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9:未实缴出资的股东在出资期限届满前转让股权,能否被追加为被执行人?
答疑意见:
首先明确的是,此类情形的追加是可以通过诉讼程序获得最终的解决。即使债权人没有通过执行程序申请,也可以就原股东在出资范围内承担责任提起诉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年修正)第19条规定,追加原股东的要件是:1.公司作为被执行人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2.股东未依法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关于第一个条件的判断,只要确认公司已无财产可供执行即可;关于第二个条件的判断,仅从法律规定的字面理解,公司已经资不抵债,追加未履行出资义务的原股东符合规定,并没有出资期限是否到期的限制条件。
1.考量认缴及实缴出资额、时间、方式等因素,若存在实缴出资较认缴额度畸低、认缴时间过长且实缴出资不高等不符合经验常理且与市场经济良性有序发展相悖的情况,可以追加。
2.债务发生时间与股权转让时间等因素,债务产生时间在前而股权转让时间在后,则股东对其持股期间产生的债务应负有注意义务,该债务与其未实缴出资可能具有因果关系,则可以考虑追加。如果债务产生时间在股权转让之后,则与转让股权行为并无因果关系,不宜追加。
3.股权转让时股东是否明知公司资不抵债,判断标准为债权人是否提起了诉讼、债权债务是否已经生效判决确定、是否已经达到执行阶段、诉讼时公司的资产状况、受让人是否支付对价、受让人是否具有清偿能力等。
咨询人:
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 曾政东
诉讼是心智的博弈
微信号:诉讼攻略
1.
人民法院案例库:股东出资纠纷裁判要旨汇编(5则)
2.
与出资、融资、抽逃出资、加速到期有关的裁判规则(7则)
3.
全国人大法工委 林一英:未缴纳出资股权转让的责任规则构建
4.
王建文 汪辰光:新公司法背景下“未届期股权转让后出资责任”的法律适用
5.
周友苏:新《公司法》关于股东出资的重要新规解析
6.
最高法院 潘勇锋:关于股东出资方式的实践思考
7.
北京二中院:“股东出资纠纷”办理指引
8.
北京三中院:新公司法“注册资本限期认缴”规定下公司治理法律风险提示+典型案例
9.
“股东出资纠纷”案件的审理思路和裁判要点
10.
“股东出资加速到期纠纷”案件的审理思路和裁判要点
11.
有限合伙人非破产情形下出资加速到期的司法认定
12.
非破产情形下对被执行公司股东加速出资义务的审查认定与救济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