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亿欧
2017年2月9号,在亿欧成立三周年的周年活动上,邀请了百余位一直陪伴亿欧成长的朋友,回顾三年来的创业历程,有太多的人和事值得铭记。未来,我们愿在助力产业升级创新服务的道路上做更多的事情!
(亿欧创始人黄渊普三周年演讲)
昨晚我在朋友圈发了一个状态:里面放上了两张图,其中一张是2014年刚创业时我、王彬、张佳伟在亿欧第一个办公室南锣鼓巷炒豆胡同71号,模仿“中国合伙人”拍的照片;另外一张是2016年12月23日亿欧创新者年会时拍的团队合影。亿欧用了三年,从最初的3个人,到现在100人的团队规模;从个位数的阅读量,到服务数百万高质量的精准用户;从北京一个城市,到覆盖渗透30多个城市;从几十人的沙龙,到做成3000人的峰会。这是亿欧交出的一份简单答卷,远远超过了三年前我的期待。
(亿欧第一个办公室南锣鼓巷炒豆胡同 2014年3月12日-2014年8月23日)
(2016年12月23日,2016亿欧创新者年会暨颁奖盛典)
我想自己从0到1做一家大公司
2013年9月,我当时在美团产品创新部负责外卖业务的商业分析工作,当时由王慧文带领的这个部门已经显露出巨大前景,到今天已经是美团最重要的业务。当时我思想上却陷入矛盾:虽然看好美团,但在大公司待着,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要从0到1做一个大公司。思考再三后,我跟王慧文辞了职;之后,我花了几个月找人,见到合适的人我会这样“忽悠”他们:我们一起创业吧,几年后我们就可以像牛文文(创业黑马董事长)和杨伟庆(艾瑞集团董事长)那样,在行业里可以“呼风唤雨”。大部分人不感兴趣或者不敢,王彬、张佳伟可能对成为牛文文或杨伟庆那样的人没感觉,但因为相信我,先后成为了我的合伙人。好的是,亿欧的创始人团队非常互补:我管内容、王彬管技术、张佳伟管营销。
亿欧对外合作的三原则
2014年2月9月,亿欧的网站正式上线。很长的时期内我的心里只思考“呼风唤雨”的事,从来没有想过赚钱的事,一般公司找亿欧合作,我们都是直接拒掉;因为我认为亿欧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过早和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对亿欧来说是吃亏的。2014年8月份,当时一家发展不错的创业公司找到亿欧,想进行商业合作。因为那家公司确实有不错行业知名度,我就想着可以试一下。所以,我拟了合作的几点基本原则:1)可以合作,但亿欧不会帮任何企业攻击同行;2)不能虚假虚高宣传,亿欧有权拒绝企业方提供的虚假虚高信息;3)即便合作了,针对企业言之有理、背后无竞对收买的批评类稿件,亿欧照样会发。
我把亿欧对外合作的三点原则发给对方的市场负责人后,对方表示很生气后,就直接不回复我了。我理解不了为什么对方会很生气,我问了一个熟悉内容合作的朋友,我那朋友说“还没有见过乙方这样跟甲方提条件的”。但是,我觉得我提的亿欧三点合作原则没有问题,那些有格局、价值观正的公司都应该能接受,所以也就没有妥协。还好的是,那家公司看重亿欧的专业度,最后还是按我们的原则进行了合作。到今天,那家公司已经发展成了独角兽。
(亿欧创始人黄渊普三周年演唱《有没有人告诉你》)
批评企业,为了促进行业共赢
亿欧一直坚守着这对外合作的三原则,这本身不是多高的要求,但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行业内大家花钱相互抹黑早已经成了习惯。亿欧关注科技互联网和产业的融合,在我们关注的领域,美团、大众点评、饿了么、百度糯米、百度外卖是典型的公司,但它们经常十分激烈地相互抹黑。亿欧这边为了显示公平,经常性是“各打五十大板”;因为把行业搞臭了,受伤害的依然是它们自己。在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前,我碰到王兴(美团创始人)时他说亿欧做得挺好的、就是爱经常批评他们;后来见张涛(大众点评创始人)时,他问为什么亿欧老批评大众点评而对美团却很少批评。
其实,王兴和张涛不知道的是,瑞信、麦格理、中金等投行邀请我去给他们的基金客户讲中国的“O2O”或“互联网+”行业时,我都是客观和中肯地评价美团和大众点评,把它们好的方面分享给各大基金的负责人。2015年10月,长期针锋相对的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了,曾经的敌人变成了一家人,他们做团队整合的时候肯定有点庆幸当初撕逼的时候留有余地。对亿欧来说,我们有责任使行业变得更加风清气正,引导大家形成行业共赢的共识:行业好,里面的玩家才能发展好,亿欧也才能从行业的发展中受益。
为创业者服务,不做股权众筹
亿欧上线将近一年后,2015年初我们开始频繁帮助创业公司对接融资、帮助不同企业对接资源和合作。2015年5月,一位关注亿欧的创业者从外地来北京,他们做社区类O2O,在他们当地市场做得还不错,想寻找VC风险投资。他在VC圈几乎没有人脉,来北京后托人介绍,满北京跑着去见投资人,而且几乎没有见到合伙人级别的。见投资人的间隙,他顺便来亿欧找我,当我了解他的项目还不错后,我当场给几个做投资的朋友打了电话,告诉他们有个社区类的项目,把他们都约在了当时亿欧办公室所在地第三置业附近的三元桥凤凰汇,减少那位创业者到处跑。后来,那位创业者的项目拿到了融资,他给我打电话表示感谢,当时我特别欣慰,亿欧做的事情能切实帮助到创业者。
我和亿欧的同事做了很多这样的对接事情,我们不收费也不承诺结果,经我们推荐有一些创业者融到资、也有不少创业公司因为我们找到了合适的人才,我们收到过很多类似的感谢。2015年市场火热,很多朋友怂恿我们也去做FA和股权众筹,我们认为:一是FA和股权众筹是需要很强专业性的,并不是因为做了内容有一些人脉就可以做的;二是,如果以过强的卖方功利思维去做FA和股权众筹,我们服务创业者的初衷可能会偏离,我们不应该用服务去占有创业公司的股份;三是,觉得类似股权众筹和FA这样“吃肉”的事情轮不到我们,我们能“喝汤”就不错了。我们最终没有去做FA和股权众筹,有一些同行去做了,但一直都做得不怎么好。
亿欧的定位:把新科技、新理念引入到线下产业
在2015年,我们强烈感受到了线下企业对科技互联网的需求,这坚定了我们的定位:把新科技、新理念引入线下产业。2015年4月9日,上海的豫园集团(豫园商城)邀请我去给他们讲“互联网和线下产业”融合,我印象很深的是:他们的总裁和中层领导年龄都不小,但他们都在下面认真做笔记,讲完后豫园集团有几个业务口的负责人拉着我继续聊了很久的互联网。在参观豫园的时候,我发现豫园的线下基础真的是太好了,游客很多,那一片人山人海。这么好的基础,而且他们也有变革的意识,配合合适的产品和人才,完全有机会可以做得更好。从豫园集团回到公司后,我对公司管理人员说,亿欧未来不要仅仅停留在给线下企业做培训上,我们要做更多的事情服务好他们的创新升级。后来,我们和上市公司华孚色纺在浙江金华联合办活动,把新科技、新理念引入到线下、引入到二三线城市,我们觉得价值特别大。
(2015年4月9日,亿欧创始人黄渊普在豫园集团讲解线上线下融合)
2016年逆势扩张,深耕产业
等到2016年时,很多因为“双创”热潮而起来的同行遇到了比较大的问题,纷纷裁员和控制规模。但2016年,亿欧的规模照样从30人扩充到将近100人,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管理上的挑战,很多朋友劝我要控制规模,但我想得很清楚:亿欧要做的不是几十人公司,亿欧必然要发展为大公司;所以,亿欧要追求规模化的高效,由规模扩大带来的任何困难我都愿意承受。另外,在别人收缩的时候我们扩张,这是好的发展策略。
2016年6月,亿欧举行了3000多人的创业创新大会,在资本寒冬的大背景下为行业打气,除1300人的主会场,按照行业划分成了家装、汽车、医疗、金融、文创体育、零售六大论坛,每个论坛都吸引了400多产业链上下游的负责人到场,亿欧把新科技、新理念带入产业的定位得到进一步强化,越来越多的产业从业者知道了亿欧。很多互联网圈的朋友喜欢把我们和一些同行对比,表面上看亿欧内容的阅读量好像比不上一些同行,但是我们在这个指标上真的比绝大多数同行要好。而且,亿欧的内容精准度和用户的质量都更高。亿欧做得不好的一点是,三年下来,在品牌方面几乎没有做任何投入。在和线下很多有实力的线下企业打交道过程中,我们发现,相比一些纯互联网公司,他们品牌做得不多,但往往更有实力。
(2016年6月24-25日亿欧创业创新大会,六大分论坛之一的汽车论坛)
亿欧的“合伙人选举”,布局更长远的未来
2016年7月1日,亿欧举行了独具特色的“合伙人选举”,采取老合伙人投票占一半权重、公司其他同事投票占一半权重的方式,入职公司满一年的同事有资格参选。我的初衷是,希望更多年轻人成为公司未来的管理者;我害怕公司未来的管理者只是“惟命是从”但没有主见的人,如果是公司同事投票选出来的而不是我直接任命的,他们会更有权威。哪怕最终入选的合伙人不是我喜欢的,我也会充分授权。那次选举当着公司全体的面竞选和统计分数,在拿到最终名单之前,作为公司创始人,我也不确定谁会当选,最终刘欢、于东炜、刘艳玲三个90后的年轻人被大家选为合伙人。未来的企业必然是合伙人制,亿欧要为更长远的未来做好准备。
亿欧成立三周年,共产生了9位合伙人,其中一位在去年年底离开了亿欧。作为亿欧的合伙人,永远是责任和付出大于福利和荣誉,承受了很多的压力和委屈。他离开的时候,我们其他合伙人一起请他吃饭为他饯行;他加入了一家是亿欧关注领域的公司,亿欧这边特意发布了他加入那家公司的新闻,很多亿欧的同事都转发了那消息。一个为亿欧前三年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合伙人,他离开后,亿欧这家公司要给他应得的认可和尊重;而他,离开后也一直在各个层面支持亿欧。
(2016年7月1日,亿欧通过民主竞选,选出了三位年轻合伙人:刘欢、于东炜、刘艳玲)
2016年下半年,亿欧加大了引进外部人才的力度,我们招进了经验丰富的HRD和商务负责人,产品、运营和研究负责人也会很快到位,我们已经准备好要干更大的事情了。
亿欧从1.0到3.0,让科技普惠1.2亿人
亿欧的前三年,是1.0时代,主要做的是内容,以新科技、新理念为杠杆切入,解决的是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在认知层面的不对称,让他们认知到正在发生的新科技、新理念变革。亿欧1.0使我们的品牌覆盖了大量有产业创新升级需求的企业和企业决策人群,在这个基础上,亿欧的2.0主要要解决的是应用层的不对称,把适应新科技、新理念的先进的产品和工具给到他们。更远一点的,亿欧3.0是组织和资本层,为企业的升级提供人才和资本配置。
认知层影响20万家企业,亿欧已经差不多做到;应用层我们要服务好2万家企业,组织和资本层我们要服务好2000家企业。三个层面是扣在一起的三个环,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如果我们逐步做到了上述的目标,亿欧会变成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我相信,亿欧的收入会从1000万到1个亿,再从1个亿到10个亿。亿欧的同事,会收获自己的回报。
(亿欧三周年现场)
这个事情很难,但是特别有社会价值;我们希望新科技、新理念能让更多企业而不是极少数企业、让更多人而不是极少数人受益。亿欧希望,促成20万企业升级,影响4000万家庭,惠及1.2亿人口。这样,就能让科技更普惠。
谢谢大家,下一个三周年,希望和你一起同行。
亿欧三周年,真实的人和真实的创业故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