三七二十一,急匆匆抱着孩子奔向医院。
其实,典型高热惊厥,大多会在几秒或几分钟内,抽搐自行停止。因此,当孩子发生抽筋时,家长务必做到
不要惊慌
,
沉着应对
。
若经上述处理,小儿仍抽搐不能停止,且持续时间超过10分钟;或抽搐后意识不能转清醒,则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避免因惊厥时间过长,发生意外或大脑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送孩子去医院的途中,需时刻注意
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
,以防呕吐物被误吸入气道。
送到急诊室后,把后续的处理交给医生就可以。医生会根据需要,给予相应的
降温
或
止惊措施
,并做一些检查查明病因,给出诊断,治疗与监护。
文章开头病例中的孩子,就是多次发生高热惊厥。一般,发生过高热惊厥的孩子,再发惊厥的几率在
30%
左右,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父母应该更从容应对。对有
热惊病史的孩子,一旦发热,
就应注意惊厥的预防
。
长期的随访发现,单纯型热性惊厥,通常在6岁以后自然终止。
孩子长大后,即使发热,也不再惊厥发作。这一部分孩子与正常孩子对照,在智力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
而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