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上方蓝字
“珍稀奇文化”关注我们
再过两天就到了七十周年的国庆日了,在这样的日子,气势磅礴的阅兵式想必是人人都期待的固定节目。现代阅兵式有现代化的威武,然而你知道吗,古代也有类似阅兵式的庞大场面,咱们把时间往回倒一千年,看一场宋代的大阅兵!
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十一月癸丑日,又到了三年一次南郊祀天的日子,仁宗皇帝乘坐玉辂,亲率规模庞大的祭祀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南郊进发,只见仪仗队伍中车驾齐整、阵仗鲜亮、旌旗飘扬、鼓乐齐鸣,皇帝不时向身边陪乘的翰林学士宋绶询问各色仪仗的典故,宋绶对答明细,皇帝不住点头,命宋绶日后编撰一部《卤簿图记》呈上以备查阅。
什么是卤簿?简言之,就是古代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卤簿早在汉代就已出现,此后魏、晋、唐、宋、元、明、清历朝都沿用,但规模和仪式则不尽相同。这幅《大驾卤簿图书》表现的就是宋代皇帝出行时的仪仗场景,有人推测此图就是在宋绶的《卤簿图记》基础上完成的。
在宋代,按照皇帝出行活动的重要性,卤簿规格分为不同等级,有大驾、法驾、小驾、黄麾仗四等。大驾卤簿用于最重要的场合—郊祀、籍田等仪式,郊祀是皇帝祭祀天地的大礼,用来祈求保佑江山永固,社稷安康。为了表明对神灵和祖先的虔诚,也为了显示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和严格的等级制度,大驾卤簿的仪仗规模十分庞大和复杂。从此图中可见,这支仪仗队不仅人数众多,而且秩序井然。仪仗中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礼制规定来排列阵型,谁在前,谁在后,谁在左,谁在右都有明文规定,他们的着装、手中执掌的各色旗帜、阵仗、兵器,都要按规定行事,甚至连他们骑乘的马匹的品种、毛色、装束都有规定。整个仪仗队的组成除了帝后车辇之外,还有文武官员、各色随从、禁军护卫、乐队等,动物则有象、牛、马等。据统计,这幅图中共绘制人物5481个、车辇61乘、马2873匹、牛36头、象6只、乐器1701件,兵仗1548件,从中我们可以想见当时帝王出行时气势恢宏的场面。元人吴莱曾作《楼光远家观宋绶景德卤簿图》一首,赞叹所见宋代卤簿的规模:“……车軨麾飞黄,戟盾服错绣。启胠龙虎动,扈卫鸳鹭簉。嵯峨屹丘岳,灼爚罗星宿。陈兵吉利队,择马騊駼廐。严须呵八神,喜欲抃百兽。祖宗所继承,宇宙偏包覆。上公敬执笾,天子亲献酎。灵光旌旗林,缛典礼乐囿。威仪一以整,琐碎无不究……”
皇帝大驾卤簿,圜丘、祈谷、常雩三大祀用之。大阅时诣行宫,礼成还宫,亦用之。其制,前列导象四,次宝象五,次静鞭四。次前部大乐,其器大铜角四,小铜角四,金口角四。次革辂驾马四,木辂驾马六,象辂驾马八,金辂驾象一,玉辂驾象一。次铙歌乐,铙歌鼓吹与行幸乐并设,名铙歌乐。其器金二,铜鼓四,铜钹二,扁鼓二,铜点二,龙篴二,平篴二,云锣二,管二,笙二,金口角八,大铜角十六,小铜角十六,蒙古角二,金钲四,画角二十四,龙鼓二十四,龙篴十二,拍板四,仗鼓四,金四,龙鼓二十四,间以红镫六。次引仗六,御仗十六,吾仗十六,立瓜、卧瓜各十六,星、钺各十六,出警、入跸旗各一,五色金龙小旗四十,次翠华旗二,金鼓旗二,门旗八,日、月旗各一,五云旗五,五雷旗五,八风旗八,甘雨旗四,列宿旗二十八,五星旗五,五岳旗五,四渎旗四,神武、朱雀、青龙、白虎旗各一,天马、天鹿、辟邪、犀牛、赤熊、黄罴、白泽、角端、游麟、彩狮、振鹭、鸣鸢、赤乌、华虫、黄鹄、白雉、云鹤、孔雀、仪凤、翔鸾旗各一。五色龙纛四十,前锋纛八,护军纛八,骁骑纛二十四。次黄麾四,仪锽氅四,金节四,进善纳言、敷文振武、褒功怀远、行庆施惠、明刑弼教、教孝表节旌各二。龙头幡四,豹尾幡四,绛引幡四,信幡四。羽葆幢四,霓幢四,紫幢四,长寿幢四。次鸾凤赤方扇八,雉尾扇八,孔雀扇八,单龙赤团扇八,单龙黄团扇八,双龙赤团扇八,双龙黄团扇八,赤满单龙团扇六,黄满双龙团扇六,寿字黄扇八。次赤素方伞四,紫素方伞四,五色花伞十,五色壮缎伞十,间以五色九龙团伞十。次九龙黄盖二十,紫芝盖二,翠华盖二,九龙曲柄黄盖四。次戟四,殳四,豹尾枪三十,弓矢三十,仪刀三十。次仗马十。次金方几一,金交椅一,金瓶二,金盥盘一,金盂一,金盒二,金炉二,拂二。次九龙曲柄黄盖一。前引佩刀大臣十人,提炉二,玉辇在中。后扈佩刀大臣二人,豹尾班执枪佩仪刀侍卫各十人,佩弓矢侍卫二十人,领侍卫内大臣一人,侍卫班领二人。后管宗人府王、公二人,散秩大臣一人,前锋护军统领一人,给事中、御史二人,各部郎中、员外郎四人,侍卫班领一人,署侍卫班领一人,侍卫什长二人。次黄龙大纛二,领侍卫内大臣一人,司纛侍卫什长二人,建纛亲军四人,鸣佩螺亲军六人。太宗崇德元年,备大驾卤簿,玉玺四颗。黄伞五,团扇二。纛十,旗十。大刀六,戟六。立瓜、卧瓜、骨朵各二,吾仗六。马十。金椅、金杌、香盒、香炉、金水盆、金唾壶、金瓶、乐器全设。嗣复定仪仗数目,用金漆椅一,金漆杌一,蝇拂四,金唾盂一,金壶一,金瓶、金盆各一,香炉、香盒各二。曲柄伞一,直柄伞四,扇二,节四。骨朵二,立瓜、卧瓜各二,吾仗六,红仗四。锣二,鼓二,画角四,箫二,笙二,架鼓四,横笛二,龙头横笛二,檀板二,小铜钹四,小铜锣二,大铜锣四,云锣二,锁呐四。世祖入关,一仍旧制。迨顺治三年以后,更定皇帝卤簿,有大驾卤簿、行驾仪仗、行幸仪仗之别。大驾卤簿之制,曲柄九,龙伞四,直柄九龙伞十六,直柄瑞草伞六,直柄花伞六,方伞八。大刀二十,弓矢二十,豹尾枪二十,龙头方天戟四。黄麾二,绛引幡四,信幡、传教幡、告止幡、政平讼理幡各四,仪锽氅八,羽葆幢四,青龙、白虎、朱雀、神武幢各一,豹尾幡、龙头竿幡各四。金节四。销金龙纛、销金龙小旗各二十。金钺六。马十。鸾凤扇八,单龙扇十二,双龙扇二十。拂子二,红镫六,金香炉、金瓶、金香盒各二,金唾壶、金盆、金杌、金交椅、金脚踏各一。御仗六,星六。篦头八。棕荐三十。静鞭三十。品级山七十二。肃静旗、金鼓旗、白泽旗各二,门旗八,日、月、风、云、雷、雨旗各一,五纬旗五,二十八宿旗各一,北斗旗一,五岳旗五,四渎旗四,青龙、白虎、朱雀、神武、天鹿、天马、鸾麟、熊罴旗各一。立瓜、卧瓜、吾仗各六。画角二十四,鼓四十八,大铜号、小铜号各八,金、金钲、仗鼓各四,龙头笛十二,板四串。凡郊祀大典,万寿、元旦、冬至三大朝会及诸典礼皆用之。
大驾卤簿图书,素绢本着色画卷,纵51.4厘米、横1481厘米。作者和具体绘制年代有待考证,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因图前题有“延祐五年八月 日翰林国史院编修臣曾巽申纂进”字样,后世又将其称为“延祐卤簿图”。延祐系元仁宗年号,但从画面内容上来看,此图描绘的是宋朝皇帝南郊祭祀天地的最高规格仪仗队,即“大驾卤簿”。全图共绘官兵5481人、车辇61乘、马2873匹、牛36头、象6只、乐器1701件、兵杖1548件,表现了宋朝皇帝前往南郊祭祀天地时的宏大场面,是研究宋代舆服、仪仗、兵器、乐器等制度的重要形象资料。
六引:第一,开封令;第二,开封牧;第三,太常卿;第四,司徒;第五,御史大夫;第六,兵部尚书。画卷中仅有司徒、御史大夫、兵部尚书“三引”。
六引:第一,开封令;第二,开封牧;第三,太常卿;第四,司徒;第五,御史大夫;第六,兵部尚书。画卷中仅有司徒、御史大夫、兵部尚书“三引”。
金吾纛槊居前。金吾大将军二人,分左右,各有二人执槊骑从,自龙旗以前检校;其后清游队建白泽旗二,各一人执,带横刀;二人引,二人夹,皆带弓箭、横刀。左右金吾卫折冲都尉各一人,带弓箭、横刀,各领四十人,皆带横刀,二十人持槊,四人持弩,十六人带弓箭;再后朱雀队建朱雀旗,一人执,引、夹皆二人,金吾卫折冲都尉一人主之,领四十人,二十人持槊,四人持弩,十六人带弓箭,又二人持“矛暴”槊,皆佩横刀。
金吾纛槊居前。金吾大将军二人,分左右,各有二人执槊骑从,自龙旗以前检校;其后清游队建白泽旗二,各一人执,带横刀;二人引,二人夹,皆带弓箭、横刀。左右金吾卫折冲都尉各一人,带弓箭、横刀,各领四十人,皆带横刀,二十人持槊,四人持弩,十六人带弓箭;再后朱雀队建朱雀旗,一人执,引、夹皆二人,金吾卫折冲都尉一人主之,领四十人,二十人持槊,四人持弩,十六人带弓箭,又二人持“矛暴”槊,皆佩横刀。
龙旗十二:风伯、雨师旗各一,雷公、电母旗各一,木、火、土、金、水星旗各一,左、右摄提旗各一,北斗旗一。
指南车、记里鼓车、白鹭车、鸾旗车、辟恶车、皮轩车,皆四马,有正道匠一人,驾士十四人,皆平巾帻、大口絝、绯衫。太卜令一人,居辟恶车,服如佽飞,执弓箭。左金吾卫队正一人,居皮轩车,服平巾帻、绯裲裆,银装仪刀,紫黄绶纷,执弩。
指南车、记里鼓车、白鹭车、鸾旗车、辟恶车、皮轩车,皆四马,有正道匠一人,驾士十四人,皆平巾帻、大口絝、绯衫。太卜令一人,居辟恶车,服如佽飞,执弓箭。左金吾卫队正一人,居皮轩车,服平巾帻、绯裲裆,银装仪刀,紫黄绶纷,执弩。
指南车、记里鼓车、白鹭车、鸾旗车、辟恶车、皮轩车,皆四马,有正道匠一人,驾士十四人,皆平巾帻、大口絝、绯衫。太卜令一人,居辟恶车,服如佽飞,执弓箭。左金吾卫队正一人,居皮轩车,服平巾帻、绯裲裆,银装仪刀,紫黄绶纷,执弩。
引驾十二重:中道并骑,弩八,弓箭八,槊八;太常前部鼓吹:鼓吹令、府史、鼓金钲、大鼓、长鸣、铙鼓、歌。
金吾细仗:殿中伞扇,千牛(中道),青龙、白虎旗各一(一人执,三人引,骑二人押当)。五岳神旗各一,五方神旗各一,五方龙旗二十五,五方凤旗二十五,四渎神旗各一(各一人执,二人引,二人夹,四渎神旗属兵部,每行次五方凤旗)。
受命宝:皇帝玺印;千牛仗:以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为之,千牛备身冠进德冠、服袴褶。备身左右服如三卫。皆执御刀、弓箭,升殿列御座左、右;导驾官:朱衣,冠履依本品。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本文部分图文整理自网络,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小编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