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生物丨
猿辅导生物老师——赵静娴
额...上面的定义本宝宝表示根本听不懂…
本学渣表示,为甚一个定义要涉及物化生,不想听!(崩溃脸)
好,那我就简单粗暴的给大家解释一下。
知道什么叫悬浮颗粒嘛,比如灰尘。雾霾比灰尘还要小,但是,有毒!有毒!有毒!有毒有什么可怕?嗯......
雾霾伤肺
呼吸系统与外界接触最多也最直接,雾霾颗粒会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对肺的损伤不可逆转。
另外,雾霾导致近地层紫外线减少,细菌滋生,进入呼吸道造成感染。
伤心脏 心肌梗塞,怕不怕
伤血管,伤皮肤,伤脑,伤生殖泌尿系统......
宝宝们害怕,宝宝们不能活了吗?
不,大家雾霾的肆虐下,也活了那么多年,还会再活很多年。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是活的啊。
首先我们来陈述一个事实:
雾霾从我们的口鼻进入呼吸道,期间可能会引起我们痰液增多,咳嗽。
然后进入肺叶,有一部分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并分解,吞噬细胞在短时间内吞噬过多的雾霾颗粒并不能完全分解,会造成细胞的死亡。
因为雾霾颗粒太多了,所以还有一部分会进入血管,堵塞血管,随体循环肺循环运往全身重要器官,造成了身体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
高考生物会如何关注雾霾
1.
雾霾颗粒和花粉,细菌,病毒都可以被称为抗原。抗原就是能够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可以是自身的,也可以是外来的。
2.
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条件反射属于高级的神经调节,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3.
人体存在三道免疫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比如鼻腔黏膜,上呼吸道)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比如在肺部的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雾霾“入体”主要是非特异性免疫,一二道防线。
4.
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也就是细胞生存的环境,包括组织液,淋巴和血浆。雾霾颗粒存在于血浆组织液的时候才是存在于内环境,存在于呼吸道和细胞内的时候,都不是内环境。
5.
动物细胞内存在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也可以分解外来的病原体细菌等物质。吞噬细胞内含有大量溶酶体,吞噬抗原,分解一部分雾霾颗粒。
6.
吞噬细胞吞噬雾霾颗粒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7.
细胞死亡分为两种:
(1)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是基因调控的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细胞膜皱缩形成凋亡小泡,内容物不流出,不会造成内环境紊乱。
(2)细胞坏死
细胞坏死是在外界不良因素干扰下造成细胞结构改变,细胞破裂,内容物流出,造成内环境紊乱。
雾霾颗粒会造成溶酶体膜破裂,属于细胞坏死。
8.
内环境稳态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在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下实现的。但是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某一限度,内环境稳态被打破,人就会患病。
9.
雾霾天气会降低光合作用,因为光照条件减弱,使光反应减弱,ATP,[H]含量减少,进而引起暗反应减弱,使光合作用减弱。
来来来让我预测几个题,摔在你萌脸上,去做~
预测题
(1)雾霾天气,植物的光合速率会______,因为雾霾颗粒造成了_________,影响了_________的合成,进而影响了_________的固定。
(2)雾霾颗粒进入呼吸道_____(是/否)进入了内环境。在此引起的咳嗽,多痰属于________免疫,参与该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有____________.
(3)吞噬细胞吞噬雾霾颗粒的过程依赖于_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吞噬细胞内的溶酶体存在_____________,此类物质可以将雾霾颗粒分解并排出细胞。
(4)因为吞噬细胞的功能有限,雾霾会使溶酶体膜破裂,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
(5)由此可见,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制。
丨地理丨
猿辅导地理老师——黄继涛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雾和霾的异同点
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
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潮湿,空气相对湿度100%或接近100%。
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
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8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
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
(attention:这部分不仅是相关解释,也非常有可能在语文的阅读中体现,不要跳)
雾霾形成原因
1、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2、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3、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雾霾形成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I自然原因
1、 我国冬季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空气中的尘埃不容易降落到地面上,空气中灰尘多;
2、 冬季风比较大,还会把地面的灰尘吹到空气中,使空气中灰尘增多;
3、 冬季寒冷,燃煤取暖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烟尘;
4、 冬季风还可以把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沙尘吹来;
5、 大量的灰尘在空气中充当了凝结核的作用,使空气中水汽凝结形成云雾状天气。
II人为原因
1、高耗能、高排放、重污染、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耗过大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持续强化;
2、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
3、污染排放量大幅增加;
4、建筑工地遍地开花;
5、污染控制力度不够
III解决措施
1、治理排污企业,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执法力度。
2、限制私家车,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消费比重。
4、建设节能建筑,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
5、植树种草,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6、倡导市民低碳生活。
雾霾危害
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如:心血管疾病,呼吸道感染 (参见上文生物部分)。
地理考题预测
例1
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
A、空气对流更加显著 B、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
C、有利于大气成云致雨 D、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例2
(2014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得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下图表述某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图中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 图中乙地境内多中低山,坡度多在35°以下,森林覆盖率约为46%,曾承办国家雪联滑雪积分赛等赛事,目前正在积极参与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工作。(24分)
(1)描述图示地区霾的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的原因。
(2)简述乙地具备承办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的有利自然条件。
2013年1月以来,全国中东部地区自北向南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被网友戏称为十里“霾”伏,自强不“吸”,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
例3
材料一: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两者的差异在于雾的相对湿度比霾大,霾的固体悬浮物较雾多。下图为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13年1月14日20时至1月15日20时全国霾和雾天气预报。
材料二:下表为上海在2013年1月12日至17日间气温、风向、风力和天气状况的变化情况。
材料三
雾霾的组成物质主要有四类:
第一类为可吸入颗粒物,英文缩写为PM,它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主要来源于柴油车辆的尾气、燃煤等所排放的颗粒。
第二类为气态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第三是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机电制造业的工业窑炉与锅炉,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是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1.根据材料一,比较图示时间段内雾和霾在我国空间分布上的异同。
2.上海在2013年1月14日至15日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灰霾天气,分析形成灰霾天气的大气条件。
3.上海在1月15日灰霾天气后,经历了怎样的天气过程?判断依据是什么?该天气过程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北京和上海都在2013年1月间出现了连续性的雾霾天气,比较导致两城市雾霾天气的物质来源的异同。
丨化学丨
猿辅导化学老师——张鹤至
首先,我们来看看雾霾到底是个什么玩意。“雾霾”这个词语是“雾”和“霾”组成,雾和霾其实是两个概念。(化学版本解释)
(attention:这部分不仅是相关解释,也非常有可能在语文的阅读中体现,不要跳,当作阅读练习吧~)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由于近地面层空气中水蒸气液化(或凝华),小水滴和小冰晶由于本身质量小会悬浮再空气中,多出现于寒冷的秋冬季节。
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称为雾。雾大多出现在清晨时刻,随着太阳升起温度升高,小水滴和小冰晶又变成水蒸气,这时候雾气便消散了。
雾的本质是水,所以雾本身对人体的伤害相对来说不是很大(主要是湿度较大的空气产生的影响)。而霾,就完全不一样了。
霾,也称灰霾(烟雾),因为空气中固体颗粒也能使大气混浊,导致能见度下降。尤其是首都北京,雾霾现象更是异常严重,甚至会出现“不见天日”的情况。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主要组成,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
可吸入颗粒物分为很多种,这几年的一个热词就叫做PM 2.5。
那么PM 2.5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因为雾霾颗粒不一定是标准的球形,可能呈各种形状。
空气动力学以颗粒在空气中沉降速率为标准定义当量直径。同样,还有PM 10,发生雾霾时候空气中实际上这些大小的微粒都存在。
特意强调PM 2.5是因为其危害比较大。对于PM10这种颗粒物,在呼吸过程中会被我们的鼻粘膜、气管纤毛等捕捉富集并随痰液排出体外。而PM2.5则因为颗粒比较小,不能被气管纤毛捕集,所以会沿着气管进入肺泡从而造成伤害。
而在16年11月的研究中,在我国空气污染物中发现了PM 0.1,其颗粒直径在100nm,会从肺泡进入血液循环,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
(和化学相关的知识来啦~注意注意~)
那么,雾霾颗粒到底是什么成分呢?
这要从我们雾霾的成因说起了。雾霾实际上成分非常复杂由一系列的大气化学反应得到,比较主要的成分是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碳氢化合物等等。
下来我们主要关注一下这些物质的形成过程和来源。
首先,大气污染物之一是二氧化硫。
主要来自于煤炭的燃烧、钢铁工业、火电厂等等都会用到煤炭,包括冬季的取暖,很多地区还是采用燃煤的方式,这样会排放很多SO2进入大气。
由于汽车的行驶,会产生一些不完全燃烧的氮氧化合物,NOx在这些氮氧化物与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相遇的时候,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会生成硫酸盐小颗粒,这些颗粒聚集便会变成雾霾的颗粒。当然,好很多化工厂所产生的废气中,也会有这些气体。
另外,在12月发布的研究中。中国大气污染物形成还有NH3的参与,这部分主要来自于化肥的施用。
同时,让硫酸盐、硝酸盐更容易找到阳离子变成盐形成颗粒。
而碳氢化合物主要来自于各种不完全燃烧(汽油、柴油、麦秸秆等),大家都知道,麦秸秆等在燃烧时会产生浓浓的烟雾,这些也为雾霾中的颗粒物形成了凝结核。
知道了雾霾的成因,我们才能更好的治理。
从源头治理。
只要减少了产生雾霾的几项行为,就可以将雾霾的发生减少,比如
①减少汽车行驶,推行公共交通和清洁能源。汽车加装尾气处理装置。
②减少煤炭的使用,减少生产,处理过剩的产能。
③控制氨态氮肥的施用。
另外,除了治理,在雾霾产生时候也要进行相应的应对和防护,这方面可以从这几点进行。
对于雾霾,由于存在于大气中,随着大气本身的流动,会被分散、被水系统、陆地、森林所吸收而减弱。
有些城市长时间雾霾不散的原因就是处于空气流通较弱的地理环境。
另外,降水(雨雪)可以吸附雾霾颗粒,减少空气中悬浮的扬尘和颗粒物。
所以如果湿度适宜,进行人工降雨也是一种减小雾霾的方式。
最后就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在雾霾天减少户外活动,室内要使用空气净化装置(否则室内因为空气流动性差,空气指数可能会更差),外出注意正确的使用合格的雾霾专用口罩。
雾霾颗粒的形成,雾霾颗粒形成毕竟是一个化学过程,硫、氮也是非金属里面的重点与难点,【所有】氮、硫的化合物及转化都是重要考点,比如画风清奇的如下考题
来道题练练手吧~
2014年初,雾覆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加强汽车尾气排放监测和燃煤企业的治理对于减少雾霾具有重要的意义.
(1)利用原电池工作原理测定汽车尾气中CO的浓度,其装置如图1所示.该电池中电解质为熔融碳酸盐,CO32-在固体介质中可以自由移动,气体A为______,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流程,测定标准状况下体积为V L的燃煤烟气中SO2的含量:
尾气中SO2的体积分数为(用含有V、m的代数式表示).
(3)已知常温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①若用氨水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2,当吸收液失去吸收能力时,则此时溶液呈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②在通入废气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如何变化.当恰好形成正盐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③可通过电解法使吸收液再生而循环利用(电极均为石墨电极),并生成化工原料硫酸。其工作示意图见图2,试写出生成硫酸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这就是一个披着雾霾外衣的电化学题目,对于二氧化硫、碳氧化物的性质都进行了考察。另外,雾霾成分的离子共存、鉴定也是考试的热点难点。
丨物理丨
猿辅导物理教研组
材料
雾霾时主要的颗粒有PM2.5、PM10等(单位为微米),那么在空气中形成的体系为——悬浊液(化学,分散系),因为雾霾颗粒大小在100nm(0.1μm)以上,形成的分散系为悬浊液。
从物理角度讲,我们看到雾霾在空气中悬浮是因为其收到的浮力与其重力相近。在更高的重力加速度下雾霾可以更快的沉降,我们可以用离心的方式增加重力加速度。
另外,由于雾霾是细小颗粒,可以通过离心的方法,进行对不同粒径雾霾的分离。
相关考点
力与运动重力、向心力
丨历史丨
猿辅导历史教研组
材料
雾霾污染也曾困扰伦敦,20世纪50年代,英国的“雾日”年均多达50天。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此后,英国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对各种交通污染、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
在科技手段上,上世纪80年代,伦敦市政府决定尝试在街道上使用一种钙基粘合剂治理空气污染。这种粘合剂类似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目前监测结果称,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
相关考点
工业革命
例:结合污染物来源和伦敦治污的启示,谈谈该如何治理霾?
丨语文丨
猿辅导语文教研组
作为热点话题,当然可以有阅读理解的考察形式。由历史来看,雾霾也并非这两年才有据。
《元史》记载:元天历二年(1329年)3月,由于前年冬天没有降雪,春天又少雨水,天气异常干燥,导致“雨土,霾”,“天昏而难见日,路人皆掩面而行。”至元六年(1340年)腊月,“雾锁大都,多日不见日光,都(城)门隐于风霾间”,“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驱风霾而散。”
由此可见,元代史籍中所记述大都城的这两次“霾灾”,持续时间较长,能见度很低。由这个你们想到了什么?
考点预测
相关文言文、科普文章等
丨英语丨
猿辅导英语教研组
当然,英语的科技类文章也可能出这样的阅读(这时候背景知识能帮你剩下很多时间的)。作文的考察也是很可能呈现的一种考察形式。
这里摘了一段维基百科对雾霾的描述,大家可以对里面的一些关键词进行查阅,扩充自己对这个话题的词汇量~
Haze(雾霾) is traditionally an atmospheric(大气的) phenomenon where dust, smoke and other dry particles obscure(昏暗的) the clarity of the sky. The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manual of codes includes a classification of horizontal obscuration into categories(种类) of fog, ice fog, steam fog, mist, haze, smoke, volcanic ash(火山灰), dust, sand and snow. Sources for haze particles include farming (ploughing(耕作) in dry weather), traffic, industry, and wildfires.
Seen from afar (e.g. approaching airplane) and depending upon the direction of view with respect to the sun, haze may appear brownish or bluish, while mist tends to be bluish-grey. Whereas haze often is thought of as a phenomenon of dry air, mist formation is a phenomenon of humid(潮湿的) air. However, haze particles may act as condensation(冷凝的) nuclei for the subsequent formation of mist droplets; such forms of haze are known as "wet haze."
The term "haze", in meteorological literature, generally is used to denote visibility-reducing aerosols of the wet type. Such aerosols commonly arise from complex chemical reactions that occur as sulfur dioxide gases emitted during combustion(烧毁) are converted into small droplets of sulphuric acid(硫酸). The reactions are enhanced in the presence of sunlight, high relative humidity, and stagnant(污浊的) air flow. A small component of wet haze aerosols appear to be derived from compounds released by trees, such as terpenes(萜,一种有机化合物). For all these reasons, wet haze tends to be primarily a warm-season phenomenon. Large areas of haze covering many thousands of kilometers may be produced under favorable conditions each summer.
考点预测
阅读理解、作文等
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小编
不欢迎任何不表明来源的转载 请自重
最后,再次感谢为我们做雾霾热点考点分析的猿辅导的老师们!
非常腻害,非常有爱
鞠躬
如果你还想从棒棒哒老师们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寒假中实现华丽丽的逆袭
戳原文链接咯~给你机会~(还有超多精美的礼品,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