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证指数上涨
8.26点,收盘报2985.34点,成交量为2062亿元,如下图所示:
在《
9月23日股市前瞻》中,姚尧写道:“我们继续关注2969点一线作为破底翻的颈线的支撑作用。考虑到国庆将至,政策面不会允许节庆前后出现大跌,资金面也不太支持节前出现大涨,是以在未来几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预计还是在三千点上下波动,而将能否向上突破的悬念留待节后。”23日,上证指数盘中曾一度下跌至2960点,但尾盘又收了回来。今天,上证指数小幅上涨,最高点来到3002点,基本上仍处于我们此前预计的三千点上下波动的范围内,是以我们继续维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不变,
看
国庆节后是否能向上突破。
在《
9月23日股市前瞻》中,我们谈到了一条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叫作秦岭淮河线。今天我们再讨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叫作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请看下图:
在这张地图上标示了
200mm、400mm、800mm和1600mm等降水量线。其中,200mm是干旱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400mm是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800mm是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其实就在这800mm等降水量线上。那么,为什么400mm等降水量线也特别重要呢?请再看下图:
图中的黑色线,就是明长城的走向。我们惊讶
地
发现,长城与
400mm等降水量线的走向是极其贴近,甚至有些片段是完全重合的。考虑到修建长城时必须考虑的地形因素,以及400mm等降水量线在气温变迁中的上下移动,因此我们可以说,万里长城基本上就是沿着400mm等降水量线修建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
400mm降水量是农业种植的基础条件,达不到这个降水量就无法种植。所以,400mm等降水量线也被视为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必须在这条分界线以内,才有可能发展农耕文明。到了这条分界线以外,就只能发展游牧文明。中国作为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国家,修建长城就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农耕文明。那么,如果把长城往北推行不行?答案是不行。因为一旦长城往北推,长城守军的粮食就成了问题。如果长城沿线可以屯田种粮,那么长城守军在当地就能解决大部分粮食问题。如果长城沿线不能种粮,那就需要从内地运。可是以古代的交通运输条件,运送途中人力和畜力所需消耗的粮草要比长城守军真正消耗掉的要多得多得多得多。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修长城时,将一石粮食从中原运送到长城前线,沿途需要消耗掉192石粮食。这是什么概念呢?就好比说你今天中午花10元钱点了份外卖,以现在的物价而言,貌似这还是挺节约的,可是外卖的配送费高达1920元,就问你吐血不吐血!
所以,大家再把我前两篇关于气温变迁和国运兴衰的文章联系起来,就能够理解得更加深刻了。为什么气温高的时候,国运就会比较昌盛?因为当气温升高时,长城前线的粮食收成就会好。长城前线的粮食收成好,就不需要内地太多的粮草支援,就可以在长城前线驻扎大量的军队。为什么气温低的时候,国运就容易衰颓?因为当气温低的时候,长城前线的粮食收成就会差。长城前线的粮食收成差,就需要内地大量的粮草支援,就没法在长城前线驻扎太多的军队。一旦内地闹个洪灾旱灾蝗灾什么的,长城前线的粮草供应就更成问题了。
于是乎,当气温持续升高时,中原粮食丰收,前线也粮食丰收。中原粮食丰收,使得国内矛盾缓和,前线粮食丰收,使得军队配置雄厚。这时再来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便能够开创一番盛世景象。当气温持续降低时,中原粮食歉收,前线也粮食歉收。中原粮食歉收,使得国内矛盾加剧。前线粮食歉收,使得军队调配困难。这时再碰上个脑子糊涂的皇帝,十有八九就要搞到亡国了。
今天,我国的
4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就是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大家可以留意兰州这个地方,在我们《9月20日股市前瞻》中提及的新华社《寒冷干旱的中国西北正在变暖变湿》这篇文章里,就多次用兰州这一带的变化作为例证:“一位长期往返于兰州市区与机场间的司机发现,以前这70多公里路基本上都是荒山。最近几年雨水多,光秃秃的山都变得绿茸茸。下雨的时候看去,有点南方的感觉。”“兰州区域气候中心的数据显示,2018年甘肃省降水量为近60年第二,全年水热匹配好,农作物主要生长季旱情为历年最轻。2018年甘肃省植被覆盖度为近18年最高,戈壁、荒漠面积减少,沙漠边缘外扩速度减缓,生态环境显著恢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适种区正向北、向高海拔地区移动。看到这个商机,曾在城里经营酒店的何甲奇返乡创业,在海拔超1500米的天水市秦州区杨家寺镇建立农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现在高海拔地区也能种菜,错季上市菜价高,去年收入了146万元。”
最后多说一句,世界上的道理很多都是相通的。
不谦虚地说,如果你要真把我这几篇文章读通了,可能比你去读几本价值投资的书都有用。
很多学巴菲特的人,都听说过巴菲特有个著名的比喻叫“护城河”。
那么,什么叫做有护城河?
为什么有些明明有护城河的公司,却慢慢地就陨落了?
说实话,巴菲特自己讲得也语焉不详,所以学他的人基本上都学的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