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这段日子,我算是明白了啥叫 “为他人作嫁衣裳”。每天我在实验室里摸爬滚打,心里常念叨:我读个博士生,要是在实验室还吃苦耐劳,那么享福的就另有其人,这人,可不就是我那亲爱的导师嘛!
清晨,太阳还没睡醒,我就被闹钟扯出被窝,一路冲向实验室。到了那儿,开启 “陀螺” 模式。移液枪在我手里,本应精准操作,可它却像个闹脾气的小孩,怎么都不听使唤,液体要么多滴要么少滴。我在这手忙脚乱,而导师呢,此时大概率还在温暖被窝里做着美梦。好不容易把移液枪摆弄好,开始培养细胞。这些细胞简直是 “小祖宗”,温度、湿度、培养液,稍有差池就给我脸色看,要么不增殖,要么直接 “集体自杀”。我时刻盯着培养箱,丝毫不敢松懈,就怕出啥岔子。可导师,可能正悠闲地坐在办公室,喝着咖啡,翻阅着最新的学术期刊,享受着知识的 “盛宴”。
实验失败那是家常便饭。试剂加错、仪器故障,每次都得从头再来。我累得腰酸背痛,眼睛布满血丝,还得强打精神分析原因。反观导师,出了问题就站在旁边,双手抱胸,一脸高深地来上一句:“再想想,问题肯定能解决。” 仿佛他动动嘴皮子,难题就能自动消失。
到了深夜,我还在实验室对着电脑分析数据,眼睛快贴到屏幕上了,数据却像一团乱麻,怎么理都理不顺。此时的导师,说不定已经在温馨的家里,和家人围坐一起,享受着晚餐,欢声笑语不断。
我在实验室吃苦耐劳,风吹日晒都在取材、做实验,而导师,各种学术会议到处飞,头衔荣誉一大堆。我这心里啊,真是五味杂陈。导师,您可真 “享福”,也分我点儿呗!等哪天我也能像您一样,在学术圈潇洒走一回,就不用在这实验室里 “吃苦受难” 咯,不过,还得先熬过这漫漫读博路啊!
喜欢夏老师讲文献
的话,
可以点点星标,点点赞,点点“在看
”,多分享多转发。
目前夏老师已正式出版11本书,想要的可直接点以下微店小程序直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