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哲学王
哲学家的自负+理想国的蓝图=柏拉图的奥秘,在此享受人类堕落之前所能享受到的幸福和欢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慧田哲学  ·  “跪久了连站起来都恐高” ·  2 天前  
哲学王  ·  三十年前的电影台词,真是超前! ·  6 天前  
慧田哲学  ·  许小年:什么才是中国经济的大隐患?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哲学王

海德格尔:科学不思想

哲学王  · 公众号  · 哲学  · 2024-12-23 13:45

正文

推荐关注

上方公号内回复 999 有惊喜


选自1969年理查德·维塞尔(Richard Wisser)对海德格尔进行的电视采访片段,陈春文译

维塞尔我们的时代恰恰是绝大多数人对科学寄予厚望的时代,覆盖整个世界的电视节目也向他们表明,通过技术,人们喜欢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在这样一个时代,您关于科学和技术之本质的思想让许多人伤透脑筋。第一当您认为科学不思时,您到底想说什么? 
海德格尔是为了首先从伤透脑筋开始,我觉得这完全健康!当今世界还伤脑筋得很不够,根本无思想可谈,这同样与遗忘存在相关。
回到那句话上,我在弗莱堡的课上讲了一句“科学不思”的话,这句话引起诸多争议,它的意思是:科学不在哲学这一维中活动,但科学却不知不觉地在这一维上被证明。
比如:物理学在空间、时间和运动中活动。但什么是空间、什么是时间、什么是运动,作为科学的科学并不能做出规定。在此一意义上,科学不思是指科学用它的方法根本就不能思。
例如,我就不能用物理的方法说什么是物理,我只能在哲学追问的方式中思索什么是物理。“科学不思”这句话并非指责什么,而只是对科学内在结构的确认:科学一方面在哲学思想中被证明,但另一方面,他自己却遗忘了值得去思的东西,也不注重这些值得去思的东西,这两方面都内属于科学的本质。
维塞尔:第二对当今人类而言,比原子弹更大的危险是技术法则(das Ge-setz der Technik),照您的说法,技术的基础特征是“座架”,现实物要在预制(Bestellen)的方式中作为组件(Bestand)来解蔽,换句话说:一按电钮就全完了。您的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海德格尔:至于技术,我对技术本质的规定至今尚没有人理解。具体地说,现代自然科学植根于现代技术本质的展开,而不是相反。
首先必须说明,我并不反对技术。我从未说过反对技术的话,也没有说过反对所谓技术的魔鬼(Dämonische der Technik)的话。我只是尝试理解技术之本质。
如果您从原子弹的危险性以及技术的更为严重的危险性角度引用这一思想,我就想到当今生物物理学的进展,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将被摆到可制作的位置上,就是说,人们需要什么就能在纯粹的有机体内制造出什么:精干的抑或笨手笨脚的、机灵鬼抑或傻子。离这一天已经不远了。今天已经具备了技术可能性,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已经在林道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吐露了这个想法,几年前我在梅斯基尔希的一次报告中引用过这些话。
一句话——我拒绝好像我反对技术的误解。
我在技术中,尤其在技术的本质中看到,人被向人挑战的势力所覆盖,且不能从此一覆盖中解放出来——这里吐露了某种尤其与人的存在相关的东西,且此一相关物自行隐蔽在技术的本质中,也许终有一天在它的无蔽中大白于天下。
是否如我料定的那样发生,我不知道!但我在技术的本质中看到了那个隐匿得更深的、我称其为“原形”(Ereignis)的秘密的先兆。说我抵触或贬斥技术,根本无从谈起。我的真正用意是:理解技术的本质和技术世界。依我之见,只要人们在哲学层面在主-客体关系中进行活动,就不可能理解技术之本质。这就是说:从马克思主义出发,技术之本质就不可能被理解。
维塞尔:您的一切思虑都起于并归于同一个问题——您的哲学的基础问题——“存在问题”,您总是一再指出,您并不想给已有的存在见解再增加一种新的见解。恰恰因为人们对存在的规定已足够五花八门,例如,视存在为属性,为可能性和现实性,为真理,甚至作为上帝,您才追问一种可理解的存在的回声;并且不是在综合的意义上,而是直追存在的意义。
您曾问: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不是无(Warum ist Seiendes und nicht vieImehr Nichts)?通过您思想的什么路径可以抓住这一追问的答案的苗头?
海德格尔:这我必须分两个问题来回答。第一,必须澄清存在问题。我相信,在您的提问中有模糊不清的地方。“存在问题”(Seinsfrage)这个名谓有两层意思。存在问题的意思曾是追问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在此一追问中,什么是存在者得到了规定。回答这一追问就要(澄清)存在的规定。
但是存在问题也可以在这种意义上理解:每一对存在者的发问奠基于何处,就是说,存在的无蔽的根基到底在哪里?例如:希腊人把存在规定为在场者的在场性。在在场性(Anwesenheit)中说出了当下(Gegenwart),当下是时间的一个环节,就是说,存在之为在场性的规定与时间相联系。
我不过是尝试,从时间方面来规定在场性,并且在我环顾了关于时间的思想史后,我发现,自亚里士多德始,时间在本质上就被一种已经确定的存在所规定。就是说:传统的时间概念是不适用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存在与时间》中尝试着发展了一个新的时间概念,绽出式的敞开性意义上的时间性(Zeitlichkeit im Sinne der ekstatischen Offenheit)。
存在问题的第二种追问方式莱布尼茨早就提出过,谢林又重提这个问题,我自己则在前面提到的《什么是形而上学?》这个报告中再次一字不漏地重复了这个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在我这里有了全新的意义。传统形而上学观念追问的是:为什么压根是存在者存在而不是无?也就是说,存在者存在而不是无的原因或根据在哪里?
相反,我问的是:为什么压根是存在者存在而不是无?为什么存在者优先?为什么没有把无与存在作为同一的来考虑?也就是说,为什么遗忘存在获得了统治地位,以及遗忘存在从何而来?
这是与形而上学问题全然不同的问题。就是说:我追问“什么是形而上学”时,我追问的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问题,而是追问形而上学的本质。
如您看到的,此一发问异乎寻常地难并且对惯常的理解来说根本就无法企及。它需要一系列的“伤透脑筋”,需要对伟大传统的漫长经验并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阐释。如今,我们思想的巨大危险之一恰恰是思想——在哲学意义上的思想——已不再真正地、原初地指向传统。
维塞尔:很明显,对您来说,一切都在于要拆解主体性,当今的那些人类学的、人类中心的大部头无关紧要,那些观念,亦即认为处于出于自身的认识中并且处于由他所完成的行动中的人,已经把握了人的本质,是无关紧要的。与之不同,您提示人类关注此-在(Da-sein)的经验,在此一经验中领略到人自己是开放存在的事件,并且存在也作为无-蔽显示给人。证明从此-在经验中获得的人类存在这一转变的必然性贯穿了您的全部著作。
这一必然要思的东西,您已看出其现实的预兆了吗?
海德格尔:思的命运,究竟如何,无人知晓。1964年,我在巴黎做了一个报告,我不是用法文做报告,而是配有法文翻译,这个报告的名字叫《哲学的终结与思的使命》。如我理解的那样,我(在报告中)在哲学亦即形而上学和思之间做出了区分。
在这篇报告里用来替代哲学的思——这个过程首先是通过澄清希腊语的aletheia(真理)获得的——就事情自身而言,它与形而上学的关系远比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单纯,但正由于其单纯性,做起来就较为困难。
这需要对语言悉心呵护,就像我曾想的那样,不去发明什么新的术语,而是奋力返回到我们本真的,但一直被僵化地把握的语言中去。
也许,某位将来的思者领受了这一思的使命,真的肩负起我试着准备的思,他必将服膺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写下的一句话,原话是:“他还没有面世,我就因他而退下,先他一千载,我已虔恭于他的精神。”

给大家推荐一套品质优,口碑爆的国民杂志。

它就是中国备受尊敬的周刊之一——三联生活周刊》。

2024年12月~2025年11月或2025年全年订阅,共计52期,每月4~5期新内容,包邮到家~ 每个月末邮寄到家,中途如需修改地址,联系客服即可。


现在订阅,还赠送价值超百元的超值赠品:

赠品1:  增刊1本,价值88元

▲封面暂定,2025年1月底发货

赠品2:  独家赠送三联精选教育专刊3本,价值45元
《衡水模式及其复制者》、《“00后”求职前要跨过的N道坎》、《好的职业教育》
(上图往期期刊仅为赠刊示例,请以实际发货为准)

每天只需一块多,就能让全家人收获一整年紧跟时事,深刻、有质量的阅读乐趣。

这笔投入太划算了。超值订阅活动,仅限七天。

《三联生活周刊》跨年52期订阅
大浪淘沙的精品周刊,深刻丰富好读
赠3本往年精选期刊
原价:780元
限时特惠价:399
特价仅限7天!
还将赠送199元书

出版社直发 正版书籍

产品由上市公司“有赞”担保,请放心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