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的WWDC20上,Apple发布了iOS14,并且特别强调iOS14将支持AppTrackingTransparency和SKAdNetwork。
因移动端数字广告的投放基本都依赖于IDFA,这便意味着线索、数据、信息的断裂,以及整个营销链条将受到冲击。
近日,SKAdNetwork推出了2.2版本,在进行测试时,七麦研究院发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
:
对于开发者来说,以上两点积极信号值得重点关注。
IDFA访问权限调整后,广告主想获取渠道归因和用户行为跟踪必须要获得用户的同意,为了降低这种改变带来的冲击,苹果推出了替代性的解决方案——SKAdNetwork。其实,早在2018年3月,苹果便在iOS 11.3上发布了SKAdNetwork1.0,但并没有推动广泛使用;去年,苹果积极地将其更新至2.0版本,升级到2.0版本后,可以解决IDFA带来的安装、以及之后在App内注册、购买等转化行为。但以上两个版本,均只支持
StoreKit-Rendered Ads
(渲染型广告)
这一种广告类型。
近期,苹果再次推出SKAdNetwork 2.2版本,在原有的对
App广告追踪的基础上,开始支持追踪iOS、iPadOS等网页中广告的点击效果
,此外,也新增了对View-Through Ads
(浏览型广告)
,包括
视频、音频等多种广告形式的归因追踪,开发者可以评估哪些广告最有效、能够推动用户转化
(例如购买或注册)
,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即将落地的IDFA访问权限调整的影响。
此前SKAdNetwork仅支持一种广告类型,即StoreKit-Rendered Ads
(渲染型广告)
,而2.2版本的推出,使SKAdNetwork还能够支持View-Through Ads
(浏览型广告)
,开始适用于2种广告类型的效果追踪:
1、
StoreKit-Rendered Ads
(原有)
:这种广告类型可以
在App中直接调用App Store里某款App的下载页,引导用户直接下载并归因到该渠道来源。
▲「抖音」中「得物」的下载跳转页面
2、
View-Through Ads
(新增,目前仅在iOS14.5中支持)
:开发者可自定义广告呈现的形式,例如banner、视频、音频、弹窗等,例如,当用户在App中点击banner广告时
(banner没有接入StoreKit)
,用户可自行去App Store进行搜索下载,而这种行为也可以被归因到该渠道。
开发者可以根据需
求自定义广告形式,通过SKAdNetwork 2.2追踪广告的投放效果。
当利用
SKAdNetwork
进行广告追踪时,
同类型广告,或者两种类型的广告同时出现,归因逻辑是完全不同的:
1、同类型广告同时出现:比如
用户点击了多个
View-Through Ads
,SKAdNetwork会以用户安装打开App前最后一次点击作为归因,即判定最终点击所在的渠道为用户来源。
2、
StoreKit-Rendered Ads
及
View-Through Ads
同时出现:将优先以
StoreKit-Rendered Ads
作为归因;如果用户在下载安装App前,先点击
StoreKit-Rendered Ads
,又点击了
View-Through Ads
,也会将
StoreKit-Rendered Ads
判定为有效渠道。简单来说,
不同类型广告同时出现时,只要用户点击
StoreKit-Rendered Ads
,SKAdNetwork将认为
StoreKit-Rendered Ads
是有效的。
“IDFA时代”,广告主/开发者可以获得用户的“确切信息”,并以此来追踪用户的行为。在使用SKAdNetwork解决方案时,虽然目前仅能获得用户的“模糊信息”,但还是有值得利用的数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