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古墨社
研习和分享古典文学、历史趣闻、古代风俗礼仪等精彩内容,知古而鉴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古墨社

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古墨社  · 公众号  · 古典文学  · 2017-02-20 20:56

正文


拾宅物语

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在秦皇岛南戴河的海边,

有一座面朝大海的图书馆,

独自伫立在空旷的沙滩,

恍若世界的尽头。

这里没有车道和捷径,

光着脚踏着沙,

一步一脚印,

走上几百米才能抵达。




有一座面朝大海的图书馆,

独自伫立在空旷的沙滩,

恍若世界的尽头……

望不到边际的大海,

是一个极其空旷的背景,

每一块石头,

都有着强烈的存在感。

建筑师希望,

这个图书馆也能够像一块石头,

坚硬地存在于这片海滩上。





海,是凝重的铅灰色,

云隙中偶尔透下的阳光,转瞬即逝。

图书馆在一片空旷中,孤寂地屹立。



它像一块单纯而坚硬的石头,

已经默默地存在了很多年。



没有车道和捷径,

人们要光着脚踏着沙,

走上几百米才能抵达。



它的外观简单得有些神秘。

当你走进去,

你能感受到仅仅属于这片海的光线、

风和声音。



阅览室有着明亮的落地大窗,

在这里人们可以面朝大海,

看看闲书。



阅览室的座位,

从高到低呈阶梯状,

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看到大海的机会。



海边的光线毫无遮挡,

原始而直白,

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户照射进来。



阅览室屋顶有阵列式的小光筒,

无数圆形的光斑会在下午三四点钟穿透进来,

似是时间的揭示。



混凝土墙壁的表面保留了建筑过程的痕迹,

并不加以粉饰。



冥想室在多数时间都是昏暗的,

只有一个透光的窄缝,

在一天的特定时间中透光进来。



冥想室的暗与阅览室的亮形成对比。



冥想室的小窗中,

可以窥视到阅览室的全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