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金融时报报导了
Uber考虑收购Expedia
一事。
考虑到Uber少数细分产品线确实涉入旅游行业,且作为现任CEO的Dara Khosrowshahi,不仅曾任职Expedia的CEO长达12年,在离任Expedia前,更有与Expedia现任董事会主席Barry Diller共事超过26年的情谊,显得收购一事格外可信。
即便如此,海择资本从潜在市场的布局综效等三个角度来看,仍认为Uber最终不会选择收购Expedia,谨说明于下。
01
Uber三大事业
的
投入产出比仍高
从过往历史看,Uber并不是四处寻找盈利公司并表的控股公司,而是强调优化各种转化率的互联网公司,这类公司一般会认真计算收购前后在潜在市场的ROI。
根据Uber曾披露的投资者报告,其所著力的总潜在市场(Total Addressable Market, TAM)约为12万亿至16万亿美元,该产值反映了三项事业的全球市场:
1. 网约车(Ride-hailing)-全球潜在市场约5万亿至10万亿美元,包括使用到出租车与小客车的所有城市交通需求。
2. 配送(Delivery)-全球潜在市场约2.5万亿美元,包括餐饮外卖和杂货配送等各类配送服务。
3. 货运(Freight)-全球潜在市场约4万亿美元,包括跨国物流、公路运输、海运、铁路和航空运输。
那么,Expedia所覆盖的潜在市场有多大?
虽然广义来看,我们会认定全球旅游市场的总规模会相当于全球GDP的10%左右,亦即在疫情前(2019年)约达9万亿美元;但除去与本地生活相关的旅游产值后会小得多,狭义来看仅约2万亿美元上下。
而Expedia所覆盖的全球潜在市场,仅涵盖航空运输市场(约8,000亿美元)、住宿市场(约7,000-8,500亿美元)与租车市场(约1,000-1,200亿美元),总值约1.6万亿美元至1.8万亿美元之间,只能算狭义中的狭义。
特别在Uber决意通过P2P共享模式进入(不带驾驶的)租车市场后,Expedia的价值没有看起来高,这里还不谈Expedia有80%的收入来自于订房,收入极端单一。
我们认为,Uber当然可以再创设第四项事业,但从投资报酬率来说,目前Uber渗透率较高的主要市场,以区域看为北美、欧洲,在拉美的覆盖较弱,在亚洲则只在部分城市占优。
整体来说,在新兴市场的渗透率仍然较低;从ROI看,我们认为投入于现有事业的产出效益会远超过投入于旅游业。Uber并不需要这么快就进入(Expedia覆盖的)旅游市场。
02
Expedia更需要Uber
而非反之
Expedia与Uber间,到底谁更需要对方?
从细分领域的覆盖来说,即便没有Expedia的助力,Uber也正在侵蚀全球旅游市场的版图。比如:
-
城市交通的旅游部分(8,500亿美元)
-
机场接送服务(约200-300亿美元)
-
包车服务(约150-250亿美元)
-
礼宾用车服务(约100-150亿美元)
-
邮轮和度假村的地面交通(约50-100亿美元)
-
商务旅游交通服务(约200-300亿美元)
-
网约车的共乘服务(约100-150亿美元)。
而且Uber还覆盖了不少Expedia目前没触及到的产品领域。
当然投资Expedia可以快速增加"车+X"类的交易,但这通过与各OTA的分销合作也办得到,差异仅是没有将Expedia的收入/盈利并表而已。
此外,在效率上,Expedia用了一年半才整合Hotel.com、Vrbo、Expedia的会员系统(即所谓"OneKey"),这对同为集团的Booking或携程来说,效率之低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很难推估,Uber如果要在系统面整合Expedia必须浪掷多少成本/费用。
我们认为其实还是Expedia更需要Uber。如果双方当前的估值交换,由1,600亿美元的Expedia来整合200亿美元的Uber,看来反而是不错的交易。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