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阿提卡野话
漫漫冬夜,在我蛰居阿提卡乡间的时候,草草写下这些笔记,是为“阿提卡之夜”。——Aulus Gellius,Noctes Atticae,Praefatio, 4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阿提卡野话

俄罗斯思想史撰小议

阿提卡野话  · 公众号  ·  · 2019-09-03 12:2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俄罗斯思想,——沉陷于泥沼,闪着异世之光,灼伤世界,也苦了自己。 谢谢毕晓博士慨允推送。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给予相关爱好者一些启发,让他们可以顺着这些资料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我深知任何一个主题的书单都不可能达到穷尽,因此我更愿意这篇文章成为你手中的手电筒而非地图,它可以帮助你照亮自己的道路,你必然会在某个岔路口驻足乃至深入,而不必按照原先制定的计划前行。我希望,我所列举的这些书籍的大量引用材料能够给你提供这样的帮助。


首先,我认为以赛亚·伯林的《俄国思想家》是入门俄国思想史与文学的最佳选择。我当年就是因为读了这本书,进而决定系统研究俄罗斯思想史与文学。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俄罗斯十九世纪的思想史背景,以及一些重要的主题:斯拉夫派与西欧派的对峙,托尔斯泰与赫尔岑的重要思想,西欧派领袖别林斯基及其所开创的社会批评传统,德国浪漫主义对俄罗斯的影响,俄国平民知识分子与民粹派传统,屠格涅夫在俄国思想史中的尴尬位置等。

这本书最大的缺陷在于,过分偏重西欧派思想家,而对斯拉夫派思想家霍米亚科夫、基列耶夫斯基、萨马林等人的介绍相对较少,我个人猜测这种倾向性书写是伯林的个人立场偏好所导致的。


普列汉诺夫的《俄国社会思想史》三卷本是另一部俄国思想史杰作。本书的书写有浓厚的马克思主义写作印迹,但是抛开这一层面,仍然一本非常适合全面了解俄国思想史的专著,相比于伯林散漫的论文集结作品,普列汉诺夫的这套书更具计划性。我当年也是碍于政治立场(顺便说一句,的确太厚了 233333 ),不愿阅读它,但在川大一位非常值得敬重的俄罗斯文学教授的推荐下,我尝试着读了几页,一下子就被普列汉诺夫高超的思想水准震撼到了。同理,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也是这类著作。我们总是习惯于称赞那些不同立场者的才华,却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对方甚至推荐对方的作品,即使是称赞多半也是大而化之,称赞不到点子上。

这本书围绕着俄国大贵族与宗教集团的逐渐衰落以及西化阶层与沙皇的崛起开头,全面梳理了俄国西化的早期探索、彼得大帝改革、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启蒙运动等俄国思想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论述了康捷米尔、罗蒙诺索夫、拉季舍夫等人的主要思想,使得读者能够对这段时期俄国社会思想史中的主要人物与历史事件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不过,这本书的最大缺陷在于作者没有能够完成预定计划的写作,全书的梳理停留在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仅有一点点触及,对于精彩绝伦的十九世纪,普列汉诺夫没能写到。同时也许碍于精力所限,普列汉诺夫的写作质量逐渐降低,第一卷明显比第三卷更加出色,使得全书有点虎头蛇尾,普列汉诺夫的雄心与才华在这本书中展露无疑,但却没有持之以恒。


别尔嘉耶夫的《俄罗斯思想》的主要论述对象为十九世纪俄国思想史。别尔嘉耶夫并没有如普列汉诺夫那样按照时间顺序来梳理这一阶段的俄国社会思想发展,而是围绕着十九世纪俄国思想史的几个重要主题展开写作的。俄罗斯的民族主义以及相关的东西方与宗教问题、俄国思想中的历史哲学维度、俄罗斯的人道主义与宗教人道主义、俄罗斯思想中的末日论问题、俄罗斯的宗教哲学与教会学等都是别尔嘉耶夫的论述主题。

这本书的最大优点是,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它就此了解俄国思想中的一些核心论题,说白了就是我们可以更容易地窥视出俄罗斯知识人们的思维是怎样运行的。但是这本书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我的阅读体验,别尔嘉耶夫是一位才华飞扬的写作者,他的文风未免有些散乱,不熟悉俄国思想史的朋友有时候容易被他书写的随意性搞蒙,而缺乏时间线索的导览,就使得这一缺陷被无限放大了。因此,我建议初学者可以参照一下梁赞诺夫斯基《俄罗斯史》中的对应时段部分,这样会更有利于你们清晰地理解本书。


梁赞诺夫斯基的《俄罗斯史》是一本关于俄罗斯的通史。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俄罗斯历史的发展背景,同时给予我们众多思想家的历史背景知识。同时,俄裔学者梁赞诺夫斯基写作过大量俄罗斯研究著作,可以说是上世纪相关领域的泰斗级人物,他的作品质量非常可靠。然而,我为什么没有推荐初学者一开始就阅读此书,原因在于这本书体例较大且枯燥,如果没有浓烈的兴趣,阅读起来会比较吃力,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因此我建议,对于比较看重阅读体验的读者,可以将其当做工具书对待,在阅读其它书籍时觉得需要了解一下同时代的历史背景,便翻看一下对应章节。


张百春教授的著作《当代东正教神学思想》刚好弥补了伯林《俄国思想家》的补足,是系统介绍俄罗斯宗教学说的佳作,也是我国斯拉夫文化研究的杰出成果。这本书系统介绍了俄罗斯宗教学说的众多思想家与重要主题:霍米亚科夫、费奥多罗夫、索洛维约夫、别尔嘉耶夫、特鲁别茨科伊、梅列日科夫斯基、罗赞诺夫、布尔加科夫、洛斯基、弗洛连斯基等思想家均收录在列;聚合性、索菲亚学、神人与人神、圣像学等东正教主要主题也都被一网打尽。

这本书对我们专业地了解俄罗斯宗教学说的内部理路具有巨大帮助。例如,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才知道俄国东正教神学与宗教哲学是两类学说,我们熟知的索洛维约夫是宗教哲学家而非神学家,布尔加科夫则是神学家。


刘文飞教授的《伊阿诺斯,或双头鹰》围绕着俄国思想史中的最核心主题“东西方问题(即斯拉夫派与西欧派)”进行了全面论述。值得注意的是,刘文飞老师对斯拉夫派与西欧派的形成有清醒的反思意识,他并没有将东西方问题当作一种天然的正当预设,而是首先提出:这种东方思想与西方思想的对立是如何形成的?它准确吗?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刘文飞老师梳理了两派各自的思想史脉络,霍米亚科夫、基列耶夫斯基、阿克萨科夫、恰达耶夫、赫尔岑、别林斯基等两派思想家的学说一一被刘文飞教授详细论述。


本书一个值得注意与称赞的地方在于,刘文飞老师将东西方问题引申到了当下的俄罗斯社会,在他看来,晚年索尔仁尼琴与沃伊诺维奇的对峙仍是对俄国东西方问题的延续,这就使得这本书更具当代价值。

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俄罗斯思想史入门提供一个标准答案,正如我开头说的,好的读者需要在行走途中开辟自己的道路。 我仅希望本文能够对那些想要了解俄罗斯思想文化的初学者提供微博的帮助。

作者:文学理论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讲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思想史与世界文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