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家庭育儿 2017.5.31 -
小宝宝能吃母乳吃到饱当然最好了。但
“奶少”的妈妈们看着饿蔫了的宝宝,
心里真不是滋味。想“用力”爱宝宝,又有一种恨自己不成钢的感觉,无奈只能进行混合喂养。
妈妈身子弱,各种补还是奶不足,那么小的宝宝能混合喂养吗?
宝宝一直挺爱喝奶粉,突然有一天就不想喝了。
母乳少得可怜,宝宝有时候吃着吃着就睡着了
。
今天小编专门请教了婴幼儿营养方面的专家,来和妈妈们好好聊一聊混合喂养的话题。
早教好歌曲 快和宝宝一起听吧~
☝☝☝
戳左边的绿色按钮就可以听啦
母乳
是婴儿出生以后
最
理想的食物
,可
满足6个月以内宝宝
的生长发育。
通常,母乳喂养的优势远高于奶粉,无论是预防急性感染性疾病还是成人后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因此,应该
尽量纯母乳喂养宝宝满6个月
。
绝大多数妈妈都可以纯母乳喂养,让宝宝从母乳中获得营养和免疫保护。
如果确实存在
母乳不足的
情况或因其他原因不能纯母乳喂养,为了
满足宝宝生长的需要
,应考虑
混合喂养
,如有可能再
转为母乳喂养
。
在给宝宝添加婴儿奶粉之前,首先要
正确判断母乳是否充足
。那么母乳不足有哪些信号呢?
①
宝宝出生
3
天后
,大便颜色仍
偏黑色、绿色或棕色
。
②宝
宝
吃奶时
妈妈感觉到
乳头疼痛
,往往是
含接姿势不正确
,宝宝吃不到奶。
③宝
宝
每天吃奶次数少于8次
,宝宝的
尿量少且颜色深浓
。
④
宝宝每天
排尿少于6次
,
排便少于3次
。
⑤宝
宝出生
10天后
,
体重没有恢复
到出生时的水平。
⑥
宝宝
满月
时,体重
增长未达到600克
。
提醒:
如何出现以上母乳不足的信号,家长可以与儿科医生或母乳咨询专业人士进行沟通,看
是否可以通过努力实现母乳充足
。如果通过合理的催乳仍然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再考虑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主要有
代授法
和
补授法
两种。
以
婴儿配方奶粉
代替一次或多次母乳
喂养。
如果妈妈乳量充足却又因工作不能按时喂奶,最好按时将
乳汁挤出
或用
吸奶器
吸空乳房,以保持乳汁分泌不减少。吸出的
母乳冷藏保存
,
温热后
仍可喂给宝宝。
每次
先喂母乳
,婴儿未吃饱时再
补充一定量
的配方奶粉或其他奶类。
补充的奶量要按
婴儿食欲及母乳量多少
决定,注意
一定不要过多
,以免婴儿喝母乳越来越少而趋向于喝配方奶粉。
总奶量:
宝宝
每公斤
体重大约需要
120~130毫升
奶量。
食量的判断:
主观指标是
宝宝
吃饱后比较安静、小便次数正常
等;客观指标是
体重增加合理,
生长发育符合规律
,可以使用
生长曲线动态监测
宝宝的发育。
注意:
妈妈应
坚持每次让宝宝将乳房吸空
,这样有利于
刺激母乳分泌
,不致于母乳量日益减少。
如何让混合喂养的宝宝吃饱且吃得健康很重要。小编悉心地为妈妈总结了一些常见的喂养问题和喂养要点。
如果宝宝出生后
1~2个月
接触到奶瓶,就
很可能排斥乳头
,造成
“乳头错觉”
。一般2~3个月的宝宝就不容易乳头错觉了。
所以,
为了保证母乳喂养,
即使宝宝最初1~2个月不能吃纯母乳,也
不要让他接触奶瓶
,可以用
勺子或辅助哺乳器
喂奶。
刚开始混合喂养的时候,习惯了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会
排斥奶粉的味道
。
宝宝排斥奶粉,可以试试
用一部分母乳跟奶粉混合
喂养,或者直接使用
辅助哺乳器
来解决这个问题。
辅助哺乳器即辅助妈妈哺乳的设备。这个设备容易获得,可以从网上购买。
原理:
辅助哺乳器就是将一根长长的吸管一侧连接冲调好的配方奶粉,另一侧固定到乳头旁边,宝宝
吃母乳的过程中可以吸到配方奶粉
,弥补母乳的不足。随着宝宝对母乳吸吮的刺激,母乳量会逐步多起来,甚至过渡到纯母乳喂养。
给宝宝选择奶瓶时,要注意挑选
品质有保证
的产品。注意
奶嘴的孔径要合适
,孔径太大会导致宝宝吞咽太快或呛咳,孔径太小会导致宝宝吃奶速度过慢且容易吞咽过多的气体。
一般认为冲奶温度在40度左右。其实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冲调配方奶的建议,
水温应在70度以上
(高温能杀死一些病原菌)
,同时注意奶瓶应
水煮或高压消毒
。
用较高的水温冲调奶粉是为了
降低
宝宝
(尤其是早产儿或免疫力低下的婴儿)
感染病原菌的风险
,如阪崎肠杆菌和肠道沙门氏菌。
有家长担心用70度以上的水冲调奶粉会破坏营养素,其实70度高温对奶粉里营养素
(如维生素C)
的影响可以
忽略不计
。70度的水温可能会杀死奶粉里的一些益生菌,但可以通过
服用益生菌
来弥补。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通常情况下,
6个月以内
的宝宝
不需要喂水
。无论母乳喂养、混合喂养还是人工喂养,宝宝都可以从母乳或奶粉中获得充足的水分。6个月以后宝宝添加辅食了,就可以少量给宝宝喂水。
尽管有些妈妈进行了混合喂养,但是也要
充分利用
有限的母乳,尽量多喂母乳。
母乳是
越吸越多的
,如果妈妈认为母乳不足就
减少母乳的次数
,会使母乳
越来越少
。
每天让宝宝直接吸吮乳头
不少于3次
,这样能促使母乳充分分泌,又能满足宝宝的需要。
母乳
喂养次数要
均匀分开
,
不要很长时间都不喂母乳
。
每天按时喂母乳,可以保证母乳分泌。
缺点:
因母乳少,宝宝吃奶的时间长,容易疲劳。宝宝可能还没吃饱就睡着了或者总是不停地哭闹,这样每次的喂奶量就不容易掌握,必要时可以借助辅助哺乳器。注意观察宝宝能否坚持到下一次喂养时间,是否真正达到定时喂养。
建议:
如果
母乳不足
,妈妈
白天又不能哺乳
,可以在
每天特定的时间
哺乳,至少喂3次母乳。
其余几次喂养可以选择其他奶类,这样每次的喂奶量比较容易掌握。
如果方法得当,混合喂养的宝宝还
有机会实现纯母乳喂养
。
事实上,确实有不少妈妈通过努力成功实现了纯母乳喂养,且宝宝发育良好。
①
宝宝饿了或者妈妈奶涨了就可以喂奶,因为母乳喂养不需要像人工喂养那样有固定的时间间隔。
②
每天喂奶8次以上,每次喂奶不少于30分钟,夜间也要坚持给宝宝哺乳。
③
如果宝宝睡眠时间超过3小时,要叫醒宝宝吃奶;
④
不要轻易给宝宝添加糖水或母乳代用品,否则只能使母乳越来越少。
⑤
不要轻易使用奶瓶,以免宝宝产生“乳头错觉”。
⑥
哺乳妈妈要加强营养,必要时咨询专业营养师制订适合个人的饮食方案。
⑦
保持充足的睡眠,放松心情,避免精神紧张。
刘长伟,南京儿童医院营养医师,临床营养师,专注孕期、哺乳期、儿童期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