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大家都在讨论,买的基金“赚”了多少?可2021年,不是问赚多少,而是比谁“亏”的少。
困难时期,少亏就是赚。
众所周知,风险和收益向来共生共存。对于挑选基金来说,投资者也不应该只关注收益,却忽略了得到这个收益需要承受多大的风险。
再加上A股一直有波动较大的特征,近来在7月上旬单边上涨后已经进入了震荡调整期。这时候,寻找一些在“行情好时能涨,行情差时抗跌”的基金就更为重要。
但是,灵魂拷问来了:
所谓的抗跌基金真的抗跌吗?其实不是的!
“能涨”很好理解,可是“抗跌”怎么判断?
在业内,最大回撤率和夏普比率是考量基金风险绩效的两大重要评估指标。
最大回撤率,即某一段时期内,基金净值从区间最高点回落到区间最低点的最大跌幅,它意味着买入产品后可能出现的最糟糕情况。
一方面,投资者可以拿这一指标,与自己在某一时间维度内能接受的最大亏损对比,判断自己是否能承受这一风险范围。
另一方面,投资者也可以据此判断基金经理控制回撤的能力。为什么说控制回撤很重要?因为跌很容易,但涨比跌难得多。
举例来看,假如现有基金A,它的初始净值为1元。该基金在某一区间的最大跌幅为50%,跌后净值为0.5元,那么它需要涨多少才能让净值回归1元呢?答案很简单,是100%。
跌幅为50%,但涨幅却需要100%才能回归水面。由此可见,回撤越小的基金越抗跌,那么净值修复的速度也更容易,能更快回本、更快赚钱。
夏普比率,即投资组合每承受一单位风险,会产生多少的超额回报。它的计算方式是,用基金的预期收益率减去无风险利率,然后用这个数值再除以基金的标准差(基金每日收益率和平均收益率的偏离程度)。
它在1990年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WilliamSharp提出,且相比最大回撤率更进了一步,衡量的是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之间的性价比关系。其中,夏普比率越高,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在增加一单位风险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回报预期,该投资组合越理想。
举例来看,假如A基金经理获得了15%的回报率,而B基金经理获得12%的回报率,从收益的角度看A的表现更出色;但假设无风险利率为5%,A和B的投资组合标准差分别为8%、5%,那么A和B的夏普比率分别是1.25、1.4。这样来看,B基金经理在风险调整的基础上可以获得一个更高的投资收益。
通常意义上,只有当夏普比率超过1,才是好的投资组合,超过2就更为难得。
市场上有没有抗跌基金呢?
其实真有,比如说货币基金。货币基金真的抗跌,因为货币基金基本上是不会出现下跌的,每天都是慢慢的涨,历史上出现当日万分收益为负值的次数屈指可数。
那还有什么基金抗跌吗?纯债型基金也比较抗跌。
因为我们看到有很多偏股型基金在过去的这一个多月时间可能跌了20%。但是纯债券型基金一年如果跌个3~4%以上,就已经是大跌了。所以纯债型基金也很抗跌。
纯债以上的基金,包括二级债基金和偏债混合型基金,最大回撤和波动率都不小的,最大回撤都可能到10%上下。当然,相比偏股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也勉强算是“抗跌”了。
除此之外,我告诉大家,没有什么基金是抗跌的了——如果真抗跌,大概率也抗涨……
在过去的这一段时间媒体在炒作一些偏股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和大家说:这些基金的特别抗跌,基金经理如何牛*,大家要不要考虑一下……
大家一看过去一段时间基金净值表现,发现真的不错哦——我手里的基金已经亏了20%了,这些基金现在还有上涨,或者才跌了不到5%——果然这个基金经理很好,你看风险控制的多好……
大家有没有真的去了解过为什么这些基金过去这段时间表现不错呢?那是因为在过去的这段时间,市场在风格切换而已。
我觉得我有必要带着大家看一些噱头之后的真相,看下面的数据就一目了然了。
年后中信一级行业涨幅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4.2
所以其实在过年之后,市场是一个分化行情。偏周期的板块涨得多一点,之前那些抱团板块跌的多一点点,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很多基金之所以说看上去比较抗跌,就是因为这些基金它本身的投资风格不是投那些抱团股而已,主要投资的方向就是偏周期的。因此,其实年后所谓的抗跌,只能说刚好风吹在了这些基金经理的身上而已。
并不是基金经理主动调仓,使得自己的风格完美的跟随市场进行轮换所以才抗跌,而是他们本来的投资风格就是适应于春节之后分化行情的的结果。
而且往往这些抗跌基金,在过去两年市场中间的表现都不会太出色。
现在到底该选什么基金?
那么问题来了,针对现在的市场环境,投资者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基金呢?
如果你属于不怕亏损的,请选择:
指数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
不信任基金经理管理能力,且不想花太多手续费的,请选指数型基金。
指数基金是跟着某只指数进行投资的基金,例如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数。大家经常说的“大盘”,有时也指“上证综指”,指数基金可以有效降低人为失误,而且“估值”也会更准
相信基金经理能帮我在对的时间、买入对的股票的,请选混合型基金。
混合型基金对基金经理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基金经理可以选择在市场好时多买股票,市场不好时卖出股票,选择混合型基金需要多看看基金经理的历史成绩单
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想“满仓干的”,请选股票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投资股票的仓位不得低于80%,也就是说你给基金经理10块钱,不算费用,他至少要买8块钱的股票。这类基金的好处,就是行情来临时,ta可能涨的比别人快,但行情不好时,基金经理想降仓都不行哦
上述三类基金适合有经验的伙伴选择,在获取较高利润的同时也承担着高风险。对于基金投资经验较少的伙伴,“固收+”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我们看到在一小段时间中某些基金业绩表现不错,这可能只是代表着市场的风口刚好比较适合这些基金经理而已。也仅此而已,并不代表这些基金就一定值得投资。挑选基金要看长期业绩的稳定性,还有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策略你自己是否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