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实验万事屋
文献总是乏味,科研一向无聊,“实验万事屋”旨在拯救医界同仁于寂寞无聊,每天坚持抖落科研内幕,分享实验心得,搜集科研资讯,激发您的科研兴趣,传授实用的科研方法和思路。做不做科研,从医之路大不同,在这条布满荆棘的科研道路上,我们与您一路同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实验万事屋

我读个博士生,要是在实验室还吃苦耐劳!那么享福的就另有其人……

实验万事屋  · 公众号  · 科研  · 2025-04-02 08:2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读博这段日子,我算是明白了啥叫 “为他人作嫁衣裳”。每天我在实验室里摸爬滚打,心里常念叨:我读个博士生,要是在实验室还吃苦耐劳,那么享福的就另有其人,这人,可不就是我那亲爱的导师嘛!


清晨,太阳还没睡醒,我就被闹钟扯出被窝,一路冲向实验室。到了那儿,开启 “陀螺” 模式。移液枪在我手里,本应精准操作,可它却像个闹脾气的小孩,怎么都不听使唤,液体要么多滴要么少滴。我在这手忙脚乱,而导师呢,此时大概率还在温暖被窝里做着美梦。好不容易把移液枪摆弄好,开始培养细胞。这些细胞简直是 “小祖宗”,温度、湿度、培养液,稍有差池就给我脸色看,要么不增殖,要么直接 “集体自杀”。我时刻盯着培养箱,丝毫不敢松懈,就怕出啥岔子。可导师,可能正悠闲地坐在办公室,喝着咖啡,翻阅着最新的学术期刊,享受着知识的 “盛宴”。


实验失败那是家常便饭。试剂加错、仪器故障,每次都得从头再来。我累得腰酸背痛,眼睛布满血丝,还得强打精神分析原因。反观导师,出了问题就站在旁边,双手抱胸,一脸高深地来上一句:“再想想,问题肯定能解决。” 仿佛他动动嘴皮子,难题就能自动消失。


到了深夜,我还在实验室对着电脑分析数据,眼睛快贴到屏幕上了,数据却像一团乱麻,怎么理都理不顺。此时的导师,说不定已经在温馨的家里,和家人围坐一起,享受着晚餐,欢声笑语不断。


我在实验室吃苦耐劳,风吹日晒都在取材、做实验,而导师,各种学术会议到处飞,头衔荣誉一大堆。我这心里啊,真是五味杂陈。导师,您可真 “享福”,也分我点儿呗!等哪天我也能像您一样,在学术圈潇洒走一回,就不用在这实验室里 “吃苦受难” 咯,不过,还得先熬过这漫漫读博路啊!

喜欢夏老师讲文献 的话, 可以点点星标,点点赞,点点“在看 ”,多分享多转发。


《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
图片

这本书教你在 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融入思考、逻辑和推理。严谨的科研逻辑是没有捷径的,这就需要大家离开实验台,走到咖啡桌旁,认真地思考和推敲

图片
读文献系列教你们如何带着问题去读文献,如何看懂文献里面的图,如何厘清文献里的逻辑关系,提高大家读文献的效率。
目前夏老师已正式出版11本书,想要的可直接点以下微店小程序直接购买:
《“一本正经”的基础实验手册》适合刚入门的科研小白;
《实验万事屋》适合刚要入门的科研菜鸟;
《夏老师带你读文献》是教你们如何读文献(含科研解迷彩蛋);
《列文虎克读文献》通过文献精读讲解简单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及原理;
《轻松的文献导读》通过几篇不同风格、不同领域的文章解读,简单讲解了文章的思路和逻辑性;
《信号通路是什么“鬼”?》系列(1-5)(含科研解迷彩蛋),介绍各种信号通路,每条信号通路配有对应SCI文章的解读,由表及里;
《科研的推理和逻辑——从实验台到咖啡桌》给你讲讲科研中的推理和逻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