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运经》这部古籍被誉为揭示官场真谛的千古奇文,由名臣姚崇所撰,堪称为官者的指南。
姚崇这位名臣,以其独到的见解和亲身的体悟,将做官的际遇、长短、官阶高低等一切融于一个“运”字之中。
其智慧洞见不仅揭示了官场的本质,更以不朽的哲思启迪后人,为官者无不视之为“仕之真经,宦之重宝”。
一、察运卷
智者多机也,尊者多虑也;
事无常败,人无恒幸;
官有起苦,有其乐;
释义:聪明的人有很多策略和机会,高位的人考虑事情会比较周全。
事情不会永远失败,人也不会一直幸运。官场中有艰辛,也有快乐。
运气居于高位,敌人居于低位,重在争取机会,轻视需要舍弃。
感悟:为官一途,有艰辛,有乐趣。把握时运,知己知彼。
贵在敢于争取,轻贱则在于适时放弃。
面对人生,唯有在变化中自省,在逆境中坚持,方能有所收获。
二、应运卷
大势勿抗,小节勿量;
德有其失,仁有其过;
能让者不困,能变者不折;
君子悖运,小人悖心;
释义:不要与大的趋势对抗,也不要过于计较小节。
具有德行的人也会有失误,仁爱的人也可能有过错。
能够退让的人不会陷入困境,能够适应变化的人不会被击垮。
君子可能遭遇逆境,而小人则可能违背良心。
应对表面不实之物时要从容,处理实在问题时要慎重。
感悟:顺势而为,不与大势争锋。勿因小事斤斤计较,广阔心胸方能自如。
道德之人也有过失,仁者偶有失误,宽容为上。退一步海阔天空,随变创新则立于不败。
君子或遭逆境,小人却易失信。对虚情虚理淡然置之,对实事实情细察从容。
通达世理,方能自在于世。
三、祈运卷
志者入仕焉,明者出仕焉;
好学有望,厌俗无为;
乱不让凶,盛不求功;
恃文为官,恃武为将;
释义:有志向的人会投身仕途,明者则选择退出官场。
爱好学习的人看到希望,厌倦世俗的人无所作为。
在混乱中不要退让于恶人,兴盛时不急于求功名。
依靠文才可以从政,依靠武力可以为将。
志向应该明确展示,方法和策略则应隐秘不露。
感悟:志者勇于逐梦,明者则知退避。
以学为乐者,未来可期;厌世者,行事无果。
乱时不惧不止,盛世不争功名。
凭文才可治政,仗武力能领军。
志向要明晰,从不掩饰;策略需隐秘,藏于心间。
察时势,明取舍,终得安身立命。
四、借运卷
独辄无力也,傲辄无顺也;
士以官尊,官以权贵;
人识为先,人用为要;
小人弗依,君子勿迫;
释义:单独行动无力,傲慢则无人顺从。
士人因官职而显得尊贵,官员因权力而显得高贵。
识别人才是首要,用好人才是关键。
不要依赖小人,不要逼迫君子。
成功时不要忘记恩情,失败后不要记恨仇敌。
感悟:孤行难成,傲慢难齐。士因官职显尊荣,官因权力具尊贵。
识人是基础,用人为根本。小人不可倚靠,君子不宜逼迫。
成功不忘恩,与人共进;失败不惧仇,心怀坦然。
人际为先,勿恃己能,终得和谐之境。
五、转运卷
心乏人衰也,气弱业枯也;
法正莫若人正,心高莫若才高;
以忠补缺,以贬补虚,
以自足慰己,以不足慰人;
释义:心志衰竭时,人就会变得软弱;斗志消退时,事业就会枯萎。
法律的公正不如人的品格端正,志向高远不如才华真正出众。
用忠诚填补不足,用批评纠正空虚。
用自足来安慰自己,用认识不足来宽慰他人。
君子不轻言后悔,小人常积怨怨恨。
感悟:心志不衰,人自坚强;斗志不减,业有所成。
人品端正胜于法律,才华出众胜于空有志向。
忠诚弥补缺失,批评纠正空虚。知足能自安,不足化纠纷。
君子胸怀豁达,不轻言悔;小人常陷怨恨,难以释怀。
修身立德,知足常乐,方得长久安稳。
六、分运卷
福无独享焉,祸无自消焉;
让权者死,让利者活;
虚名不抵小误,大功毁于言谤;
强则施之,弱则减之;
释义:福分不能单独享受,祸患不会自己消散。
夺权者可能面临危险,愿意分享利益者能长久生存。
虚名不能抵消哪怕是一点小错误,大功劳也可能因流言蜚语而毁掉。
具备实力时要施展,实力不足时要谨慎。
欺骗人是罪过,自欺则更加可悲。
感悟:福祸与人共享,独享难长久。
权力争夺带来危机,分享利得方可长存。
虚名不能有误,大功也怕诽谤。
实力强,则果敢行动;力量弱,则须谨慎。欺人自受罪,自欺更是自毁。
懂得分享,懂得谦逊,守住本心,修身明德。
七、承运卷
传业难遂也,承运可为也;
以智求位,以无智求治;
恃变除困,恃不变除患;
君子不隐己过,小人不隐己能;
释义:传承事业并不容易,但顺应时势可以成就大业。
用智慧争取地位,用虚心、谨慎来治理。
依靠变化可以解除困境,保持不变可以排除隐患。
君子不隐瞒自己的过失,小人不掩盖自己的才能。
高位者应能谦逊,低位者应能迈向高贵。
感悟:传承不易,顺势可达。智慧取地位,虚心治天下。
变化中解困,稳定中除患。
君子坦荡,直面过错;小人炫耀,藏私自显。
居高位,常怀谦逊;处低位,不断进取。
善于应变,保持自省,方能在纷繁世事中立于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