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监管研究院
我们专注于跨业资管、外汇、跨境人民币、自贸区、银行间债券、交易所债券、金融业牌照及业务资质等领域的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古北路烧烤哥  ·  看!是不是开始交易开会预期了? ·  2 天前  
雪球  ·  【创业板指跌逾1% ... ·  3 天前  
越女事务所  ·  诶,又染病毒了 ·  4 天前  
越女事务所  ·  诶,又染病毒了 ·  4 天前  
大力如山  ·  金融新青年,11月已经唤醒,12月开始拥抱! ·  5 天前  
专注业绩潜伏  ·  复盘6轮牛市99次跌破20日均线后 ·  5 天前  
专注业绩潜伏  ·  复盘6轮牛市99次跌破20日均线后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监管研究院

十位银行业大佬告诉你:大资管转型升级,路在何方?

金融监管研究院  · 公众号  · 金融  · 2017-06-01 22:29

正文

本文来源于新浪财经,原标题《银行资管转型升级路在何方圆桌讨论文字实录》。金融监管研究院对其中部分文字有微调及修正。



【法询金融】近期精品课程


6.17-18|广州】银监会八道金牌要点探讨与影响分析研讨会

【6.10-11|上海】新形势下混业资管转型和实践案例

【6.17-18|深圳】资管行业税务筹划

点击蓝色标题,可获取详细课程信息,详询刘老师电话&微信:13671816814



在5月25日新浪财经主办的“2017中国银行业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中,十位银行资管大佬参与了银行理财相关的两场圆桌讨论。两个主体分别为:


一、银行资管转型升级路在何方?


参与圆桌讨论的各位嘉宾分别是:


中国投资银行与资产管理部首席宋福宁;

兴业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汪圣明;

中国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潘东;

广发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罗鹏宇;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

天津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刚领。


二、资管核心建设能力:如何打造转型之路的交通系统?


参与圆桌讨论的各位嘉宾分别是:


南京银行资管副总经理黄艳红;

华夏银行资管副总经理苑志宏;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步艳红;

平安银行资产管理事业部副总理郭新忠;

中国农业银行资产管理部资本市场投资处处长邵一华。



资管转型升级,路在何方?

邓妍:


谢谢,非常开心能够在这么一个大的盛会里,能为大家主持一场银行资管方面的专业研讨。


我想可能在座的,包括在开会之前,我也跟其他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人聊过。几乎所有人都对这一场圆桌非常期待,因为大家都想知道,比如说通道业务进行限制以后,到底银行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我想我们的开场就简单把这样一个问题抛出来,大家来多听一听在座的几位银行资管的大佬,包括曾刚主任的一些真知灼见。

我们从最近的这些政策,对于资管业务可能会带来哪些变化开始聊起,我们请宋总先为我们分享一下,这些政策到底为我们的资管业务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包括通道业务的政策对于我们的影响大不大?


[一]监管政策对银行理财的影响?

宋福宁:


邓总既然说了,我就先开个头。

首先很荣幸到这个讲台上,古话也说过,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有几个人还是相同的,刚才我们认真听了魏总的演讲,这个业务走过来,我们今天在台上讲资管的发展,如果一定要讲变化的话,现在变化还谈不上。

现在很重要的就是加大了解,加大获取信息,包括刚才邓总说的周末出的一些证监会现在的监管对于资管的不同看法,我们也第一时间进行把握、吸收和消化。对于各自产生的这些相应的解释,我们也深入的理解了。

今年在理解的基础上,我感觉大的变化就是一个“稳”字。因为任何一个资管业务经济近10年的发展应该也算是高速发展,大家停顿一下,稍微回顾一下。虽然刚才我们最新的是魏青讲的MOM专业的纵深,横向的跨界。专业的纵深还值得推介,但是横向的跨界到哪个地方,对于我们各自的资管,产品端、资产端未来怎么发展,我们肯定更多的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今天我看了一下,我也算是代表四大行。四大行的整个风格还是偏于谨慎。所以我在年初实际上对于今年资管的发展,也有媒体邀请写过文章,我强调了流动性。

到目前为止,实际上我感觉今年流动性的管理,不管是资产端还是产品端,我可能都会从流动性的角度去考虑。去年大家都在强调资产荒的概念,实际上所谓的资产荒,不过就是资金端翻倍了而已。所以说在资金收紧的情况下,拿到好的资产和收益好的,或者是稍微不是那么好的话,对我们资管来说也是一个大小年的概念。当我遇到资金问题的时候,那可能就是灾难。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整个发展更偏向于负债的稳定性。


邓妍:

汪总来自兴业银行,我们听一听兴业是什么样的变化?


汪圣明:

我接着邓总的命题和宋总的观点,谈一谈个人的一些感受。

这个变化已经发生了,而且不是今年才发生。但是针对银行资管而言,去年时时刻刻在发生变化。

包括我们也看到了,整个银行行业理财资管的整个数据。比如说大的规模里面的一些结构,我觉得,应该说是很清晰地告诉我们,银行资管这个行业经过前些年的高速发展以后,应该是逐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我个人理解,因为很多方面也是我们的一些看法。我觉得,银行理财、银行资管经过前些年的发展以后,去年或者今年,应该说从大的政策导向,从市场变化的导向,我觉得确确实实银行资管的发展变化,还是要回到资本的本质。

比如说,我们会看到这些方面的变化,就是首先我们会更加专注于我们为客户去创造更好的收益,当然产品的风险是客户能够承担的。比如,这里讲的是自主管理或者委托管理,在固定收益和资本市场,归根到底,是我们有没有更好的专注于这个市场,专注于资产管理,为客户创造特别好的产品。而不是去做一些过手型、通道型,甚至是套利型的业务,这个还是有很多变化的。


我觉得,资管确确实实要更加专注于我们终端的客户需求。这个有两个层面,比如说,我们的产品要更多的满足我们终端的零售和公司客户,他们财富管理的需求,他们现金管理的需求。我们的投资类服务的对象,当然更多的是要向我们的这些实体经济的企业行业做投放,我想这个变化也是在发生。包括我们银行的资管结构的变化,就是这样一个变化。

另外一个变化,确确实实市场的变化非常大,资金荒也好,资产荒也好,这个变化确实是非常大。往年我们还在看资产的问题,现在可能是一个资金的问题。但是我觉得背后的问题,可能还是一个投研的问题,我们对于这个市场如何研究、分析和判断,无论是大的资产配置还是投资策略,还有风险管理,需要基于资产管理这个业务本身的内在逻辑,做好相应的投资决策和预言管理。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一时被市场的现象所迷惑,而是按照本质的规律去发展,与我们的客户共同成长。

这几个方面的变化我觉得是在发生,而且我相信会持续的变化下去。


邓妍:


我们这一场还有一位美女嘉宾,我们请潘总介绍一下。潘东总来自于光大银行,对于潘总以前也有一个很深度的访谈,是关于银行资管方面的,我们听一听她的看法。



潘东:


谢谢主持人,谢谢华创证券和新浪财经。

其实我觉得,在座的大家可能都是资产管理行业不同业态的代表。2017年,注定是这个行业充满着变化,可以说是波澜壮阔的一年。

所以,今天这个会的主题是资管行业路在何方。我觉得,不管怎么讲,这个变化应该已经很明显的看得到。

今天上午,好像巴老师的PPT讲到,在2015年之前全行业的增速大概有50%多,具体到银行理财来讲,2015年的增速是50%多,2016年只有20%多。到了今年的一季度有多少呢?30万亿的银行理财,到今年一季度全行业只增加了1千亿,相当于是没有增长。

所以我觉得变化在发生,但是我们要不要那么悲观?其实我觉得,最近大家听的特别多的,是债券市场收益率飙升,资管监管政策在发生非常严厉的转向。

我觉得如果是回答主持人的问题,刚才我在思考,如果用一句话来回答,我会选择哪一句话?我刚才自己想了一想,我想说“休整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可能这句话,用到银行理财的身上,是更加适当的。因为中国的银行业第一只理财产品,是我们光大银行在2004年春节前后推出的,到现在已经10多年了。

这个行业的年化增长率50%以上。我们认为,所谓的黄金10年,或者叫黄金12年,已经过去了。一个高速增长的行业,我觉得它高速增长10年之后,就像一个人长跑一样,一定要停下来,休整一下。就像一辆车一样,一定要停下来做一下保养,加一下油。

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是检查自己在过去快速成长的过程中,自身有什么问题,行业有什么问题,要去做哪些改变。这一切我觉得,都是为了让资管行业更好的向前发展。

所以为了印证我自己讲的“休整是为了更好的出发”,我还是想给大家一个信心。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大不大?我们跟美国去比,具体的数据我记不太清楚。但是我记得,美国的资管行业是GDP的两倍。而中国如果去掉通道业务,其实不到GDP的一倍。

中国银行业的理财管理规模跟银行业的表内资产比,可能是一半还不到,而美国基本上是1:1的比例。所以,我对这个行业还是充满了信心。我觉得,经过这个行业参与人,包括我们监管部门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还是要对它未来更加健康、更加合规的发展充满信心。这是我的第一个判断。


回答主持人的问题。在今年2017年的情况下,我们要更加注重什么?我想,我们做资管每年都有很多要注重的点。今年我个人考虑,我觉得做资管行业,特别是银行理财,我们可能要尤其关注几个方面:

第一
我们要考虑适当的规模和效益的考核。

其实我知道,在座的也有很多行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前几年给到我们的员工,给到团队的考核要求是非常高的。今年我觉得,大家可能要实事求是,要从规模导向转向效益导向

这是第一个全行业我们自己要去关注的。

第二
今年要尤其注重资金的稳定性。

刚才大家都讲了,去年我们讲的是资产荒,今年现在大家在讲资金荒或者是什么荒。但是我觉得,要尤其注重资金的稳定性,尤其要注重对客户端的引导。

这里面,包括我们去发一些期限更长一点的产品。对于有一些短期、临时、爆发性的资金,我们作为管理人,要审慎地考虑这个钱我要还是不要。甚至我去引导我的投资人,去教育我的投资人,我们应该用一种穿越周期的理念持有一些长期资产。

这是第二个经营管理理念上的变化。


第三
我们的策略安排要有应对不确定性的灵活性。


这个,往年可能我们都不太提,但今年尤其要注意。我觉得,今年不管是监管政策,还是债券市场的变化、股票市场的变化,都充满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我们的投资政策也好,经营策略也好,都要保持比较高的灵活性,要让自己在市场发生深刻变化的时候,能够快速的转向,坚决的落地执行。


第四
今年尤其注重风险管理中的流动性风险和声誉风险。


流动性风险不讲了,大家都讲得特别多。声誉风险大家一定要关注。我们全行业都在讲要打破刚性兑付,但是要从哪里开始?从谁开始?

在这种多变而且脆弱的市场环境下,我觉得一个小小的事情处理不好,有可能就会演变成一个比较大的事情。相信在座的机构管理人、资产管理人,都希望这个行业要打破刚性兑付,但是可能都不希望打破刚性兑付从我开始。

所以我想,今年在这四个方面要引起关注,谢谢。



罗鹏宇:


非常感谢新浪财经和华创证券给了我这个交流机会。

我们广发银行资管部应该是相对比较年轻的,我们成立的时间是两年半。跟几位老大哥相比,我们还晚一些。我们这两年半发展的整体趋势还不错,但是就像刚才潘总所说的,在今年深刻感受到资管整体市场的变化。我主要谈三点:


第一,银监会今年以来,连续下发了7份文件,其实有很多要求。

在理财业务出现十几年之前,刚开始的时候就有很多的要求,也有根据最近的一些情况有一些新的要求。

其实对于银行资管来讲,合规经营一直都是一个要求。而今年是提到了一个更高的作用和地位。实际上我们团队在过去一段时间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逐条逐句地去研究监管文件要确保每一笔业务,每一笔融资都满足合规要求,我想这是一个银行开展业务最基本的态度和原则。

第二,刚才宋总、汪总和潘总都提到资管的变化。我觉得可以分两头说。

一个是资产端。过去大半年以来,监管环境也好,市场环境也好,其实更多的是引导这个资产端的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所以我觉得在资产端的变化,一些优质的产业基金、并购基金,包括资本市场股票债券融资的项目,会是银行未来的重点。实际上,竞争也使其在不断积累经验。相对一些高杠杆的东西,将慢慢呈现一个相对萎缩的状态。我觉得这是不可逆的。

而在负债中,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从去年11月下旬开始,利率开始有显著的上行,流动性紧张的势头时不时都会出现。其实流动性管理这个问题,我们在大半年之前就已经做出了一定的安排。但是现在来看,还是需要不断的强化的。

根据这些资产端和负债的变化,我们广发资管也在近期进行了一个组织账户的改革,从四个处增为七个处。其中三个处专门在华北、华东、华南专门做资产,获取市面上最优质的项目,成立一个专门的产品和组合管理处,就管理这一部分。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组织架构的改革和人才的培养,把我们资管部打造成一个精品银行。在未来几年,我们对于银行资管规模增长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

我觉得到了这个规模,是时候去全面的总结、去思考,如何把这个规模的资金管得更好,把每一笔业务的风险管控好,使每一个产品都给到我们客户一个更好的回报。就是要打造成精品,而不是片面的追求规模

刘刚领:


谢谢主持人的介绍,非常感谢大家今天下午的时间。我简单分享一点,我们作为一个中小行,面对最近市场的变化,监管的变化下,我们的一些观察。

第一,比较明显的,从今年一季度开始,银行资管已经要么就是增速降低,要么就是中小银行的资管开始出现了缩表。

对于这个转换本身,我的体会是,对整个市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大家知道,过去整个30万亿的资管,我觉得不仅是信用债配置的主力,甚至在过去几年,对整个货币政策的传导和货币乘数其实是有比较大的影响的。

我们自己从事一线业务,也感受很深。大概现在资管行业配置的债券在13万亿左右,其实特别在信用债的领域,过去是配置的主要力量。

所以我想,特别是加上本身的一些特点,整个货币传导,包括我们理解同业理财的发展,其实是形成了一定的大行的资金向小行流动,然后又促进了中小行对信用资产的一些配置。

我们最近在观察的第一个事情,就是可能要关注整个银行资管行业的增速放缓,或者甚至中小行规模的缩表,其实对于我们整个大类资产,包括整个货币乘数和货币传导,都有比较大的影响。

第二,从监管一直在讲的去杠杆这个事情,对于中小行的影响是特别大的,因为中小行当市场反转的时候,整个的流动性压力会大一些。

我们自己也在思考,观察什么样的指标对我们发展业务有一些指导意义?我的理解,过去说资管虚胖,用我个人的一个理解,很简单。

如果说,资管做的,纯粹是拿到居民部门或者是企业部门的资金,然后去配置到资产,其实我觉得,这个真的是支持实体经济的一个行为。这个行为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我觉得这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业务。

比较虚的,或者说监管比较看重的,就是现在同业资产大概7万多亿,同业理财去年底大概是6万亿,1季度缩了7千多亿。从我们的理解,我们也在密切的看这么一个指标。

我想,这两个指标的变化可能会给我们提供一些线索,让我们大概看到,杠杆去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整个行业回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第三,这一系列变化出来之后,对于银行资管或者是对中小行资管,对于我们业务的一些变化。

从我们的角度,我们会关注的事情,就是怎样更加做好表外的资产负债管理。过去大家知道,商业银行资管基本上都是从表内人员过来,也是沿用了表内管理的一套办法

这个时点,可能让我们的市场或者是监管,让我们更加多的去摸索和探索,如何做好整个表外业务的资产负债管理。

另外,会更加促使我们去思考不同类型的银行应该怎么样贴合客户,根据客户特点,根据本身的规模或者能力,去做好产品开发和转型。

我想,这个是我们面对最近的市场变化和监管变化在做的一些思考和变化,给大家分享一下。

邓姸:


比如说委外的规模会不会减少?如果减少的话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另外,假设证监会真的是把通道业务限制了,银行未来还会用一些什么样的通道来做新的理财或者是资管业务的第三方的选择?看看哪位老总来回答一下这样的问题,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宋总还从您这儿开始吧。


[二]银行委外业务、通道业务


宋福宁:


刚才邓总的意思是说,委外的变化?


邓姸:


委外会不会压缩,将来继续选择通道的话,这个门槛一定是要提高的。


宋福宁:


刚刚听邓总讲前面的引言想了挺久,忘了听问题了。我们说今年整个资管发生了许多太大的变化,资管对几个大行来说,包括我们中行,别人跑得特别快的时候我也跑得特别快,别人跑的慢的时候我还是在匀速。

所以这点来讲,年初其实我们自己也定了一个方案,如果真的是一种调结构,实际上包括了压杠杆,在调结构过程中,我还可以进行优化。在优化的过程中,如果从资产的角度来说,现在可选择的资产面更广了,这是一个很窄的概念了。

所以说,从规模来讲,还没有达到停顿,我们还是稳步的发展。


第二,在整个大的规模里,因为几个大行包括了有八个行都是上万亿的,我们也是上万亿的,里面的结构还是比较丰富的。

委外这块可能跟我们中行稳健的风格很接近,我更明确了到底委外应该做到什么样的程度,能够符合大家或者是泛监管的要求。我也想就委外讲一点跟大家分享一下。

以目前我们银行做的委外来说,可能介乎于银行主动管理和交给机构。所谓银行的主动管理,就是直接投资了,另一端纯粹的委外就是交给机构了,大家讲好规则。

更多的存量是处在一种银行管理的比较多。这种所谓管理得比较多,不仅是投资指引,甚至连投资相应标的,可能我们都把它作为一个统一的额度的管控一样。

因为很简单,如果对一个标的我投了很大,他也投了很大,但是我并不知道他投了的话,风险的产生对我还是有坏处的。所以对一些投资的标的和指引,可能我们的委外更侧重于在全部委托”和“全部自主”之间,有一个“主动管理型的委外

所以,我们也是希望监管部门定一定,到底是属于什么样的性质。如果这种性质符合未来的方向,那就是我们应该多做的。从我们看到的信息来说,监管机构没有说委外不行,所有的材料都说,委外的的确确是优势互补,未来还是有空间的。


汪圣明:


我觉得规模的增长,应该说目前来看,还是有很多的空间的。上午有一个演讲讲过,去年年底,我们银行资管的规模占银行表内资产规模的占比,是16.5%。

实际上,国外的银行也好,或者是资管的规模,基本上和银行表内资产规模的比例是1:1,甚至更高一些。长远来看,规模增长是更大的;但目前来看,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顺势而为。我们兴业银行去年开始,就不大追求银行理财规模的增长

第二,关于委外与自主管理的关系,我觉得现在这个概念有一点乱:什么叫委外。

银行委托给一个机构请他来管理,这就是委外。在我看来,委外是委托给外部的专业机构,做专业的管理。如果只是通过一个资管机构的账户来做投资,这并不应该是委外的范畴。如果是这样的话,委外业务对银行资产的互补性是怎样的。

我们有这样的一个底线:一不是说我不懂,而是让你做的时候我也要懂,可能我懂的不如你那么全面、深刻、有经验;二是,委托你管理的时候,我肯定不是什么都不管。比如说在投决方面。其他方面的管理,包括风险和运营管理,可能会参照我的主动管理的要求来运营管理,确保风险是可控的。

第三这些委外的资产,总体上自主管理是放在一个大的资产配置的方案里来做配置的。

所以通过风险调整收益最大化这样一个基本的逻辑,从这几个要点来说,我认为对行业来说也是一样的。尽管我们确确实实都在调整,这是毫无异议的。我们觉得委外的业务还是有发展空间的,这个方向也不会变化。


潘东:


我觉得,可能现在主持人问的这个问题,也是在座的大家比较关注的。

首先我想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下通道。因为主持人也提到了,我们证监会最近有一位领导说“反对让渡管理责任的通道业务”。其实大家仔细去理解这句话,他并不是说不让大家做通道业务,他说不让大家做“让渡管理责任的”通道业务。

什么是通道?可能大家去翻教科书或者去翻监管的文件,也查不到标准的定义。我个人的理解是,通道一定是嵌套,但嵌套不一定是通道,这两个东西的内涵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我们讲嵌套,为什么有嵌套?银行理财为什么会有嵌套?

第一种情况,这是目前我们监管各项措施出台要强力反对的,我们叫监管套利。

这种嵌套,是表内不够了,通过一个嵌套,就把一个监管指标的业务做成了。

这种嵌套作为券商和基金来讲,是纯通道的,没有任何主动管理的作用。这种嵌套是通道业务,而且按照监管的要求,按照行业规范发展的要求,它未来会消失掉,慢慢的就没有了。

第二,嵌套也是通道的业务,但它不是为了要绕监管,而且为了实现某种投资的技术需要。

为什么讲这个话?因为中国的资管行业是分业监管的,银行理财是不能到资本市场的。我们打新的策略,IPO的策略,量化对冲的策略,主动管理的策略,可能用银行自己的投资身份,是做不到的。

但银行理财的管理办法规定,面向机构客户和高净值客户发售的理财产品,是可以进到权益类市场的。在这种背景下,银行理财的资金要进到权益类市场,一定要有一个嵌套,或者一定要有一个通道。

但是这个通道本身,它不是从规避监管套利的逻辑出发的这一类的业务。未来,随着我们更高层级的统一监管的规则出台,给到所有的市场参与人同样的到市场去投资和开募的身份,可能这一类的业务慢慢也会消失掉。

第三类嵌套业务,我不认为它是通道,而且我觉得将来这一类的业务可能还有继续的发展的态势。

大家如果关注到,最近央行和银监会的一些文件,包括证监会的一些文件,很多文件写完之后都有一句话,叫做“FOF除外”,包括刚才的MOM。

其实,MOM和FOF是什么东西呢?现在资管行业的参与人很多,既有保险资管、银行资管资金体量比较大的,在座的几位大家都是上万亿的,对这类的资管机构,更看重的应该是大类资产配置的能力。

你不可能在每个资产门类、每一个投资策略都具有端到端的能力。我觉得,全球没有这样的机构,中国也没有这样的机构。

所以,说如果一个大资金管理的机构,想要为自己的投资人提供更加丰富的投资策略,想为自己的投资人提供更好的投资回报,他一定要通过细小的投资门类、或者是在细小的投资策略上,具有专和精的能力的这些管理者那里,去延展我们的投资能力。

为什么今天有这么多私募的会,和这么多私募的管理人在这里,我相信,大家在这里可以找到特殊的点。

我觉得,这类的嵌套还是有一定的发展空间的。我相信在未来央行规范性的文件里,关于这块,和单纯的证监会的领导讲到的“让渡管理责任的通道”,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这是我对整体的嵌套和通道的理解。

委外确实是没有定义的。反过来讲,大家都是行业参与人,我们去想一想,委外这个提法,是在2016年的下半年到今年,突然大家都在讲委外了。

可是我们想一想,整个资管行业,包括理财,我们光大银行在2008年2009年,就发了私募基金宝,一二三期,我们请了很多优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去管FOF、MOM的产品。

但那时候,没有人把它理解为委外,我们认为它就是FOF的产品,我们是集合了众多投资人在不同领域的长处,向我们的客户发产品。

我们私募基金宝的产品,我估计应该在全行业是留存历史最长的一个产品,那个产品从2008年到现在,长期跑赢指数。为什么在去年突然出了“委外”这个词,我们监管还都普遍很关心呢?

我个人感觉,可能是大家要注意到,去年市场发生了两个非常明显的变化:


第一,2016年上半年一季度以后,资金成本变得非常便宜。

那时候三点几就可以在市场拿到钱。那时候我们讲的是资产化、资金的流动性太多了。我们讲水太多了不知道去哪里投。

第二,我们发现债券投资的收益率下降非常快。

我记得AA+,万科3月份发债发了3.5,我们当时说没有办法投资了。因为债券的收益率跟银行理财的成本,尽管第一个背景是流动性泛滥,第二就是资产收益率快速下降,这种背景下大家想过用什么策略赚钱?

这种情况,先有一种全市场大部分人都认可的策略,就是在资金端加杠杆去投资。因为那个时候不管怎么讲,加杠杆的成本大概是2.0左右,再怎么讲投资有3.5,加权下来,还有1个点的点差。

那时候委外出现是有逻辑的。只不过到今年,资金成本已经很贵了,如果我们借钱加杠杆去投,也可以赚钱,但不确定性太大。

我觉得,正是因为2016年发生了资金成本的快速下降,流动性充裕,以及投资收益率的快速下降,衍生了委外这么一个大家讲的概念。

所以刚才主持人问“你觉得委外是要增加还是减少?”,基于去年加杠杆博收益的策略,一定会减少。

我们去讲这个要不要多、或者要不要少,可能要把它拆开来看。我们主动管理的MOM会不会增加啊?量化对冲的策略会不会增加?我觉得这个随着市场的变化,当某一个策略能为投资人挣到超额的α的时候,这部分的策略会增加。当他赚不到钱的时候,我们是理性的,自然会萎缩。

现在就是监管同时为我们加了一把火说,大家帮助把它下降得更快,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



罗鹏宇:


关于委外业务的定义,商业银行作为资金委托方和一家投资顾问签订了投顾协议,在约定的投资范围和限制内进行投资,资金委托方承担相应的投资结果,并按约定进行收益分配,我想这是一个委外大致的定义。

这样定义下,委外业务从7、8年前就已经开始,当时主要是权益委外,后来发展到量化对冲和债券委外。目前来讲,整个市场的委外大部分是债券委外。

主持人刚才提到了委外的规模是否会萎缩,我觉得应该说从今年开始,已经在萎缩。将来会不会萎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业银行的理财募集资金实际的成本。

这个一方面决定了银行的资金价格,另一方面也在间接上影响债券的情况。如果这个成本持续上行,委外的规模很大概率是会慢慢降下来的。

第二,委外现在是否增长和是否减少,都不是最重要的课题。我觉得如果看整个资管的长期趋势,我认为一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

银行理财现在还是五万起点,首次认购还要求在柜台面签。如果银行理财有一天像公募基金一样,认购起点是一千块的话,那么银行资管到底会达到什么样的规模,是可想而知的。

目前委外规模下降,更多是市场的原因。这次债券牛市,从2014年1月开始到2016年10月,整整3年10个月,无论是时间跨度还是上涨幅度,都是空前的债市大牛市。

当一个金融工具被过度使用的时候,一个市场的调整是迟早会来的,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第三,从未来的发展来看,现在是股市跟债市双熊,越是这个时候,才越是检验投资顾问的时候,也是商业银行能遴选到优质投资顾问的时候。

我们首先要对目前合作的投顾进行全面的评价,同时在过去一段时间,也遴选了一些量化对冲和权益的投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成效。

长期来看,我个人理解,委外和通道之间并没有必然的法律冲突关系,而且正常委外业务的未来还是比较光明的


刘刚领:


前面几位专家都说得比较到位,我们直观的体会上,作为中小银行我们希望,你的规模和管理能力是可以匹配起来的,不要虚胖。

委外这件事情把主动管理权委托出去,这种委外一开始我就非常不赞同。当然,实现业务互补的委外,我觉得这个市场一定是有的。

第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几位专家和领导都说了最近很多环境的变化去杠杆、去通道,包括通道的事情。我觉得其实很有意思的是,比如说我们看国外商业银行的资管的规模,占表内的规模的占比比我们还要大,但为什么他们就没有这么多334的事情呢?

我直观的理解,就是这么多导向里,有两个是很核心的:

一个是刚兑,一个是杠杆

我觉得商业银行资管这么快的发展,最多是得益于母行强大的资产负债表的支持。过去是我的优势,现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负担,特别是后续的发展,是不是要往独立的资管公司去走,如何地摆脱母行资产负债表一个隐性的支持,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商业银行资管本身的资产负债表并不是很高,特别是今年,本身的资产负债表都不是很高的。这里更多是通过表外业务的发展,对整个商业银行的杠杆进行了提升。

观察这个问题,我一直觉得非常重要,第一这是决定了未来一两年业务的发展方向,第二去到什么程度,这直接影响大类资产的表现。

[三]大类资产配置未来的方向


邓姸:


我们前面两轮的问题包括回复,其实都阐述得蛮充分的。我想最后还有一点时间,在座的听众也好,包括我们在网上看直播的观众也好,他们可能还会感兴趣另外一个话题。

我们再有一个小的话题,就是今年往下还有大半年的时间。我们知道,债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熊得一塌糊涂。在股债两个市场都比较难投资的情况下,未来会加大哪一类的配置,会减少哪一类配置?这是减少资产配置的问题。

CTA、量化大家会比较看好,今年的QDII表现也很好,纳指也创了有史以来的新高,可选择的方向还是有一些的。

请大家用简短的语言来说一下,你们觉得大类资产配置未来的方向是怎样的?



刘刚领:


简单分享一下我们的一些想法。我觉得这个还是回到一个基本面:就是到目前为止,整个货币的紧缩,包括监管环境引起的商业银行的缩表,我们已经看到了。

这个要持续多长时间,我个人理解,这对我们的大类资产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我们直观的理解,或者我们接触到的信息,过去大家看到的地产调控,往往是运动式的,过一段时间就重新恢复了,或者是经济下行会有一些缓和。

可是我们自己感受到的信息是,方向是非常明确,而且持续的时间比我们自己原来想的要长,这就决定了我们第一个想法: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对整个国内的股市和债市,会有一个相对比较长时间的周期的影响。但是有没有机会?

还有作为银行资管,从现在的产品来讲,某种程度也有一个刚性配置的压力在里面,而不可能觉得不是一个窗口就把整个产品停掉了。

所以我们现在的想法就是,类固收如果期限短一点,我们还是会逐步的增加配置。从绝对收益来说,应该说是到了一定程度的配置的价值。

股权类其实从去年四季度开始还是比较看好的,虽然说大家看指数今年上上下下都得不太好,可是我们也创了新高。如果说我们做一些深挖,特别是整体的规模不大的话,我们对这块还是蛮有信心的。


罗鹏宇:


我想简要说三点。

第一是和资本市场相关的融资类项目,包括场内场外的股票质押融资,以及符合国家监管政策的大股东增持和定增的配资。还有包括适当少量的一级和二级的权益投资,资本市场去年就是我们的重点,今年还是重点。


第二,我们今年会逐步加大产业基金的投资,但当然要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第三,我们会大力发展结构性产品,利用国内外的衍生工具挂钩全球的指数,争取为客户赢得较高的收益。

这块我们在过去两三年做的业绩还不错。 今年重点应该主要是这三个。


潘东:


我觉得如果是从现在开始看的话,

第一句话就是固定收益的投资其实已经有了很好的配置的价值。

我觉得不管是短期的还是到三年的,有一些机构已经开始做长债的建仓,大概率你战胜的可能性比失败的可能性更大。而且从银行理财的角度,我们的固定收益投资是到期策略。所以债券的配置已经是比较好的,或者说已经进入到了比较好的配置窗口。

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表现:

第一,债券的收益率已经高于银行贷款的收益率,也高于非标投放的收益率水平。这个在历史上只在2013年钱荒之后出现过,这是我们观察到的第一个信号。

第二个信号,从去年四季度到现在,信用债收益率基本上上了200个BP,长期的收益率也上了100个BP。从投资的角度,固定收益类投资是可以逐步开始配置的窗口。

第二个类固定收益里面含的东西就很多了,包括了银行的非标,包括了质押回购等。

类固定收益类投资是理财的比较基本的配置,只要性价比有,只要风险可控,可以按照原定的策略继续去做。

第三块权益类,我讲的权益是资本市场的权益。

实际上今年的权益类,不知道在座的私募管理人今年整体的量化策略的表现。组合表现其实1到4月份其实不是太好,主动管理的股票其实加权下来也没有大家想像得那么好。

所以接下来我觉得,在权益这方面还是要优选优秀的投资管理人,动态调整组合,争取把组合的业务能在后面几个月有一个比较好的提升。

汪圣明:


对市场的资产配置的角色,我觉得是基于银行资管的属性两个方面。

第一是资金量比较大。

所以我们讲的资产配置,所配置的资产的市场要有一定的容量。可能对这样一些新的市场,是有机会的。可是对银行资管大类资产配置,很难作为一个主流的配置对象。

第二,银行资管的主体主要的策略还是绝对收益。

所以我们看这个市场做判断的时候,一定是要基于客户委托的周期之内,能够在相当程度上赚取到收益。

目前对市场的判断对配置的判断,我个人的看法,一个是利率,我们的判断是比较保守,在接下来的一两个季度还要继续防守,不能排除它的风险会进一步扩大。

关于信用,国内有很多的行业和产业已经走出了低谷,尽管在定价上还是存在扭曲的现象。但确实有很多的行业出现了投资的策略。2015年以来如果是防守的话,现在要考虑把防守低配至少进入到中性。

资本市场毫无疑问是振荡的市场。我想还是要根据产品的判断和专业管理的判断做相应的资产配置,做相应的策略的设置。


宋福宁:


我们这里更简单一点。就是从去年看,我们自己掌握的资产的组合里面,久期的组合都做得比较好,因为可以重新进行资产的置换和配置,这套原则我们今年也在用。

今年各类资产它的收益提高都比较快,有的时候反而会过了二季度以后,高过了负债的提升的速度。

所以说我觉得,第一个标准是,久期的情况下,我们都有一张表,各家银行自己的资产都有自己的表。现在利率债的投资价值是挺好的,因为它已经超过了一个均值。

第二,在价格比较好的情况下,利率债毕竟可质押,它对一个银行资管的流动性是有极大的帮助的,回到第一个问题了,所以我们会找机会把这一类多做一些。



资管核心建设能力

华中炜:


我们会请各位嘉宾先来分享这几个方面的讨论,在这种形势之下未来的规划,我们往下走的时候需要哪些工具和能力,这是我们需要做优化、调整和升级的,这个能力包括哪些?我想请在座的各位领导逐一为我们分享。


黄艳红: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参加华创证券和新浪财经举办的资管论坛,我是来自南京银行的黄艳红。

我们资管部也是一个新成立的部门,在2014年成立。但是南京银行从事理财业务也是比较早的,在市场当中是第一批,2004年开始做理财。

在这里我简短的介绍一下我们行的情况。因为我们行也是在固定收益市场,特别是银行间债券市场深耕多年,在2007年上市,素有“债券特色银行”的市场美誉。

在固定收益市场也深耕细作了多年,这个能力对于资管的整个构建来讲也是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作用。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阶段中,我们所处的阶段跟整个市场是一致的。

今年以来,出了一系列的监管文件,特别是在整个约束下来,肯定今年的规模跟市场一样,都会出现一定的放缓。但是如上面几位嘉宾所谈的一样,银行也需要有一个休整期,休息也是为了走更长的路,也是为了学更多的东西。

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讲,面对现在的监管环境,我们南京银行的观点就是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所谓有所为

还是要深耕细作我们的固定收益市场。债券从去年10月份开始收益率也出现了大幅上升。特别是今年一季度、二季度之下,监管政策的叠加下,大家感觉到,每周都有一个悲惨的消息传来,债券的收益率节节上升。

这个时候在一季度的时候,总在谈信用债的定价会回归到贷款利率上,会寻找一个所谓的锚在哪里。因为贷款利率在近年并没有大幅调整,特别是今年也没有动。

这个时候债券收益率会不会直接上行?大家又会想,国家会不会关心这个融资成本太高?对于企业来说会不会负担太重?最后导致经济又陷入新一轮的衰退?

实际上从目前来看,监管的这种检查,或者是自查还没有入场,对市场的影响力还没有消失。虽然说去杠杆是以不发生新的风险为前提的,但是实际上,感觉这个监管的政策并没有松下来,或者说像过去走走停停的这种现象。

今年我觉得是监管最严厉的一年。所以我觉得,我们做固收的人不要心存幻想,因为债券的整个调整还没有结束。但是对于部分的债券品种来讲,已经具备了投资价值,或者说已经步入了投资区域,这是我们可以去关注的。因为做资管,还是以配置类的资产为主。


我们要顺应监管的方向,做好向标准化资产的转移。有一句话说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实际上标准化资产的投资也不管是债券,包括资管上面有理财工具、债券投资计划等等,都是我们优先股,都是我们可以参与的。所以包括挂牌类的资产,也会为非标转标打开一个渠道,这一方面我们也会做出努力。


资管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可能要转型的问题。在过去多年的发展当中,可能以固收为主的资产配置策略在这一系列监管政策,特别是平台资产的逐步退出以后,可能盈利模式会遇到严重的挑战。

我们之前是关注平台类资产的市场状况,关注它比较大的改变。我们可能要更多的下沉到行业,这一点要跟券商、基金做更多的学习和交流。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跟多家的券商建立了资本市场方面的一些联系,我们会选择国家导向的战略方向的一些行业、产业,优选一些行业的龙头和上市公司,进行业务的对接,做好一些战略的转型。

有所不为

就是,今年的监管环境真的是非常严厉,我们所坚守的,就是坚持监管政策的底线,另外就是谨防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短期的一些方向。

长期的一些能力上面,主办方也提了一些问题。我觉得,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灵魂和支撑的方向,虽然短期面临的是比较困难的环境。

但是从长期来看,包括大类资产配置的能力,还有团队建设以及渠道建设,直接投资的能力都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包括系统建设,因为资管成立的时间都不长,但是你要想做好这件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系统也不能耽搁。

但是我觉得这几个能力当中,最主要的还是大类资产配置的能力。因为从银行来讲,传统的做配置债券,可能只要买就行了,不停的发产品。在过往的年份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因为理财的规模可以不断的做大。

但是今年有MPA在这里控制,整个规模受到了约束,而且负债增长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资产又面临着如果配置过早,会估值出现亏损的情况下,大类资产的配置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



苑志宏:


首先还是感谢主办方,包括新浪财经,包括华创证券的邀请,并且搭建这个平台,让我自己有一个学习的机会,跟同业交流的机会。另外也感谢在座的各位,坚持一天不容易,很辛苦。

大家一直都在谈一个问题,谈银行资管转型,包括面临的一些困境。说老实话,最近一段时间我自己有点焦虑,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失眠过,也从来没有因为工作焦虑过,这一段时间反而是出现了这种状况。

说老实话,商业银行的资管业务,如果说从2004年人民币理财出现算的话是13年,我自己个人是从2008年、2009年就开始参与这项工作,负责这一块工作。说老实话,整个行业从成长到快速发展,这几年应该说风风雨雨都经历过了,好事、坏事也都摊着了。

但是到今年,尤其是4月份之后,政策持续的收紧和加码,这是多少年没有见到的,而且传递的从高层到监管层,从宏观到微观这个导向非常明确,真正到了一个发展的拐点,或者说真正到了一个转型的关口了。

我觉得这个真的很必要,这么多年,至少我自己从业的感觉,这10多年做资管,就像一直180迈的速度在高速上跑,大家都会开车,说老实话,这个是很危险的。180迈持续这么跑,会有爆胎的风险,一个小小的因素,可能会酿成很大的风险。

大家看到数据,去年资管的增速是20%多,在此之前每年资管都是以超过50%的速度在增长,从无到有,现在到30万亿的一个水平,确实是到了真正应该平稳发展,进入一个常态化发展的阶段。

这个行业这么多年,包括成因和影响,我们作为从业者来说很清楚,包括这里面的刚性兑付,信息披露的不透明,包括错配,在投向上的套利,违规的一些风险,实际上作为从业人员很清楚。

但是这个市场这么多年形成了一个秩序,说句难听一点的话,叫劣币驱逐良币。如果你不这么做,就没有地方可做了,大家都形成了这么一种状态。

现在这个情况,我觉得到了从监管上上下下对这个问题都重视起来。我们自己真的要反思,这个事情,是不是还能够延续原来的那种做法。我觉得可能走不下去了。

这一段时间我个人思考得确实很多,包括跟同业的交流,有些问题好像真的过不去了,这个事情的压力很大。包括之前跟同业的交流,自己的思考,尤其是今天听了同业领导和专家的介绍,自己对这些概念逐渐的明朗。

我觉得银行这么多年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个人来说,作为一个从业者,客观来判断,客观来评价商业银行的资管,整个国内大资管的盘子100万亿也好,120万亿也好,商业银行的资管理财是第一位的,占主导地位,而且其他的很多门类资金都是商业银行理财支撑的,作为一种通道存在。

我觉得,从它的作用来讲,给投资者的回报是真金白银。如果按年化4%来讲,每年实际上真正的要给投资者创造大几千亿,将近一万亿的收益,这不是哪个行业能创造的。包括公募基金也好,包括其他的,可能都达不到这个水平,真正的为投资者、老百姓创造收益。另外这里面无论是非标还是债券投资,对于整个实体经济的支撑和支持实际上也是非常大的。

这里面存在的问题也是客观的,我觉得下一步整个商业银行的理财,包括我们自身,我自己在分析我们自己行内,我觉得是不是可以有这么几个方向?首先知道转型的目标,我自己判断至少有三个层面:


第一,要建立起一个合规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或者业务模式。

要打破原有的刚性兑付、资金池、期限错配的顾忌,建立一个可持续的业务模式。


第二,要真正的回归到资产管理的本源,为客户真正的创造价值。

这个话不展开讲,客观来讲,整个银行理财的前世今生,包括起源实际上还是可以有脉络可循的。

对商业银行本身来说,做理财最早有客户的需求,有市场的需求。实际上,更大层面上,是我们商业银行自身的一种需求,资产负债表管理的需求。

利率市场化开始之后,投资品多元化之后,实际上储户不满足于你的存款利息了。如果你不推出一种产品,可能存款就会出问题,这是负债端。你就要推出理财产品,这是你负债端的来源。

资产端前几年存在着信贷额度、资本金约束等问题,存在投放压力。通过表外的投放,解决你资产端投放的压力。很大程度上,这个层面的因素可能还会压倒投资者的需求。

银行做资管,前几年起源更多的还是源自于自身。包括很多客户的需求,真正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样的?真正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这些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样的?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特别多的去关注和分析,更多的可能还是考虑我们自己,怎么方便我们自己的管理,怎么能够给我们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存款,带来更多的收益是最重要的。

资管真正要回归本源,你要为客户创造一种真正的价值。现在商业银行这么多年也在为客户创造收益,一年几千亿。真正要分析客户需求的多样化怎么去满足,而不是简单的像原来那种卖理财产品的概念。


第三,在大资产管理的时期,混业经营,在资管这个行业2012年之后这个环境已经打破了,包括证券、基金、期货、信托和私募,实际上大家可做的事是一样的。

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作为商业银行,你怎么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大资管方面,现在数量是最大的,30万亿,可能其他的,包括证券、信托都在20万亿或者是10万亿的数量级,我们是最大的。


怎么能够把这个大转化为强,怎么能够创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且维持这种优势,能够持续的产生市场竞争优势?

我觉得这三个目标,下一步我们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发展,至少应该包括这三个层面的目标。


我就先说这些内容,一会儿再沟通。


华中炜:


我觉得苑总为大家提出了既感性又深入的见解。接下来有请邮政储蓄银行的步总发表她的看法!


步艳红:


大家下午好!我是步艳红,首先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参加这个高峰论坛,这个论坛的主题是银行资管如何转型。

转型由何而来?

我想从表面来讲,因为今年监管的政策对银行资管有更新的要求。我觉得更深层面的,是在过去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最近几年,出现了中央比较关注的资金脱实向虚的情况。

确实是。银行资管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我们最新也讨论得比较多,思考得也比较多。我认为,如果从2004年开始出现银行理财的产品的话,它应该是从利率市场化而来的,应该还是从满足客户不满足于存款利率的需求而来的。

过去几年来,银行资管以50%的速度飞速发展,更多地成为了商业银行表外资产负债管理的一种工具。在目前的这样一个监管形势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更多的资金向实体经济去倾斜的情况下,我想未来的发展方向,刚才两位都提到了,其实就是要回归本源。

回归什么本源呢?就是华总提到的,回归到服务客户,代客理财的本质上去。

邮储银行从成立到2016年,每年的理财业务是翻番地增长。但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实也体会到了,因为我们银行是一个大型零售商业银行的定位,在这个过程中,经常是出现了产品的供给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特别是在2014年、2015年,产品出来就是秒杀。

我们银行资管定位,就是定位于服务个人零售客户,2016年,我们给客户实现了创造的收益是超过了260亿。应该说,这样的一个财富创造的效应,在银行资管业务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但为什么说在监管的形势下需要转型,可能还是说,我们一方面服务了理财资金提供的服务,同时还要进一步地把客户的资金向实体经济倾斜,避免出现影子银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脱实向虚的情况。

对于资产配置这方面,我想可能应该是资管转型更需要深入考虑的一个问题,到底如何把这些资金应用到实体经济最需要的方向上去。

作为我们银行资产配置,一方面确实一直坚守着固定收益资产占比是超过60%的情况,而且大部分都是实体经济发债的一些资产,同时也通过了非标和权益这方面的配置,能够直接把资金融入到实体经济和实体企业的需求当中去。

在新一轮监管的形势下,我想,第一是服务我们的客户,提高他们的财富增值和投资收益,另外一方面,资金应用到在实体经济中短缺资金和融资难的一些融资环节和实体经济中去,应该是转型的一个方向。就是两个服务,一个是服务零售客户,一个是服务实体经济。

对能力建设,我想刚才提到的一个是渠道建设,团队建设,还有大类资产配置能力,直接投资能力。我想除了银行自己在投资的方面,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还有客户的这些资源以及能力,都应该是银行非常有优势的方面。

除此之外,也应该是银行资管搭建一个更宽广的平台,和更多有专业投资能力的机构合作,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好投资客户和理财客户。

对我们银行来讲,我想可能在未来进一步强化大型零售商业银行的定位,服务好零售客户这样的一个定位的基础上。我们在信息化系统建设、客户细分、数据分析处理进行精细化产品定位上,我想这应该是我们最核心的一个能力的打造。


华中炜:


谢谢步总的介绍,邮储银行在资管行业的发展和地位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在固收这块的市场,以及全策略的产品的配置上,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她也提到了零售客户服务以及实体经济服务转型的定位。

接下来有请平安银行的郭总发言。


郭新忠:


银行理财的核心能力建设以及转型的发展,首先我还是要感谢新浪财经还有华创证券主办方的邀请,给我这样一个跟同仁一起来交流的机会。

谈到这个题目我还是有很多的感触,因为我从事这个资管行业时间比较长了,从2003年开始就从业了,有十几年的时间。这个行业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去年7、8月份的时候我也写过一篇东西,我的感觉是,过去银行理财和银行同业影子银行的发展,历史性的作用已经走到了尽头。

2013年和2012年之前,在这一轮大的放水之前,我们国家的金融体系是存在着金融压力的。我们的实体经济金融服务能力不能满足需求。银行理财作为一个对原来的传统的金融体系的补充,很好地缓解了金融压力。

我记得在2013年上一轮钱荒的时候,也写过一篇文章,我们讲的是利率管制向利率市场化期间的货币政策的传导。那一轮钱荒,大家更多是从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转向来分析的。

可是那一轮就不可避免,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在2013年的8号文。出来了以后银行蒙了几个月,因为把所有的对标都纳入进来了,后来找到了方式重新做。这几个月所起到的作用是货币乘数的下降等等,银行的存贷是非常高的。

后来央行认识到这点之后就做了几个工作,第一是纳入非银存款,同意了同业投资的合法地位,可以放贷款了。银行业找到了非对标的投资方式之后,确实把商业银行这种信贷派生的洪荒之力释放了出来。

我们看到2014年到现在资本行业飞速发展,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又在新一轮急剧扩张,最终这个钱还是到了实体经济,杠杆也是在快速地攀升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面临得不再是一个金融压力导致的金融不足了,我们所面临的是金融深化过度的危险,我们的债务积累过多,这是金融深化过度的可能性。这种过去通过影子银行来向实体经济发放融资的模式,它的历史地位应该是阶段性的终结。

我觉得,监管机构和国家对此的认识是够重视的,通过限制影子银行发展的速度来降低杠杆,去年我们也非常深刻地认识到这样的一个变化。

所以从平安银行来讲,我们从去年下半年调整了业务的方向。几句话概括的话,首先基调是稳字当头,要平稳地发展。第二,重点是练好内功,加强精细化管理,补好过去的短板。

过去的发展是太快了,有很多的短板是需要补的。做的工作是几个方面:

第一,从产品端从去年下下半年开始,开始有意识地压缩了批发资金的占比,同业从去年的高点到今年降低了很多。

同时顺应我们自己行零售转型的战略。因为平安银行从去年开始零售转型,零售非常重视理财产品的销售,所以正好零售的新资金,补充了这样的批发资金的短缺。

所以我在产品端会在渠道的资金来源上,更加重视零售资金的获取。


第二,在投资端,我觉得增加了对投资持有组合的扫描的频率。

要更加高频地扫描自己持有的资产,有什么风险隐患,特别是在过去资产荒的背景下。我想这也是大家共同面对的困局,肯定是拿了一些低效的资产。

通过扫描,也是及时将抵消的资产出清做一些置换,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三,感觉现在整个的规模增长那么快,就要用好现有的规模,就是要提高现有规模下资产的周转率。

我们国家比较重视一些资产流转的渠道,一些交易渠道的建设,在投资端也做了这样的一些转型的安排。

我个人觉得,特别是今年出的这么多的监管政策之后,今年可以蹲一下,不要趴下。这样为下一年的发展积蓄力量,这是我们目前的打算。


谈到银行理财要转型要发展的话,就是回归本源。怎么去回归本源呢?除了产品的形态和资产的形态等安排之外,就是要建设核心能力。

我个人觉得,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核心能力,归结为三个方面,第一是渠道,第二是投研,第三是基础设施。


第一个能力是在渠道这一端,核心能力就是要能拿到低成本的、稳定的能承受市场波动的一些资金。

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未来的销售费低一些;同时我们希望资金是稳定的,零售占的资金是稳定一些的;第三我们希望这个资金可以承担市场波动的资金。

为了达到这样一个核心的能力,我们的产品要去转型,更切合客户,渠道要布局。除了过去传统的自己行业的渠道,肯定要去寻找第三方的代销的渠道。

我们也要借助互联网,用互联网的一些大数据的分析,或者是加强对客户的精准的把握的能力,来提升渠道的建设能力。


第二个能力是投研。

做资产管理最大的核心竞争了就是投研。为客户形成良好、稳定可持续的优秀的回报,归根到底是要实现这个,做到这个是要提高投研的能力。

结合银行理财,核心能力主要的重点第一是大类资产配置能力,为什么这么讲?银行的资金都是大资金,体量很大,所以首先把大类资产配置的节奏要踩准。

第二,在大类资产配置能力之下,有些我们做主动的管理,有些要做委托其他人的管理,我觉得银行自己主动管理的传统的核心能力就是固收。

我们要委托别人管的话,能不能挑出最优秀的管理人,这是我们将来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能把其他更好的管理人挑出来,如果做委外的话这也是一个本事,这是大类资产配置、固收和主动管理,这是银行理财在投研方面要重点发展的能力。

同时我觉得,将来重点发展的产品形态和投资形态,我个人比较赞成多做一些被动投资。我们的市场越来越有效,B轮投资可以给客户节省管理成本,客户自己主动做一些选择,我们可以有更多的资产配置的工具,应该也是我们的一个方向。


第三个方面就是基础设施。

过去实际上都是我们比较忽略的,主要是包括了有很好的高效稳定的IT系统,还有良好运转的顺畅的运营体系,还有很好的风险把控的架构,这是我们在基础设施方面。

下一步,随着科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我们通过加强IT系统的建设,引入一些金融科技这样的元素,帮助辅助我们来进行决策和风险管理,让我们的业务运转更加有效果,更加顺畅的话,这也是很重要的核心的能力。

如果基础设施建好的话,很多国外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和IT系统除了为自己服务,还有很多外包的服务,这样可以把自己的资管和IT都外包给别人,很多的机构都是这样做的。

下一步我们会围绕这几方面的核心能力来推进坚决这些的事情。


我个人对资产管理行业是充满信心的,通过今天这样的调整,压一些水分,压掉一些泡沫会使我们走得更好。中国未来有这么大的财富管理的空间,我们的空间是非常大的,我还是对行业充满信心。

华中炜:


郭总总结得非常到位,集中在三个方面,这是非常精辟的总结。接下来亲农行资产管理中心的邵处长,农行是国有大行,请邵总做一下介绍。


邵一华:(略)......【原文如此】


华中炜:


谢谢我们五位领导的表述。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直接过渡到下一个子议题。

刚刚各位领导都提到了,核心能力里面从业人员最重要的能力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就是我们资产管理直接投资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大类资产配置的能力。第二个,选择外部的投资机构来合作,包括通过委外、FOF、MOM的形式这样的情况。就这两个方面,时间关系我们想请黄总、苑总、步总分享一下他们的心得。


黄艳红:


非常感谢,刚刚谈到了投研能力、谈到了大类资产配置,又回到了细节的操作层面,就是如何去配置资产和进行波段的操作择时的问题。

对于银行资管来讲,刚刚步总也讲到了,银行整个资产结构来说,61%都是固定收益类的资产;其中43%是债券,18%是结构化非标资产,这两个比例已经占去了资管半壁江山的投资。而且这个比例在今年的环境下面可能还会有所抬升,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股票市场走势并不是特别乐观。

整体来看,对于证券资管来说是一个固收类的资产,而且现在价值也逐步进入了一个投资区间,这块根据产品发行情况进行适当的匹配。

谈到择时,其实债券和权益市场都会面临这个情况。

债券来讲,经常会讲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的问题,对于股票来讲,作为银行资管不能直接参与,要通过委外的形式,通过优选投资机构来进行操作。

但是在股市选择上面,所谓的择时,银行这端主要还是对策略的筛选。就是通过策略在这个阶段是不是有效性,这个点位是不是介入相对好的时点,这个团队是不是比较好的组成和历史业绩的表现,它的风控能力和实力能不能得到佐证。

因为我们知道去年的时候,去年底基本上很多资金也进入了打新市场,因为打新的收益率比较高。但是12月底的时候,融资的压力,股市和债市表现并不是很好,所以这个资产的波动反而导致打新资产收益率没有达到预期,使得银行资管这块冲了进去、又冲了出来。所以牵扯到实际上择时和策略选择的问题。

我们择时还可以,但是实际上策略上面,因为底仓的波动使得整个收益率的回报没有达到预期,所以也是损失。


总体来说,择时我们更多的,是交给专业的投资机构去选择,真正的波段操作。银行这端资管主要是去跟踪净值的变化,分析资产结构具体的持仓,他的归因业绩来源在哪里,提示风险,跟投资者做好沟通和交流,定期评估他的业绩表现,最后选择继续合作还是淘汰,这种大概的模式。

我想各家行都应该是有所相同的,其实还是借鉴了MOM和FOF的观念。整体来看,特别像今天获奖的一些机构,我想建立一个联系,因为在股市大幅度的调整之后,也会关注一下权益类资产配置的机会。


苑志宏:


实际上今天一天的会,从早晨一些经济学家的演讲包括刚刚同业的交流,实际对于整个资产配置也好、具体的投资运作也好,包括刚才说的委外一些策略、委外的一些筛选的方法,我觉得都很专业。

我想我自己可能是学习过程,可能再说出比这个更精妙或者更深刻的东西难了,我觉得同业也都是基本上按这个来做的。

但我在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或者维度来想,如果所有的银行或者说所有的机构都运用这些方法,你怎么保证你能够脱颖而出。

我在想,实际上这段时间自己考虑的确实有点多,近期、短期的我觉得我们在做的就是合规和风控,按照“334”一条一条理,哪条符合标准、哪条不符合标准整改。第二就是控制风险,由于政策的变化,导致市场的管控,不要影响到出现信用风险或者流动性风险,这是短期的。

但是我想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短期工作的同时,我觉得考虑长期的,或者另一个维度上的事情,我倒觉得也很有必要。这就是刚才说到一半的,第一我想,我们转型的目标,在真正商业银行理财做到最大,但是不是最强呢?我觉得不一定。

怎么去做到最强?我觉得还是要基于商业银行的优势、特点、多年来的资源禀赋,完全推翻自己、否定自己,也是不科学、不理性的。前几年当时就提出,包括对影子银行、商业银行理财转型的方向,当时有一个公募化这种转型,我个人来说不是特别赞同,当然个人意见,不是特别赞同。


我觉得,商业银行的理财之所以能够立得住脚、发展这么大,一定是有它自己独到的地方。我们发展到30万亿,每年给客户创造1万多亿、大几千亿真金白银的收益。为什么我们要舍本逐末,或者把自己原有优势抛掉,去学比如说其他的私募基金也好、或者其他的一些行业门类,他们运作的规律或者人力的优势呢?我觉得可能效果不见得会很好。

所以我从另外一个角度在想,商业银行理财再往后走怎么办?我觉得可能从几个方面,围绕着刚才说的三大目标,也不展开说,我觉得有这么几块内容,是不是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去考虑考虑:


第一,资管业务。

商业银行的优势是什么?

1.客户渠道的优势。这种优势其他客户都不具备,是真正的线上线下能够直接交流的,面对面交流的,而且他的财富,包括他的存款、账户在我们这儿,我们可以掌握,对他的风险进行跟踪,这种是非常有价值的,真正有价值的客户资源是这个。


2.非标信贷资源。100多万亿的贷款,三四十万亿的债券都在商业银行的表内,这是我们做这种固定收益或者其他这种产品的一个基础。


3.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包括里面的信息优势。

说句难听话,说为什么我们评奖老是被邀请?是因为你钱多,不是因为你的能力高。

之所以市场机构都愿意来向你展示,作为普通投资者或者一般投资者,到不了这个层面,私募机构管几百亿的老总、董事长跑到你办公室给你展示我们怎么怎么好。你说一般机构能达到这种水平吗?达不到,这也是很大的优势。

我们刚刚说我们委外的优势。结合这个优势,我觉得我们操作层面上可能是不是要考虑,我自己感觉,首先,你资管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的结合。

我个人理解,资管是管钱,你怎么在既定的风险约束条件下收益最大化,还是收益一定条件下,把风险波回撤控制最小,资管是根据客户的需求给你量身定制整个财富解决的方案。这两块原来是在商业银行两张皮的,资管我就是卖产品,财富实际上现在只能做到高端化,高端客户的。

这两块实际上我觉得,下一步再往下走,商业银行要把这两块,这两块现在都是我们的优势业务,结合起来,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优势。


什么概念?你的财富管理,每个普通投资者都应该进行财富管理,根据他的情况来定制理财产品,这个理财产品可能满足不了他的完全需求,你通过其他渠道,组合行内的产品或者第三方其他的产品。

实际上,这个东西大家以前想到了,但是成本太高了。你在一个基层行搞一个财富管理经理,要多少年,他既然要求有专业,又要有沟通能力,这个很难。

但是现在随着这种人工智能也好、智能投顾、大数据的这种发展,实际这个问题慢慢的解决了,而且可以解决,可以比较低成本的有效的解决掉。

我觉得真正的要发展,商业银行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要把资管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结合起来,来推动。


第二个,你要建立一个优势的什么能力呢?就是说你表内、表外,商业银行最大的资产还是在表内,无论客户资源、资产资源。

但是为什么商业银行做资管业务有时候还受到表内业务的制约?实际上商业银行,不管是信托、证券、基金本身就是资管,资管机构他的本源就是资管,他整个法律关系就是为了委托代理关系或者信托关系。

商业银行从根上是做存贷款的,他涉及到整个行内管理的框架。实际上是一个借贷的关系,是个债权人、债务人的关系。

我们资管发展起来之后,实际上资管业务在整个行内的地位是很微妙的,包括我们跟其他部门的关系。因为你的法律关系或者你这个业务体系,跟其他的原有的银行本源的业务,是有一些差异的。

这个怎么来结合?如果结合得好,他是一个加分项,结合得不好,他是一个减分项。这个我觉得,是我们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


这里面我觉得有些事比较关键。

第一,你要保证资管业务的独立性。这是最基本的。能独立,就附属化了,更谈不上互动了。这里面包括事业部的改制,包括我们事业部机制,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包括业务模式的创新,真正的把包括个人端的、包括公司端的这种业务模式平台化、开放式,把资管业务作为开放式平台里边一个选项来组合。

再一个,刚才有老总说的能力,刚刚说商业银行最大的能力是什么概念呢?我觉得资源,原来长期做信贷积累下来的非标资产、债券类资产的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再往下走我觉得就是要走差异化的路子。

不是说基金做什么我们做什么、证券做什么我们做什么,商业银行理财做什么?一定要走差异化。首先是跟其他行业的差异,当然商业银行内部也有自己的差异,那是第二层面的。

这个差异化的路子,首先就是,我个人认为,理财产品还是要走绝对收益,要打造绝对收益的品牌。如果是以绝对收益作为一个目标或者一个品牌的话,实际上你在策略的选择上,包括自己投资的资产配置、投资策略,包括委外策略的选择上,实际上就很明确了,至少我自己印象是这样。

我个人认为,是把资产配置或者金融产品配置的权力交给客户,而不是全部混到我的资金池里边,就是我们把我们自己最拿手的或者说最独到的、最有优势的做好。


而且这个市场非常大,我一直在想,实际上金融就是一个服务业。服务业无非两种,一种是你服务所有人的某一个需求,或者你服务一小部分人的所有需求。

我觉得商业银行理财,就是资管这块业务,可能真正要做差异化,我觉得更现实的是服务所有人的某一个需求。这样实际上我们想想,从10万级的客户到100万、1000万、1亿、10亿,在他的财富管理里面最大的一块还是保值增值、稳定增长这块,不可能所有人都放在股票里或者都放在PE里。

如果能把这个做好,无论从市场的需求、空间,还是从客户需求的角度,真正能够实现为客户创造价值这么一个目标。


所以我在想,总结我刚才的几块:

第一,是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的结合,这个是商业银行我觉得应该做的事情。

第二,我觉得表内、表外良性的互动。

第三,我个人认为,至少我自己认为,我们的业务可能更多的要向打造这种绝对收益的产品或者这种品牌,来走一个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步艳红:


我就简单的说两句。刚才苑总说的都很全面了,因为提到大类资产配置,确实是大家说了肯定银行这个比较强。我们在不同的经济周期应该配置什么样的资产,是传统的一个思路和逻辑。

实际上我们今天谈的银行资管,我们应该回到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应该往哪个方向去配置,和哪个方向去做被动的投资。

其实可能作为非银行的这种资管行业来讲,可能他能更多的做到这种被动的融资;而作为银行来讲,他的客户确实是更多的面对这种包括大众的银行理财客户更需要,确实银行需要他的专业判断能力,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配置到更高收益的资产和更安全的资产,为普通的零售客户提供更好的财富增值的效率。


我想谈一下我自己的一个观点。在目前今年的市场形势的波动下,还是回到实体经济这样一个承受能力上,到底高成本的资金是不是已经影响到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到底能不能承受这样高的融资成本。我谨代表个人观点,我认为,可能在货币政策也好、财政政策也好以及目前监管相互的影响也好,我认为这个可能是一个阶段性的表现。

当然说去杠杆到底去到什么样的阶段,金融的杠杆、影子银行能够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可能是政策转向的节点。在这个之前,我认为可能目前对于标准化的资产,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配置的机会。

这是从大盘资金的配置来讲,特别是最近高评级的一些债券,甚至金融债、国债这些资产,应该说它的价值已经充分体现出来了。


还有,因为我们服务的是不同差异化的客户,包括机构客户、零售客户,他们有一些,可能固定收益4%、5%这样收益,不能满足他们财富快速增值的需要。他们可能还能承受一定的风险,获取更高的收益。

我想,权益类资产配置应该是我们作为银行资管服务客户,不可或缺的投资方向。我判断,目前的股市是不是一个很好的配置的时点?

我是想,作为银行的优势来讲,可能他在服务客户、服务产业、服务实体经济这方面,更应该是在做二级市场的时候,不应该从产业的角度、产业的制高点去看或者去配置。

如果你能够把这一个企业放到一个行业里面去看透,把这个行业的走势吃透,他相关的这些上市公司的一些二级市场的操作,应该是更好的一个策略选择。而不是去择时。就是说,选择更中观和微观的行业、企业是应该最好的选择。


华中炜:


谢谢步总的观点。关于投研能力这块,我想请三位领导分享,刚刚提到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能力。

不断提及的可能是两个部分比较重要的,第一,我们的风控和运营能力,如果把风控文化建好。另外,我们的IT,管理的资产规模和面对人群都是非常庞大的,形成了现在新配置的结合,应该也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关于制度建设,郭总和邵总都提了他们的看法,我想继续请教两位领导,他们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心得。

郭新忠:


我简单分享几点:


第一,关于风险管理,特别让客户形成很好的风险习惯这方面,我想说,如果让客户来承担风险,前提条件有两个:

1.确实他能承担这个风险,才能卖给他。

2.充分的信息披露,很透明的向客户披露,掌握一个非常全面的画面。

具备了这两个前提才能够去谈让客户承担这个风险,不具备这两个条件也不行,管理人还要尽责。

这方面理念很多,我只是谈谈我比较新的观点,好的风险管理要有很好的机率,比如说最简单的,自己组合类的资产是不是按规定好的频率去扫描,银行很多的,这个工作其实想起来也是很艰巨的工作,要能够高频的去扫描资产。但是这个资金不到位,有可能会错过一些点。


第二,要有一些常识。风险管理和刚刚谈到的大类资产配置一样,都是常识和纪律的结合,很多在关键的点,实际上还是可以判断出来的。

大部分都是金融行业的,打个比方,去年这样一个资产荒的背景下,到去年六七月份、七八月份、九月份的时候,信用债的收益比股票还要低,确实债券的价值还是很低的,包括去年年底之前的时候,港股和A股之间比较明显的效益,基于常识有很好的机率约束,这个判断还是有鲜明的规定动作。

这是一个对风险管理的看法。


对基础设施方面,在IT系统建设方面,首先把IT建设放在一个金融科技的大背景来谈这个事,不光是IT系统,实际上下一步是要用金融科技来怎么样武装我们的行业。

刚刚谈到在渠道、投研、基础设施的几个关键的核心点上,都可以用我们金融科技来武装我们这个行业,这里面例子很多了,比如在渠道端,如果跟物联网结合,有很好的客户画像,能够更精准的向他推荐产品,那就是客户能够很好的承担风险。


在我们投研方面,能不能借助我们的金融科技,在我们IT系统上来决策,来做这个事。首先我觉得要放在大的金融科技背景下谈这样的事情。


其次,下一步我们的IT系统一定要体现业务的引领。

过去我们IT系统一个最大的问题,都是在跟随业务的发展:业务今天出了这个东西,IT系统要相应的做这个东西,需求要出来。总之比业务要慢好几拍,导致IT系统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成为业务发展的掣肘,不能很好的来支持它。

未来实际上中国我们的资产管理行业,当然我苑总刚才也谈了很多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的个性,我也非常赞同苑总谈的商业银行的个性,但是我们也不可忽略银行资产管理作为资产管理的意义,也有资产管理的共性。

这个共性国外的资产管理都比我们要走的早,我们完全可以在国外资产管理的基础上,我们来获得一定的后发优势:利用国外的经验,使IT系统能够领先于我们的业务,2-3年来布设我们的IT系统。这方面希望我们有这样一个竞争力。

因为过去,我们IT系统更多的,是做的我们线下的业务数据线上化、标准化,跟随业务来发展,做到了这样一点,能完全做到这样我觉得可能都是走的比较快的。

下一步引领,首先业务层面自己IT系统对风险因子的识别。在座的很多都是做量化交易的,其实所有的金融资产、虚拟产品都是一系列的风险因子,系统要能够支持。能不能更好的整合信息,来帮助、来决策,更好的来帮助运营管理,这些都是我们要做的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