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2 月 25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这是科普法自 2002 年颁布以来首次修订。新修订的科普法
明确指出了网络信息平台应当发挥各自优势做好科普宣传工作,这为网络信息平台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引,也为科普内容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动力和责任。
腾讯新闻自 2022 年起,通过打造特色科普品牌《一起来唠科》,致力于激发用户的“好奇心”,探讨人与自然、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至今,腾讯新闻已搭建 500+头部机构和专家合作库,围绕气候变化、自然生态、科研前沿等领域,发布超过 500 篇独家优质科普内容,累计曝光过亿次。
围绕科学教育与大众科普,腾讯新闻还联合创作者与机构产出多档精品科普策划,包括联合科普中国出品宇宙漫谈节目《一齐 Talk》、关注物种保护的栏目《野朋友短讯》《树木百分百》等,以及联合北京科协出品记录青年科学家的工作生活《科学人生绘》节目。
此外,为提升公众科普参与度的丰富度,提升科学传播声量,近两年,
腾讯新闻和科普中国携手发起科普内容征集活动,邀请广大科普爱好者解码万物原理、探索科学边界。
通过多端资源位合力推荐和圈层的直接透传,征集内容过万,曝光破亿。
新修订的《科普法》无论是
对科普资源的可及性、科普活动的覆盖度,还是科普信息的可靠性等都提出了新要求,也针对科普内容的创新性及前沿与实用兼备做了重点强调。
它更好地给平台科普工作厘清方向,划清了科普工作的“要做”与“不应做”,也对科普的内容形式和内容方向等提供了非常明确的指导。
可以说,新修订的《科普法》为网络平台开展科普工作,培育公众的科学和理性思维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让腾讯新闻更有信心做好优质科普内容的传播,传递科普正能量。具体来说,包括:
新修订的《科普法》明确规定,互联网平台在科普宣传中应当发挥优势,开设科普专区,并加强虚假信息的管控。这一修订为腾讯新闻的科普工作提供了法律指导,使腾讯新闻在传播科学知识时更加有方向。
《科普法》第二十五条提到,互联网平台应“发挥各自优势做好科普宣传工作”,并要求“发现用户传播虚假错误信息时,立即采取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第三十六条)。腾讯新闻一直致力于在健康和科学两个频道内传播专业、优质的科普内容,针对行业前沿与大众关心的热点话题,将继续强化科普内容的供给与传播,传递科普正能量。
此外,新修订的《科普法》强调
“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这一原则让腾讯新闻更加坚定了在平台内推动科普内容创作和传播的决心。
新修订的《科普法》还鼓励企业将自身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并向公众开放科研设施。这将进一步推动腾讯新闻与各类科学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扩大科普资源的流通和影响力。腾讯新闻期待通过与更多科学事业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动线上线下的科普活动。
在贯彻“精品资讯”调性基础上,腾讯新闻计划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的力度,特别是在内容生产与传播方面。2025 年,腾讯新闻的科普工作重点将包括以下几个方向:
腾讯新闻将发起“向未来发问”策划,邀请青少年就未来科技、社会发展等领域提出问题,邀请专家针对性回答,线上线下共同传播,激活更多的用户参与与了解。通过系列感、主题性的设计,增强和用户的贴近性,做好科学教育。
腾讯新闻将继续强化“读懂万物好奇心”的用户心智,针对性解读公众热议的话题与行业前沿进展,同时通过“科学+X”的方式,不断拓展科学传播的边界,邀请更多专家和科学传播机构参与,深入探讨科学传播的无限可能。
腾讯新闻将重点围绕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关乎全球未来的议题进行深入报道,采用圆桌对谈、自然纪实等创新形式,让科普故事更具吸引力,推动科学传播的多元化。
为了确保科普内容的质量,腾讯新闻将加强对科普内容的审核与推荐,优化平台算法,使优质内容能够精准触达用户。同时,腾讯新闻将通过版权保护和收益优化等方式,进一步激励优秀创作者为平台贡献更多优质内容。此外,腾讯新闻还会持续去芜存菁,寻找志同道合的专业人士加入腾讯新闻知识官队伍中。
随着新修订《科普法》的实施,科普工作在政策和社会各界支持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腾讯新闻将继续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持续不断挖掘更多有趣有料又重要的内容选题、持续寻找更多的玩法和合作伙伴,推动科普事业发展,帮助公众提升科学素养,助力弘扬科学精神。
腾讯新闻始终相信,将专家的专业知识与情怀、专业编辑的内容审美与判断和平台在精品资讯下的传播策略结合,能以更高效的方式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能提供更可靠、有价值的科普知识,提升全社会的科学素养和理性思维。而通过个性化的平台运营服务,能让科普内容的广泛传播,科普事业也将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作者丨腾讯新闻相关负责人
策划丨林林
责编丨林林 王梦如
审校丨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