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ixin-enjoy
《新周刊》有云,跑马、抄经、瑜伽乃新“中产三项”。跑马修身(劳其筋骨),抄经养性(苦其心志),而瑜伽,既修身又养性。
上周,受香港瑜伽品牌 Pure Yoga 的邀请,我获得了一次带薪划水,不对,提升生活方式认知的机会。2天以来玩了空中瑜伽、上了正念课程,跟瑜伽导师插科打诨,不对,探讨业务,还认识了 Keep 视频教练 Jessie,她真人比视频好看多了。
一起体验空中瑜伽
从上海回北京的路上,我想明白了一个事儿,瑜伽对我来说最大的功效其实是
提高情商
。
🧘♀️
“情商”可不等于“人情世故”
情商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从专业的心理学角度说,主要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近几年互联网加持,情商成了格外 Trendy 的概念 —— 情商高约等于会做人,是一种新型正确;而“情商低”的人则被贴上各种负面标签,比如:
🏷️情绪识别无能
🏷️气氛阅读障碍
🏷️移动的氛围冻结喷雾
🏷️行走的话题终结专家
但以上不过是在中国语境常见而已,“情商低”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包括且不限于:
✏️ 办事结果与初衷背道而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无差别地对待对自己好或者不好的人;
✏️ 认为别人情商低。
🧘♀️
情商的门槛是内心自洽
“情商”分内外,内为与己,外为与人。
马克思老爷爷说什么来着,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情商也一样,“内心自洽”是基础,然后才能处理与外界的关系。
这也恰好印证了心理学家戈尔曼的论证,他认为情商是由五种特征构成的:
✏️
自我意识: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你到底有没有自知之明?”
✏️
控制情绪:
别老是冲着别人撒气好吗?
✏️
自我激励
:每天早上对自己说一句:“加油!我能行!”
✏️
认知他人情绪:
“眼力见儿”可是一门职场必备的技能啊。
✏️
处理相互关系:
在社交关系上,情商显得
尤为重要。
大部分人之所以焦虑、抑郁、恐惧、狂躁、愤怒,情绪不稳定,说白了就是没有“内心自洽”,不能识别、理解、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
我见过一些智商高大到令人发指的学霸,或在某犄角旮旯领域有极端造诣的神人,都会强迫症一样,习惯性与自己对抗。身边已有因此结束生命的案例,关键还是位直男帅学长,白瞎。
无法与自己和平相处,自己跟自己较劲,那就是一种入门级的“情商低”啊。
如果有人引领这位学长走上瑜伽的道路,胜造七级浮屠。针对焦虑型情绪失控,瑜伽乃灵丹妙药。
✏️
为什么瑜伽能缓解焦虑?
焦虑不仅仅是害怕,而是出于对不确定的恐惧以及对未来(将要发生)的害怕。
而产生焦虑的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外在的失落,就是害怕失去或者已经失去;另一部分则是因为内在,自信心不足也会产生焦虑的情绪。
那到底如何克服焦虑呢?
心理学家也说了,这东西没法消除。所谓的克服焦虑只是尽量让你感知不到它的存在罢了。
那么放空自我就是一种绝佳的方式,什么都不去想、不去做,只需要foucs自我。
而这刚好与瑜伽倡导的专注当下所契合。通过正念与冥想中,平衡身心,向内探索,从而控制自己的情绪,达到内心的平和。
久而久之,与自己相处的能力提升,情商随之提升。
🧘♀️
很多人开启瑜伽之路都是因为焦虑
Pure Yoga
是“众师之师”,
其创校老师 Patrick Creelman 乃亚洲瑜伽圈的中流砥柱,现各大瑜伽会所的很多瑜伽导师,都毕业于 Pure Yoga。
Patrick Creelman
很多人都是为了尝试与自己的焦虑情绪和平共处,而走上瑜伽导师之路。
比如教我们正念冥想的
Felicia Toh
Felicia Toh
她20岁出头在某新加坡广告公司做设计师,每天也被客户爸爸以及各种Brief虐,每天有25个小时不想工作,焦虑情绪急火攻心,动不动就生病。瑜伽让她慢慢找到了Inner Peace,后来干脆辞职来上海,成为一名专业瑜伽导师。现在的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拥有紧致的皮肤和平和的笑容。她跟我说,瑜伽就是冻龄手术,很难看出她已经过了不惑之年。
还有英国美女
Rebecca Hannan
Rebecca Hannan
她很小就成了话剧演员,每天登台演出面对观众,就会焦虑和恐惧。登台前,她会练瑜伽来热身,平静、清醒和踏实的感觉,让她在台上有更好的发挥。瑜伽让她探索内心、发现自我,她慢慢爱上了这个过程,于是就成了一位专业的瑜伽老师。
作为一只生活方式编辑,我是办公室里最容易莫名焦虑的那个。我在Felicia的正念课上刷新了认知:
“ 焦虑是对未来未知事物的恐惧,而瑜伽强调的是专注当下。”
Felicia 的正念课,用香薰和声响帮助你在冥想时回归平静
Felicia 告诉我,
相对其他运动,每一次瑜伽正念冥想,都是一次小型灵修,
emotional breakdown equals spiritual awakening —— 情绪崩溃,其实是另一种精神启迪
,而与自己和平相处的能力(情商),就是这么一步一步提高的啊。
冥想,重启大脑
如果你在办公室看到一个人,带着耳机在工位上坐着,还闭着眼,你跟她说话也不理,旁若无人,那她八成是在冥想自救。
冥想是瑜伽的重要一步,也是被科学印证过的,最有效缓解焦虑的方法。
我见过有人冥想到睡着的,不好意思,那绝不是冥想,而是发呆。冥想是一种改变意识的形式,它会让你的思考变慢,集中在一个念头上,不被外界打扰。
再简单点来说,冥想是“全神贯注地想一件事”,而发呆是“不知道自己在想啥”。
当专注在一件事情上时,你的代谢与神经系统的活动都会相应减少,同时呼吸变得更有效率,从而会产生一系列的积极的心理暗示。这就是为什么说冥想能缓解焦虑的原因。
美国时代周刊还做过一个专题,叫 the Mindful Revolution,曾经火爆全美,冥想这项活动也受到很多大佬追捧,比如科比,乔布斯等等。
冥想就是给大脑关机重启,
在这里,失败,就是成功
。Youtube上有个《冥想101》的动画视频,言简意赅,刷新认知。
在这里推荐3个帮助冥想的App:
Stop、Breathe & thinking
五道测试题识别你此时的情绪状态
分析结果给出冥想建议
记录你的情绪和冥想时间
安卓/苹果 兼容
Headspace
游戏化:让用户沉迷冥想
设计风格治愈系
前10节课程免费,后边的付费课程小贵
苹果/安卓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