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陈嘉禾「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
在股票投资中,市值恐怕是最常见的概念之一。如果我今天问一句:“市值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恐怕会引发不少投资者的嘲笑。
从通俗的定义上讲,市值是一只股票的价值,人们也经常做出“某某公司市值过千亿非常了不起”的评价,似乎市值就代表了公司的真正价值,但是市值真的等于价值吗?
假设有一家公司,它的第一大股东占比
80%
,但是几乎从来不交易;其他股东占比
20%
,天天都频繁交易。那么,这家公司的价值应当如何决定?从直觉理解,既然第一大股东占比
80%
、其他股东占比
20%
,那么大家就按
80
∶
20
给出自己的意见,加在一起就应该等于公司的总价值。但是事实上,由于第一大股东并不经常交易,因此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几乎是完全由剩下的
20%
股东决定的。毕竟,交易价格只取决于买卖了多少股票,和持有多少股票毫无关系。于是,第一大股东
80%
的持股比例,就被更加活跃交易的、持股比例只有
20%
的股东所“代表”了。
因此,市值这个概念,并不是代表全体股东对公司价值的评判,而是代表了交易最活跃的一些股东对公司价值的评判。而如果这些交易最活跃的股东,他们的评判错了呢?如果交易不活跃的股东、比如第一大股东的判断更正确呢?然而,简单的市值指标可管不了这么多。
在以上的例子中,“第一大股东占比
80%
但是不怎么交易”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夸张的比喻,但是这并不是笔者编出来的案例。
根据
2023
年的三季报,以生产高压锅、小家电、厨具闻名的苏泊尔公司,其第一大股东
SEB
国际公司的持股占比达到
82.6%
,而
SEB
国际公司并不经常做出交易。在其他许多企业中,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情形。
另外,有些投资者觉得,既然市值是市场交易价格和总股本的乘积,那么市值就等于企业真实的变现价值。但是,这种理解也是错误的。市场交易价格是一个边际交易价格,并不是整体交易价格。用小部分活跃交易股票形成的边际交易价格,来衡量整体企业出售时可能达到的价格,无疑是错误的。
如果所有股票都拿来卖,价格会因为供给的变化,而与日常交易价格大不相同。由于边际交易价格有时候会很亢奋,有时候会很低沉,因此不同情况下,整体交易价格有可能大幅低于边际交易价格、有时候也会大幅高于边际交易价格,两者很难完全等同。
在中国的历史传说中,“负石阻兵”与今天“用市值衡量价值”有着非常相似之处。
相传在汉代,皇帝命令军队进攻西南方的大理地区。观音菩萨不忍百姓遭受兵灾,化身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背了一块硕大无比的石头在路上走。入侵的汉军一看:这个地方的老太太都有这么大的力气,何况军队。于是,连夜撤兵,不再入侵大理:“大理南十五里,传汉兵见老妇以稻草索负大石,趋汉兵,兵惧乃止。”
用背大石头的老太太的力气,乘以大理的总人口,得到夸张的战斗力,入侵的军队因而吓跑。用市场上活跃交易的、一小部分股票的交易价格,乘以总股本,得到夸张的市值,许多投资者因而被吓坏。历史上的传说与今天的市场,竟有如此异曲同工之妙。
(责任编辑:侯皓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