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房地产典评
洞悉上海楼市,从未如此简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房地产典评

四季度,上海楼市的局部,会有一个去杠杆

房地产典评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7-09-20 22: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几个月关于上海楼市的利空新闻很多很多……


新房市场,严格审批预售价格,控制房价涨幅,开盘采用摇号方式,逼得多数楼盘难产;


租赁房市场,出来一大波地段非常优越的租赁住房用地,并以极低的楼板价成交,未来房租的压舱石备好了;


土地市场,市区住宅用地灭绝,郊区住宅用地采用招挂复合的方式,楼板价瞬间都以接近底价成交;


信贷方面,各地严查个人消费贷款流入楼市,上海虽未披露但暗流涌动,人心惶惶。


这一切,我在去年上海楼典被封号时其实都预见到了。因为上海楼典的被封,代表了国家对房价,或者说对房价预期引导方式的容忍程度。所以你也看到了,从上海楼典被封开始,上海的房价其实基本没怎么涨。


今天,继北京、广州、深圳之后,浙江银监局针对日常监管中发现的个人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问题,召开了进一步规范个人贷款专题监管会议。



文中提到:


对于本次个人贷款自查,浙江银监局要求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到三个全覆盖,即 各类银行机构全覆盖、各地市全覆盖、各类个贷业务全覆盖


重点针对个人贷款特别是 个人消费贷款、住房抵押贷款、信用卡大额透支和大额提现 违规流入房地产、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首付资金来源等开展自查,落实责任到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抓好问题整改。


浙江银监局对重点地区、重点机构和重点业务进行专项抽查,对于自查不认真、整改不彻底、问责不到位的违规问题,坚持人事并举,严肃处罚问责。


浙江的这个新闻,基本上透露了银行接下来对个贷自查的方向,完全覆盖了过去两年个贷流入楼市的所有通道。所以不要再说这次自查是压力测试这样的蠢话了,这次是秋后算账。


我马上问了我在某银行总行工作的同学, 证实上海对个贷的自查也开始了。另外,对于很多人关心的银行业绩问题,我也问了,对方表示“无所谓”。


所以毫无疑问,今年第四季度,上海楼市的局部,会有一个去杠杆的过程。


那么局部在哪里呢?我完全没有办法预测。因为这跟地段没有关系,只跟先前买房者的资金来源有关系……但对有些人来讲,提前做一些准备补充一下流动性是完全有必要的。


我留意到随着楼市发展的局面越来越复杂,大部分的媒体也好自媒体也好开发商也好,都开始迷茫困惑了。看多的自媒体越来越脑残,看空的自媒体越来越恐吓。而有房的老百姓,也因为房价不涨,而越来越看不懂政策,甚至攻击政策。在这里提醒一句: 注意安全


最近在朋友圈转发新闻的时候,有太多的粉丝又开始问“房价会不会跌”这个经典的问题。虽然我已经说得要吐了,但我还是再重复一下:


买房,是有中国特色的老百姓的财富积累方式, 所以随着收入的提高,房价的上涨是必然的。


因为中国人口多,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差异大,所以买房,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一种重要的财富积累方式。


对于房价的态度,官方一直说的是 “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我不知道“遏制”的意思大家懂不懂……这里用的是“遏制”不是“遏止”。


“遏制”指的是过程,比如“遏制癌细胞”,是控制的意思;而“遏止”指的是结果,比如“遏止茶水费”。


所以结论就是, 调控不是要房价跌 ,而是要房价涨得平稳健康,不能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但是,因为接下来局部将会去杠杆,所以上海楼市的局部一定会承压,会下跌。 房子的承压能力,跟环线没有关系,只跟买房者的资金来源有关。


我希望大家看房价一定要有结构化思维。所谓结构化思维,就是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就像吃饭,一桌两三道菜和一桌十几道菜给你的评估感是完全不同的。


有多少看好内环的人,是从来没去过外环的?就算去过外环,多久去一次呢?我之所以上海每个地方都能谈,就是因为我每隔一段时间全上海的重点板块都要巡视一番。说穿了都是因为信息的更新没有与时俱进,观念也没有跟上城市的发展轨迹。


谈房价不要总是人人都不跌,人人都大涨这么去谈,一点没有技术含量。本来买房人的实际情况就千差万别,最后的结果怎么会你好我好大家好呢?你说对吧。


越是顶级城市,越需要顶级的意识形态,共勉!


更多疑问

欢迎添加本人微信

面对面交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Excel之家ExcelHome  ·  三分钟,学会Excel高阶图表
7 年前
党建网微平台  ·  如果焦裕禄在美国
7 年前
乐趣微生活  ·  简直是把游戏变成了段子!【NO7】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