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毕业不等于失业
中国最温暖的大学生基地,两天分享一篇干货文章。更有无数学习资料。这里有几十万的大学生啦,你怎么才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毕业不等于失业

我只是想炫耀,你瞎提啥建议

毕业不等于失业  · 公众号  ·  · 2018-04-15 20: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是毕业不等于失业的第192 篇原创


现实生活中,有种人一听到别人讲最近的经历后,就不自觉的喜欢给别人提建议,也不管对方愿不愿意听,反正讲了再说。


这种人,其实挺让人讨厌的

我们在提建议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对方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很多人把最近的经历或想法说出来,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征求意见”,而是为了“炫耀”。 他们觉得这个经历或想法十分牛逼,觉得自己很厉害,把这件事说给你听,是为了让你们夸他,奉承他,而不是一本正经的说:“我觉得你这件事有几个错误,第一 .. 第二 ... 第三 ...

其实要分辨对方是要“征求意见”还是“炫耀”也不难,关键看几点:

1. 看双方的水平高低


人在咨询建议时会更喜欢问能力更高的人。如果他询问的这件事正好是你擅长的,那么很大可能是真正想征求意见。如果很明显,这件事对方是强项,而你啥都不懂,那就很明显是炫耀了,你就直接“双击 666, ,老铁稳”就好

2. 看双方关系

人在咨询建议时会更喜欢问熟悉的人,如果这件事大家都不懂,则很可能对方是真的想寻求建议

例如,上年年初我一兄弟突然打电话给我,原因是他想买房,看中了一套,不知道要不要买。当时小编也没买房,其实啥也不懂,他打电话给我的目的只是想倾诉一下这件事,或者从我口中得到肯定的回复以增强他买房的决心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的是好兄弟好基友的话,大家完全可以畅所欲言,压根不存在得不得罪的问题

3. 看这件事是否已解决


如果你朋友说出一件经历,这个经历已经解决了,无法改变了,那么就不要瞎提建议了,因为没意义,对方很可能也只是想炫耀一番。如果这件事还没解决,则很有可能是真的想寻求意见

4. 不要第一个发言


如果是在社交场合中,有人问出一个问题,大家千万不要抢着提意见,因为此时你并不知道对方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太早开口很容易得罪人

5. 看双方地位


在现实生活中,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领导往往因为地位不平等,所以他们压根没打算听你讲建议。就算你讲的话再有道理,很多时候他们也不会当一回事。就像我们讲的话爸妈永远不会听一样。


所以当叔叔或者领导在讲当年的奋斗史时,你就不要瞎提建议了,给予适当肯定的语气和崇拜的目光就好

5.尽量选择两人的时候再讲


人要脸树要皮,很多时候,我们在提建议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对方的面子问题。如果你的建议有太多刺耳的东西,尽量选择两个人独处时或者微信电话的方式,这样对方会更容易接受


6. 态度必须谦逊


这个是我认为非常有效的一个方法,当你向别人提建议时,一定不能以高高在上的态度,这样是很令人讨厌的。你应该这样说:关于这件事,我是这样想的,也不知道对不对........

这样子就显得很谦逊了

另外,那些“你都傻的,竟然这样做 ..... ”“你一定要 ..... ”“你必须要 ....... ”“你怎么这么笨, ..... ”之类的侮辱人或命令式的语气是一定不能说,这样是很让人讨厌的

其实说老实话,我在现实生活中很讨厌给别人提建议, 因为我总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而且就算我说了,大部分人也不会听,听了也不会去做,自讨没趣罢了

只有那些真正想咨询我意见的人和我真正重视的人,我才会给出我的建议。毕竟忠言逆耳,没有人会喜欢听反面的话。只是这样子偶尔也会给人带来一种自私,高冷的形象

你可以做马大姐般的热心人士,但是必须承受被人讲 “爱管闲事”“皇帝不急太监急”“好心做错事”甚至被误解的情况;你也可以像小编一样看透不说透,不爱管闲事,你要咋咋滴,但也要承受偶尔被人说冷血,自私的情况

说到底,这也是一种个人选择

就是这样

走心



全国最温暖的大学生平台


公众号福利

回复

【12】17种大学生可操作的兼职模式

【16】800元从中公学来的简历写法

【18】两年考六七个证书的复习方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