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森林旅游网
推介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以及自然保护区,向公众提供森林休闲体验和森林养生养老资讯,由国家林业局场圃总站主办,阿酷公司承办。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贵州日报  ·  铜仁市人民政府最新人事任免 ·  3 天前  
百姓关注  ·  突发!飞机砸向公交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森林旅游网

天心寨“登天”记

森林旅游网  · 公众号  ·  · 2018-11-08 16:00

正文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森林旅游网

微信号: cnftour



专注于森林旅游,点击标题下方森林旅游网关注!

向公众提供森林休闲体验和森林养生资

犹记得,去年4月,全国重点区域大熊猫种群动态监测外业调查队抵达大古坪保护站。经过持续高强度工作,像我们这般秀才体格能坚持至此,对大山的忧惧一扫而空,反而对接下来可能更加艰难的调查任务充满期待。

那天,分配给我们的调查任务是天心寨。在保护区内,天心寨与熬山、光头山、玉皇寨一样,远离尘世、人迹罕至,天心寨尤其遥远且绝尘。站在三官庙保护站内,极目远眺,被保护区前辈称之为“挑战”之一的黄家湾梁后方那一岭隐隐约约,便是另一处外业工作之“挑战”之一----天之心之寨。西河的主要支流---新店子河,是天心塞和黄家湾梁共同孕育的结晶。晴朗之日,从三官庙站去往大古坪途中,仰望小阳坡方向,远处那一峰黑压压得高耸入云,便是天心寨之寨。

临行前,再次向地图请教,认为前去天心寨区域的最佳行进路线,是沿山脊前往,顺另一道山脊下行回程,看似一上一下、一去一返,简单且易行。然而,此次天心寨之行,实际情行是辰时三刻出发、黄昏凯旋,其中历经波折之艰辛备述如下。

出发前,天色阴冷,不见朝阳。爱惜照像器材,不舍得心爱的相机可能被雨淋。向导姓宋,且称宋导,拿着柴刀,风驰电掣,放松且轻松。我们沿着西河行走,约一小时后,海拔约1200米,需要过河。

河水相比深冬季节上涨明显。宋导跳几处河床石后,开始脱鞋。我大感不妙,在岸边逡巡良久,找了一处自认为不太深的地方,脱鞋袜,挽裤,硬着头皮下水,河水湍急,河床石很滑,“嗞—嘶—啊---”,腿脚麻木在前,疼痛在后。艰难且小心翼翼地走过一段,爬上一块大石头,缩着身子,打着冷颤。宋导在对岸催促,“此地不可久留”。此石不可久留,我右脚先下水,估摸着及膝深的河水却直接浸至大腿根。刚刚缓解的麻木疼痛重新光顾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我。一不做二不休,左脚也跟着下去,大口地吸溜着凉气,拄着竹杆,向着河道中的一块大石头走了过去,宋导大声喝止了我。听众他的指引,我左转,走了5步,到了对岸。我拧干裤管和裤袋里的手套,歇息约10分钟,向着预定的第1定位点前进。

山高竹茂,无路可走。宋导在前面开路,我拽草抓树,贴岩抱根,掉扔竹杆和谨慎,与他一起艰难地向上攀爬。随着距离既定的第1定位点越来越远,离第2定位点越来越近,我逐渐接受了走错入口的现实,直到我们来到距离第2定位点50米的地方。

我惆然若失。前面是一个深2米宽4米的类似鞍部的山体结构,两边的坡度大于60°,下面是深沟—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与这个垭豁地形连接的是一个高10米的峭壁—绝对的峭壁,地形图上完全看不出来,峭壁两边貌似还是峭壁,第2点就位于峭壁后面。我们现在进退维谷,绕路不现实,倒退回去更离谱。宋导环视地形后,让我在原地“定位”等待,他在周围搜索“办法”。

我静静地掏出一根火腿肠慢条斯理地啃,心里琢磨能否显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宋导那轻松友好的说话声从峭壁左侧传过来。我大喜过望,将火腿肠塑料皮装进侧兜,小心翼翼地爬过去。两块侧面垂直的岩石之间有宽20厘米、高2-3米的石缝,向导就站在缝里。我盯紧岩壁,吸足一口气清澈的森林氧吧空气,左手抱壁,右脚先上,踩实后,左脚跟上,松针枯草簌簌地掉落,双腿扭曲叠交地塞在石缝里,右脚往上提,但是踩不实,十分危险,也感到恐惧。宋导提醒我右手上方有个小树根,却被我拉断,随着“嘭”一声脆响,我的身体下滑。右手本能地撑在石缝里,才止住颓势。上方还有个树根,小心借力,往上挪了半个小腿的高度。宋导站稳,把刀柄递给我,我大声“你站稳—”,宋导大声“你抓稳—”。我在刀柄上摩挲了几下,结结实实地紧握住,卯足了劲,“一—二—”,借助宋导神力,我跃上了“路”。

紧贴着覆被枯草的岩壁平走几步,折向上方。如果前方是路—充其量应该称作挂壁之路。我用力地将把砍刀斜插在地上,脚靠着刀背,一刀一步地,通过这一段“路”后,此时已腿脚已软、手臂无力。我们往前走了几步,GPS发出“嘀嘀”音,提示第2定位点就在前方附近!

环顾四周,仅1米多宽的山脊,两侧是陡坡,看来我们没走错啊,怎么走都得过刚才那个峭壁。开始工作,填写调查表,时间已接近正午,此处海拔1604米。如果以时间与工作量对应,我们仅完成2/5的工作,前方,是何等浪漫或者坎坷在等待着我们,我都必须面对,于是为自己加油:我的期待就是前方的诗与远方!

我们顺着这条山脊继续前行,路窄坡陡。往往,前方横亘一个看似光滑的巨石挡道,山似的巨石上,落满干黄细密的松针。必须逾越过去,如果稍不留神滑倒,就会发生严重事故。每约隔200米,会碰见断壁,好几次,好心的宋导用刀柄和竹杆协助我通过危险路段。我的精神一直很紧张,腿上有一根谨慎之筋始终绷紧着,这种情绪让我的身体状态很不自然,平常一下就能跳下去的石头,现在是先蹲下再挪脚,可惜的是一路上并没有发现大熊猫的痕迹。接近12:30时,我们在一处石头下吃干粮饮水,休息半个小时。

下午14:30,在一个光滑的大石头上,我们到达了调查样线的拐点,终于可以下行回程了。在离地面约2米的地方,宋导悬挂般贴着石坡壁,脚无处着力,更无借力之处,于是无奈且别无选择地跳下去,或者应该认为是自由落体地落下去,我也别无选择地采用宋导的方法,跌落在覆被一层松树针叶的坚硬地面上,宋导及时接住重力加速度作用下的我,缓冲了我着地时的冲力。此时,我膝盖屈伸疼痛,脚软,疼痛不堪,却诚恳感谢宋导友爱且有力的肩膀,同时为自己打气:我已攀登上此行的珠穆朗玛!此处,天心寨,海拔1978米。但是,先前攀登天心寨的浪漫念头早飞到更远处的九霄云外。

回程的路,复制着来时的艰辛和谨慎。下山之路和上山时的路况相似,上山有所攀靠,自然能勇往直前,下山时需谨慎调整身体重心,走得小心翼翼,胆颤心惊。在这种情况下,克服心理障碍,身体才能在谨慎的前提下自然放松且不僵硬,才能在乱石与落叶组合的“路”上游刃有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