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走在中国城市的日常街头时,忽然会想象一个充满品牌温暖意图的世界。那不再只是“哇,这个品牌外观挺新颖又好看的”,而是当人们看到品牌名称、遇见产品或偶然路过店铺时,内心会自然地浮现出那个品牌的故事。
仿佛随口便能和身边的朋友说起,“这就是那个品牌啊,它如何如何。”而朋友们也会露出感兴趣的表情,“真的吗?”如果中国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品牌,品牌与人的故事能像这样自然而然地被传播开来,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我始终相信,这样的品牌越多,世界便会越美好。 因为品牌是传递意义、连接人心的桥梁,它有能力在无形中给许多人带去温暖。
和从前相比,现在的世界好像更疏离了,邻居之间的问候少了,甚至在电梯里也倾向于独自乘坐,这种感觉确实令人唏嘘。你们觉得呢?
也许正因为如此,每当我和我妻子看到街上人们穿着的T恤或汽车上的标语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信息时,总会觉得心头一暖,仿佛得到了新的力量。
正是在这些时刻,我愈发坚信,品牌具备传递这种温暖情感的力量。 那些心怀爱意、带着人文关怀的品牌越多,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加温暖。 当一家运动品牌举办小型马拉松时,看到人们因品牌而连接在一起,这份信念也更加坚定。
在讨论品牌建设时,我们常听到“品牌是一场持久战”这样的话,这几乎成了理所当然的共识。但我很少会主动提起这个词,因为我明白对方可能会因此感到压力。
对于小品牌而言,这种压力甚至可能演变成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尤其是那些预算有限的小品牌,听到“持久战”这个词时,心中多多少少会有些焦虑。他们会觉得,“等于要不断花钱,却只能默默祈祷结果会好。”
正因为我明白这种无力感,所以我很少将“持久战”、“长期主义”挂在嘴边,尽管这是事实。
我曾苦思冥想,是否有更具希望和力量的词语可以替代“持久战”?直到我最近看到了一段布拉德·皮特在颁奖典礼上的演讲视频。他提到的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
“最近读到一段台词,
当我听到这段话时,首先浮现脑海的便是这样一个理念: 对品牌而言,真正给予我们力量的,正是来自顾客的一句真切而温暖的关怀。其中,最动人的一句无疑是——“我爱你的品牌。”
来自韩国的新锐时尚品牌Satur (Instagram: satur_official/) 的创始人Hochul Son,分享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Satur品牌的一位员工在生日时,竟然收到了顾客们通过客服对话框发来的礼物。
这种现象无疑证明了品牌与顾客紧密的情感联系。从这个故事中,也不难感受到Satur如何通过每一份真心,逐渐建立起一个个“连接”。 这种人与品牌之间的温情互动,正是品牌的深厚力量所在。
Hochul Son说他的座右铭是:“近者说,远者来”,意思是,“从近处开始浸染,然后逐渐扩展到远方”。这句话包含了品牌成长的重要智慧。
很多创业者和营销人员从一开始就过度追求大范围曝光,急于吸引新的客户。他们渴望体验那种品牌一夜之间为人熟知的快感。
然而,对于小品牌, 尤其是处于初期阶段的品牌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大规模吸引新客户,而是对每一位客户传递真诚。
正如布拉德·皮特所言,重要的是和谁同行,而不是目的地。当你能够与每一位客户建立深厚的联系时,你便拥有了比目的地更为宝贵的东西。而这样的品牌基础打牢之后,品牌的扩展和销售额自然会水到渠成。
若要品牌实现长远的成长,首先需要与一位顾客深度连接。
当这位顾客初次接触你的品牌时,他们的感受会是什么?他们在使用你的产品时,是否因为那份小小的满足而让这一天变得更愉悦?或是那份信任,让他们下一次的购买变得更加顺畅?
当我们对某人产生好感时,最先想了解的通常是他们的社交账号。在过去,甚至还会直接造访对方的住处。可以说,这是一种“自然的追踪”。
而当顾客开始对品牌产生兴趣时,我们就需要像暗恋对象般,悄悄去“观察”他们。了解他们喜欢的穿衣风格、兴趣爱好,以及常去的地方……毕竟,我们的目标是找到让他们心动的方式,所以这种观察是必要的。
当顾客第一次接触品牌时,心中那个“咦?你怎么这么懂我?完全符合我的品味呀!”的念头,便是品牌深入他们生活的开端。品牌在他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长远成功的关键。
重要的是,让这一位顾客真切感受到我们的真心,使他们在购买产品后依然选择回归、向他人推荐,并珍视与品牌的每一段美好时刻。那么,如何达成这一点呢?唯有用真诚接近他们,用真心去研究、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喜好。
许多品牌倾注全力吸引新客户,毕竟看到新顾客纷至沓来无疑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通过活动或增加流量带来的新客户或许能在短期内带来销售高峰,但他们的复购率呢?
太多品牌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老客户才是品牌真正的力量所在。从一位顾客的信任出发,当这种信任传递给更多人时,品牌才能真正强大。
相反,如果只专注于吸引新客户的广告和营销,往往会疏忽与现有客户的关系。试想一下,当顾客感受到这种忽视时会有怎样的感受?
“好吧,你买过我们的产品了,下一个!”虽然听起来有些残酷,但很多品牌传递出的正是这种情绪。
广告确实是重要的工具。然而,对于已经了解你的老客户而言,广告并不是必要。 比起广告,他们真正渴望的是一种能加深与品牌关系的内容。这种内容可以通过真诚和努力来创造,成本并不高。
如今,“文字/图片/视频”都到了可以用手机轻松制作的时代。客户期待的是聆听我们的故事,体验与品牌更亲密的联系。
如果我们对这些客户继续投放耗资巨大的广告,他们很容易会感到疲惫。 真正打动他们的,是品牌如何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朋友”的故事。
很多人认为内容营销成本高昂。但事实上,那些将内容营销等同于广告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误解。
实际上,内容营销几乎是免费的。 世界上最好的词语、最具销售力的词汇,我们都可以用它们来撰写品牌故事,用手机随时拍摄图片,轻松地分享品牌信息。
当然,保持品牌语调和视觉风格固然重要,能够将品牌的调性、视觉效果做到广告级别是件好事,但首先要关注的目标应是“现有顾客”:为他们带去新的品牌动态、提醒他们品牌的存在,并与他们保持深度连接。
这一目标并不需要昂贵的投入。 不要忘记, 内容营销作为一种引导式营销,确实会带来流量,但核心在于与现有客户“构建关系”。相比之下,广告则主要用于吸引新客户。
如果你明白这点,费用上的差异就显而易见了:现有客户的复购几乎可以零成本实现,而吸引新客户的成本却相对较高,客户获取成本(CAC)也会不断增加。
对于初创品牌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奢华的品牌塑造和华丽的产品包装, 我们更应专注于优化产品、提升复购率,并与每一位顾客建立深厚的连接。让每一位客户在再次光临时,感受到品牌的真诚,这才是初创品牌的最重要目标 。
随着品牌的成长,我们将与更多客户建立联系,但一切的开始,永远是从一个客户开始。 就像与客户一对一的“私教”课程一样,我们需要专注于为客户构筑关系与信任。
如果你希望品牌能够赢得更多人的喜爱,请从近处开始。 当你用真心浸染近处的人群时,远方的人自然会被吸引而来。与每一位客户建立真挚的关系,正是品牌走向更广阔未来的第一步。
当客户们愿意与我们分享更多的故事,并将品牌推荐给身边的人时,我们需要不断倾听他们的声音,与他们沟通。品牌最终应当成为一个社区,与客户共同成长,分享彼此的故事,并一起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从近处浸染,远方自会来。” 当我们秉持这一理念时,品牌每时每刻都能通过这种情感连接有所收获,品牌的成长与销售增长也会随之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