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韶大lens视觉杂志
Lens是一个致力于发现创造与美、探求生活价值、传递人性温暖的传播平台。旗下包含出版(《目客》、《视觉》系列读物,影像阅读书系等)、新媒体、展览、沙龙、创意产品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潮人  ·  潮流 | Raf Simons ... ·  昨天  
潮人  ·  潮流壁纸精选〡2024-09-18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韶大lens视觉杂志

你恨这个城市?但它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接近家的地方

韶大lens视觉杂志  · 公众号  · 时尚  · 2017-06-26 20:30

正文


你如何描述你居住的城市?你居住的城市又如何描绘你? 


许多中国城市居住者的生存状态似乎都陷入了两种情境之中:要么在超大城市中经历着成本高昂的严重磨损,要么在小而呆板的城市中看着青春抓也抓不住。 


少有些幸运的人,他们能和自己居住的地方达成和解,甚至产生热爱。



事实上,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思考城市”这件事,本身就够困难了。


裹挟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经营着自己精致的感受和荣辱,少有人有空闲——或者眼光,看到一股更宏大的力量对生活的影响。


又或许,城市其实恰恰在暗中主导着我们的生活基调?



无论是主动的选择还是被动的接受,你选择某个城市的决定,你在这里从事着怎样的生计,你的上下班路线,你平时喜欢和什么人交流,你的恋爱,你的家庭,你的经济状况,你对未来的设想……它们都从你体内蒸腾为独属于一个城市的气质,再转过来反哺给你。


思考一下,你的城市有什么气质?假如给这个思考加上“理想”二字,你理想中的城市气质又是什么?


在北京,一个夏日傍晚,两个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哲学家贝淡宁和艾维纳,还有清华大学教授兼北京市民刘瑜,一起聊了聊这个事。 

 


每个人都变得更爱自己的城市了?


贝淡宁:21世纪,人类进入全球化,但我们仍有很强的归属感,希望自己属于某个社区。随着越来越多人进入城市生活,城市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身份认同符号。我们不是往更广泛的层面(寻找认同),而是越来越多地把认同感放在城市或者社区层面。


 I ❤️ NY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有名的符号/口号之一


我们并非青睐所有城市:我们要么会喜欢生活了很长时间的地方,要么着迷于有独特气质或精神的城市。这样的气质能够增强归属感。


什么是精神或者气质?它并非那么抽象。每个城市都拥有一系列独特的价值观,而其中某些价值观比其它的更加重要。


德国柏林:柏林墙上的涂鸦“宽容”,这座曾经经历污名化的城市后来发展成了欧洲最宽容的城市之一,但移民问题正对其进行着最新考验


爱国主义或者民族主义有时候是很极端、很盲目的,但针对城市的归属感更加理性。城市可以缓和极端或保守民族主义。


如何定义精神?首先看城市的历史,看它怎么发展到今天的样子。同时,也要去调查当地人,搜集不同人、不同群体、不同职业的兴趣点以及争论点。

 


城市精神关乎你的感受力!


刘瑜:几年前,北京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宣传“北京精神”的横幅,不过如今它们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在我们的传统里,当国家精神出现的时候,城市精神就消失了。无论是国家精神还是城市精神,是自上而下被规定的。


我所理解的城市精神与之相反,它首先是自下而上生发的东西,政府并不是它的作者,每一个街道、每一栋写字楼、每一个小区才是这个城市的精神的作者。


捷克布尔诺:这座曾经欧洲最有名的设计之都正靠着新一代设计师重扬旧名


与之相关,城市精神作者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它是多样的、碎片化的。即便是在北京内部也不一样。我来自于著名宇宙中心五道口,五道口精神和CBD精神非常不一样。这才是魅力所在。


我所理解城市精神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是一种消解权力、某种意义上反抗权力的东西。


黎巴嫩贝鲁特:经历多年内战,贝鲁特人对生活品质的坚持仍旧使这里被称为“东方巴黎”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我们的社区认同过多地集中于爱国主义。在这样的语境下,很多时候文化是在竞争当中。国家主义经常能够吞噬、抹平地方性文化。如何在角逐当中使得城市的文化不被彻底消灭,在某种意义上是抗争、是文化自我生成。

  


总感觉不被城市接受怎么办?


艾维纳:人口往城市迁移的过程中,外来人口总是会感受到隔离或者排挤。城市管理制造不平等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有些地方女性不能参与公共活动,还有隐形隔离,比如公共空间的地面坡度太陡,排斥了老年人。


荷兰阿姆斯特丹:移民潮使得当地人正在学习一种新形式的“共存”


在曼哈顿时,我在第五大道上没见到一个孩子。当时我在街道正中蹲下来,模拟小孩的身高,发现前后左右都是匆忙行走的双腿,根本没有孩子的一席之地。(因此在城市管理中,)我们需要敏感一些,柔软一些


德国莱比锡:年轻人正将奄奄一息的工厂霸占并重新改造为艺术工作室


刘瑜:城市里面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彼此宽容,合作能力、信任确实是在上升、强化,人们“观念的水位”在不断上升。(但是)城市化速度太快了,造成冲击非常激烈的情况下,有可能观念水位上涨的速度跟不上文明冲突加剧的速度



我喜欢老味道,但我也在乎物质享受?


刘瑜:过于沉迷于(城市怀旧)也是一种自私。北京是全国人的北京,还是北京人的北京?假如不把某些胡同拆掉,不把某些街道拓展,怎么容纳两千万人口?不断进入现代化的人,生活便利可能会受到影响。对历史的保护和对现代化进程的接纳怎么平衡?


美国奥斯汀:保守沙漠中的一块自由主义绿洲


艾维纳:有些新的科技变化可能并不好。比如Airbnb,许多房主收回房子,只为在上面获得更高受益,导致年轻人在城市中无处落足。一个好的城市,必须首先关怀年轻人的需求。所以我认为对这样的新事物要保持审慎。

 

 


Lens ✕ 艾维纳



Q:既有的城市精神,很多时候是历史或者政治决策者决定的,那么居民本身在形成精神中扮演多大角色?


A:我觉得需要区分“形象宣传”和“城市精神”——前者是政策制定者为了满足城市经济利益而创造并推动的一种精神,后者是从下往上、由居民的想法和思维汇聚而成的。


无论是建筑师盖一所房子,市民们组建一个俱乐部,还是人们聚在一起唱歌,它们都塑造着城市的特质。有时候,政策制定者所创造的精神,一定程度上也基于对人民所塑造的精神的理解。政策制定者只是把这些精神加以制度化了。


荷兰鹿特丹:政府出色的水治理能力和当地人对水的热爱巧妙融合 


Q:许多中国年轻人生活在以北上广为代表的超大城市中。这样的城市撕裂了原有的家庭、社群关系,如何构建新的归属感?


A:城市永远取代不了家庭,没什么能取代家庭。然而,城市和城市精神可以说是最接近于家庭的东西。城市关乎当地生活,关乎人和居住地之间的互动,关乎记忆的营建,关乎对于地点的感受力。


法国巴黎:巴黎人对“浪漫”的定义,是即使没有巴氏杀菌,也要为一块奶酪冒险


Q:中国年轻人之前“逃离北上广”,又“重回北上广”?您如何看待他们对待超大城市生活的一种无力感?


A:我觉得巨型城市会继续存在下去,人们只能对其有所适应。当然了,这种生活方式肯定不适合所有人,即使逃离也很正常。在英国和德国,很多人也选择从伦敦和柏林搬离,到更小的城镇去生活。这都是自然现象。


越南河内:现代天际线下,简单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和谐共存

 

Q:中国一些二三线城市现在以有趣的方式营造了自己的新形象:比如成都是地下音乐之都,石家庄是摇滚之都,大理是小清新之城,您怎么看这类城市精神?


A:作为三个孩子的父亲,我觉得这种青年城市精神的营造非常棒。中国的这种状况在其他国家也有,比如德国莱比锡现在是青年文化之都,美国得州奥斯汀现在是自由主义者之都——要知道,得州本身是以保守出名的地方。


中国石家庄:一片枯槁下隐藏着一颗摇滚的灵魂,via INS sun_ran_away 


Q:中国现在有许多大型城市面貌整治项目,世界其他地方有这种庞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案例吗?


A:这可能是独属于中国的现象吧。说实话,西方城市现在对于这样的项目越来越谨慎。当然了,比如在东伦敦也有一定程度的改造项目,但保留城市原貌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属于非洲的活力,要从内部来泵造 


Q:您主张以散步的方式观看一所城市,这是种怎样的散步?


A:我们总是匆匆忙忙地从A点赶到B点,而不会慢悠悠地在两点间思考、享受、感受。城市绝不是一个个地点,它恰恰是从A到B的一种延续性。 


Q:现在中国年轻人有越来越多的出国旅行机会,也追求更加深刻的旅行方式,您怎么看待旅行者对城市精神的探索?


A:我对旅行者的建议是:坚持步行,让自己适当迷路,和当地人交谈。别老急匆匆赶向景点。在小社区里散散步,在咖啡馆里和当地人聊聊天,这才是城市的精妙所在。


“城市的精神:为什么城市气质在全球化时代如此重要?”沙龙,由启皓北京主办。

采访 / 胡阳潇潇


你还应该看看


在你的城市里,爱是什么模样?

过去一年,全世界最好的建筑物都在这里了|致匠心

房子啊房子,年轻人还买不起,而中年人已经开始失去

费时很久的一本“视觉”:“我们是不是非要那么急迫不可?”



▼  点击观看“Lens·重逢岛”原创视频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微店购买《视觉012:我们是不是非要那么急迫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