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达叔天演论
让我们一起慢慢变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生研究所  ·  他嫌弃你时的生理反应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达叔天演论

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

达叔天演论  · 公众号  ·  · 2024-11-28 16:55

正文

这是达叔的第1561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 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昨晚文章,写在小号里:

再有一年,这几个城市房价就狂飙。。

拆开达叔研究的部分城市,提前推演一下内部结构的分析,做一下小小的预判。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Part1 跑偏

你以为的你以为就是你以为的么?

达婶接到一个小学的任务,女儿的班级,要开家长会。

得选一个学生的家长,上去分享一下,平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顺手就把这个任务,交给达叔了。

让我做个PPT,去分享一下。

达叔问,我平时教育的那些歪论,你确定能拿去给其他家长讲?

达婶说,为了防止你乱说,我加了两道保险。

第一步,是让你女儿,站在孩子的角度,让她列一个清单,在她眼中,你是怎么教育她的。

你自以为是的招数和方法,在孩子眼里,可能压根就不是那回事,人家在意的,和你想传达的,不一样。

以孩子消化吸收、有效的信息为准。

第二步,你把PPT做好,我来检查,我认可后,你再拿上去讲。

否则,你把其他家长带跑偏了,把老师气坏的。

晚饭,给了女儿纸币,让写几点。

女儿想了一下,列了6点:

达婶问,和你想的内容,一致么?

达叔说,比我想表达的内容,更和善一些,更多背后的思考细节,她没理解到。

为了防止跑偏,大概思路,就按照她的来。

随后,就被达婶摁着头,去做了一个PPT。

刚做完,就被达婶骂了。

你这做的啥玩意?

压根就展现不出你的水平,几乎是在照抄你女儿的内容,一点都不上心。

这活动,不赚钱,你就不花力气么?

说完很生气,就差揍人了。

赶紧赔礼道歉,让达婶安心去洗澡,等她洗完,睡觉之前,肯定能改成她满意的样子。

于是,又重新做了一版。

顺利过关。

以温柔为例,达叔是个温柔的人么?

从达叔的文风里,就能感觉出来,这是一个内心深处极其狂野,奔放不羁的人,尺度还特别大。

事实上,达叔身边的人,没有多少人,尝过温柔的甜头,绝大部分人,都是公事公办,只是商业上的合作。

连一起吃饭,都没机会,在达叔眼里,太浪费时间。

那为啥对达婶、对女儿,会几乎全程温柔?

因为,这玩意有效,能分清主次,信息传递效率高。

比如,达叔是做医疗的,清楚的知道,医生和患者是盟友,要一起打败疾病,而不是和疾病一起,打败患者。

放在家庭里,父母和孩子是盟友,要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

那出了问题,就不该生气,不该破口大骂,把对方骂的脑瓜子嗡嗡响,变得更糊涂。

时刻能分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硬话软说,能说的更有趣,信息传递效率更高。

能让你温柔的人,肯定是给了你极致的爱;

能让你沉默的人,肯定是给了你极致的伤害。

在这一点上,能把一匹野马驯服的略显温柔,很明显是达婶近20年的功劳,我不敢居功。


Part2 吵架和散步

既然已经发生了,就利用一下

关于吵架,我女儿列在了第二点上,为啥她会有这个感觉?

因为她参与进家庭内部改善了。

在达叔的餐桌附近,贴了一张吵架改善表,用精益管理的理念,进行了记录和拆解。

序号,时间,地点,起因,分析,结果。

到目前为止,序号还是个位数,吵架的间隔是几个月一次。

发生争执,如何降低吵架烈度?

把女儿拉过来,坐在餐桌的正中间,头上戴一个帽子,当做是法官的假发。

告诉她,你现在就是家庭矛盾冲突的裁决者。

现在,甲方、乙方,两个人不能正面对喷了,都只能对着你这个法官说话,陈述自己的观点。

你来维持秩序,在一方没有陈述完,另一方不能插嘴,不能打断。

一个一个说,你全程来听,等双方全部陈述完毕后,你来裁决,谁对谁错。

错的一方,向对方道歉。

这个方案,主要设计人,也是达叔,借鉴法庭控编的模式,目的有三个:

1,避免吵架的两个人,情绪大于理性,互喷,失控,话赶话说出极端伤害人的话。

极端的人身攻击,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想褶皱的纸,很难平整复原。

2,能够全程让女儿参与进家庭生活,避免做一个看客,避免只做一个激烈吵架的受害者,逃避者。

长大后,可以找一个能沟通的伴侣,而不是惧怕沟通的家伙。

但凡能平静的陈述,能用逻辑和理性,就不至于生活搞的太离谱。

追着逻辑和理性,得先让对方尝到这个甜头,长大后,她一看到激情有余,理性不足的男人,都会皱眉头。

至于散步,是女儿理解最不深,最不到位的,她只是觉得,我陪着她每晚散步,觉得是在玩。

其实,是换一个更生动的场景学习。

路上遇到一个摆地摊,卖提拉米苏的姑娘,会让她算一下,那个框里,有多少个提拉米苏。

去问小姐姐,一个提拉米苏,卖多少钱。

成本,是多少钱一个。

一个晚上,能卖多少个。

几点出来摆摊,需要在寒风里,站几个小时,最终一个晚上,能赚多少钱。

平均一个小时,能赚多少钱。

用的全是加减乘除,几乎和课本里的内容,是完全同步的。

看到卖冰糖雪梨的人,用类似的逻辑,再算一遍。

看到送快递的小哥,开着摩托车路过,让她看一下,摩托车上有多少个快递,送一个多少钱。

一个晚上能送多少个,能赚多少钱。

这个片区,有多少个快递员,承包快递的片区老板,能接多少个单子,每个单子赚多少,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问她,是送快递赚钱,还是快递员背后的老板赚钱?

让她自己计算后,才突然发现,工作辛苦的都不赚钱,而赚钱的,几乎都不辛苦。

看到路边的停车位,画好的一个边框,告诉她停一次,假如是10元钱,而停在小区外面,停在不是车位的地方,不用钱。

但有被警察贴条的风险,风险是10% ,如果被抓到一次,罚款200元。

让她算,交10元钱停车位,和侥幸免费停车,两个方案,到底哪个更省钱。

让她算概率,感受数学对真实世界的财富影响。

有人,贪小便宜,吃大亏,一辈子都改不了,你别长成那样。

加减乘除的数学,是简单的,但数学背后的故事,应用,道理,对真实世界的指导,才是更关键的。

散步,那是假象,教学才是真的。


Part3 询问

听进去是假的,讲出来是真的

女儿写,平时都会问她,最近都学了什么,是在关心她的学习,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还有两层含义:

1,书本的一些知识,比如为了几个羊,冒风雪把自己冻残的故事,要换几个角度,重新讲一下,防止被骗。

告诉女儿,这些羊,最后都被村长、镇长吃了,烤羊排,做羊肉火锅了,没必要为了对方的羊,把自己腿弄伤。

自己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谁的财产,都没这个重要。

哪怕是你亲爹的财产,也没你的生命、健康重要,别相信那些鬼话。

冻死一群羊,烧了一片树林,小偷偷了工厂的工具,都是不重要的,无伤大雅,你就当做没看见。

犯不着以命相搏。

谁让你以命相搏,谁就是坏人,谁就是骗子,他对自己家的孩子,从来不这么说。

2,在课堂里,听到耳朵里的故事,只是误认为自己会了,很多时候,都没消化好。

能从头到尾讲出来,知识才是自己的。

当她知道,你经常会问她,今天学了啥,她自然就会认真学,以防你问她的时候,她说不出来。

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