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地方有的同志存在“参照往年做法降职安排”的惯性思维,战区陆军先后4次深入各省(区、市)调研,搭建定期走访、信息互通、合署办公等平台与地方政府领导面对面分析军转安置形势,对当前安置中容易出现的岗位落实差、待遇保障低等7个方面进行研讨磋商,共同明确把安置好军转干部作为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头戏、硬指标,全力解决军转干部的“后路”问题。
步兵某师原科长王国海在部队期间表现突出,荣立过二等功,多次受到各级表彰,转业时被优先安置到福建省福州市国资委,王国海对当前的工作也比较满意。
“越优秀的军人越应该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据悉,像王国海那样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功臣模范,或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或从事飞行、舰艇工作的多名转业干部均得到照顾性安置。
“团以上干部安置往往关注度高。”东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一名领导介绍。为此,他们和地方共同商讨对策,突出把师团职干部安置与他们德才表现、贡献挂起钩来,尽最大限度安排好工作和职务。笔者了解到,浙江省对接收安排师团职干部允许带编分配、超职数配备;福建省对正团级领导职务军转干部按不低于50%比例安排正处级非领导或副处级领导职务;江苏省有计划地挑选部分优秀团职干部到县(市、区)和乡(镇)领导班子任职。
江苏、浙江等地还先后出台《党管武装工作考评实施意见》,将军转安置工作作为各级党委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政绩考核重要内容,作为创建“双拥模范城(县)”硬性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对拒收转业干部的单位,一律停止办理干部调整使用。对转业干部滞留问题,战区陆军实行指标控制、上门督导、限时整改,党委领导主动靠前,面对面抓落实。年度转业干部离队报到率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