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学前沿
高分子界新媒体:海内外从事高分子行业及研究的小分子聚合起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艾邦高分子  ·  七彩化学利润同比增长超3000%!多家三季度 ... ·  17 小时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哈工大樊志敏团队Angew:多层MXene可 ... ·  2 天前  
高分子科技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院士团队 ACS ... ·  4 天前  
艾邦高分子  ·  PC/ABS合金的基本性能与应用 ·  4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唐本忠院士团队《AM》:小分子,大作为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学前沿

吉林大学张成春教授Adv.Sci.:仿生无氟多功能光热表面,用于防/除/驱冰和液滴操控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公众号  · 化学  · 2024-10-25 07:37

正文

冰的形成与堆积会对高速列车、电力线、风力涡轮机以及飞机的运行效率造成损害。传统的除冰方法费用高、能耗大、效果有限且对环境不友好。超滑表面(SLIPS)具有良好的延迟结冰以及降低冰粘附力等性能。然而,在极端低温环境中使用时,难免会出现冰水残留并逐渐冻结的情况,从而影响其实际应用效果。相比之下,由碳基材料制成的光热表面在低温条件下,能够借助近红外光(NIR)或阳光照射实现光热除冰。因此,将被动防冰与光热主动除冰技术相结合,对于解决传统SLIPS在恶劣环境中防冰的局限性具有重大意义。

近日,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成春教授团队ADVANCED SCIENCE期刊上发表“Bionic Fluorine-Free Multifunctional Photothermal Surface for Anti/de/Driving-Icing and Droplet Manipulation”文章,该文将壁虎皮肤的微纳米结构与猪笼草的滑溜溜特性相结合,基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制备了超滑光热阵列(S-PS),不仅实现了有效防/除/驱冰,而且能够进行多功能液滴操控文章通讯作者是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仿生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成春教授,第一作者是其博士生王琳。本课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的支持。

静态与动态防冰

评估了−20°C和−30°C的环境温度下不同表面的静态防冰性能。结果表明, S-PS表现出最长的延迟结冰时间,表明具有良好的静态防冰能力。更重要的是,即使是磨损的S-PS也表现出比SHS和PS更好的结冰延迟性能。除此之外,该文进行了不同表面的动态防冰测试。在−20°C,即使受到过冷水滴的反复冲击28 次,液滴仍能从磨损前后的S-PS表面成功滑落。这是因为硅油的低表面摩擦力使水滴能够沿着S-PS表面滑动,与裸露表面相比,能量损失更少。与其他表面相比,S-PS表现出最佳的动态防冰性能。

图1 S-PS、磨损后S-PS、商用超疏水喷雾修饰的表面(SHS)以及无微纳米结构的光热表面(PS)在不同温度下的防冰性能测试

光热除冰与冰的驱动

在极端低温环境条件下,表面可能出现冰水残留以及防冰效果降低的情况,赋予材料除冰性能显得至关重要。S-PS表面展现出优异的光热转换能力。在 808nm 激光(NIR)照射下,S-PS以及磨损后的S-PS的光热除冰时间明显低于未添加碳纳米管的表面,并且磨损后的S-PS依然保持着稳定的除冰性能,其除冰时间约为原始 S-PS 光热除冰时间的两倍。虽然冰在 S-PS表面融化所需时间较短,但除冰的主要目标是迅速将冰从表面去除,而非完全使其融化。该文还进行了表面倾斜除冰测试。S-PS和磨损后 S-PS表面的冰滴在润滑剂的作用下,30 秒后开始滑动。以上情况证明了磨损前后的 S-PS表面均具有良好的光热性能。另外,通过对光热除冰过程的研究发现,冰滴在1W NIR照射下定向移动并逐渐融化,这对于表面的主动除冰具有重大意义。

图2 在NIR照射下不同表面上的光热除冰过程以及不同规模冰滴的驱动

液滴的多功能操控

此外,S-PS凭借良好的光滑性与光热性能的协同作用,在液滴操纵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在NIR单侧照射下,液滴两侧会出现温度变化,由此产生的温度梯度能够诱导马兰戈尼流生成,进而驱动液滴。S-PS可以实现液滴的水平移动、合并、微化学反应、反重力操控以及可编程操控。

图3 在NIR照射下各种形式的液滴操控

总之,该文利用一种简单、无氟且低成本的策略,将硅油注入微纳米分层结构中,成功制备出具有稳定光热性能的S-PS。这为改进集成多功能表面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可用于防/除/驱冰和液滴操控。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vs.202409631

作者简介:

张成春,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仿生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际英文期刊Droplet创刊总编、副主编,工程仿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研究兴趣包括仿生飞行器与仿生动力系统、以及与之相关复杂流体与复杂流动等。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ACS NANO、ADVANCED SCIENC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6件,出版专著1部。

王琳,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仿生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在读,研究兴趣为仿生表面防/除冰,以及智能液滴操控,至今在ACS NANO、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ADVANCED SCIENCE等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

来源:高分子科学前沿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