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讨论了近期网络舆情和传统媒体在事件报道中的角色变化,指出传统媒体在某些事件中的一锤定音效果,并给出了传统媒体如何吸引用户回归和进行舆论监督的启示。文章还提到深度调查报道的匮乏和传统媒体需要补上的空白。
传统媒体在某些事件中具有一锤定音的说服效果,网民关键时刻会怀疑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可信度,传统媒体的背后站着的中央、党委政府和体制的公信力。
传统媒体需要吸引用户回归,提供亲切感和实用性的话题;舆论监督是传统媒体自救的法宝;深度调查报道的空白需要补上。
我们生产网络舆情和危机管理专业有用的观点
!
文
丨
燕博士
一、近期出现的一个特殊传播现象
近
期发生的一些热点事件,出现了一个传播现象,那就是有些网络话题,一旦著名的传统媒体介入讨论之后,就会突然变成一个大型事件,并引发更为广泛的传播,甚至成为年度事件。
比如,此前新京报首先报道的“混装油”事件,火爆到全民皆知。这两天被热炒的掼蛋争议事件,主要是因为北京青年报和江苏大报参与讨论之后,凤凰网转发,才引发了更大的关注。很多媒体和自媒体直接将几家媒体的名字放在标题上,以获得更大的关注。
总体看来,在中国进入新媒体时代多年之后,新媒体和自媒体往往在网络爆料、撕裂性和阴谋论话题炒作,以及监督性、反腐性话题上占有优势。这实际就是网络舆情的特点。这段时间以来的网络举报就是一个证明。
那么,传统媒体还有什么优势吗?
这就是本文要谈的一个现象,传统媒体突然获得了一个巨大的优势,这就是在很多事件中,它具有一锤定音的说服效果。网民会喜欢新媒体信息的丰富和信息的自由流动,但是关键时刻会怀疑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可信度,而传统媒体一旦就此进行白纸黑字或者电视的报道,在网民那里,基本就是证实或者证伪了。
因为网民都知道,传统媒体的背后站着谁?是中央、是党委政府、是体制的公信力。网民群体会倾向于认为,中央和党委政府在一些重要的事件上没必要撒谎来糊弄大家,否则后果严重。
这种现象证明,党报等传统主流媒体,依旧构成了中国百姓稳定的价值观的信息来源,和认知的底层逻辑。这就有点像一个人跟着浪漫又多情的情人在网络世界漂泊多年之后,依然觉得结发之妻最为可靠。
传统媒体不一定是说得最及时的,也不是暴露真相最多的,甚至舆论监督也不是那么严厉的,但是一旦说出来,就常常意味着真相,就能够一锤定音,就基本能够给这个事件画上一个句号。
也因此,在很多重大事件的报道和争论中,新媒体和自媒体会把传统媒体放在标题,让传统媒体为自己的说服力背书。
就以掼蛋这个热议的事件来说,自媒体已经谈论了不少了,但是当两家著名的传统媒体下场之后,引发的关注是远超各种网络媒体的。作为一种纸牌游戏,没有体制内外差别,也无高低贵贱之分,本来网民并没有投射以各种想象,但是主流媒体如此严肃正经地一讨论,就成了网络重要话题,大家的思考会更多元一些。
二、事件带来的启示
这种现象,给了传统媒体一个较大的启示。起码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好好思考要不要做:
1、要吸引用户回归,一年中起码要做一两个重磅的民生报道
北
青报关注掼蛋话题的连续报道,抛开是非不谈,但是吸引了网民关注,这就是最成功的品牌推广。
没
有网民喜欢一家媒体一年到头总是宏大叙事、总是积极正面、总是太阳一般燃烧自己照亮全世界。网民并不希望自己被照得光灿灿的,他们要的是击中他们精神需求和情绪需求的信息。
网
络自媒体和传统媒体,类似当年的都市报和党报的关系。市民大多爱看都市报,因为说实话、办实事,对市民有用。都市报也一直被轻视,被视为“小报”,类似今天网络自媒体享受到的待遇。但是影响慢慢变大,并成为传统媒体时代真正流行的媒体。
今天的传统媒体如果要吸引网民回归,那就需要在话题上提供亲切感和实用性,每年都要拿出一两个网民关注的、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重磅报道,一旦进入网络,那就会引发网民的关注和讨论,网民会因此对于首发的媒体抱以好感。
2、舆论监督是传统媒体自救的最后一个法宝
今年新京报针对“油罐车混装油”的舆论监督,一举打响了品牌,并且成功将网民关注的目光拉回到传统媒体和调查记者的身上。
老实说,新京报今年就靠这个舆论监督的报道,这一年的品牌推广的任务就已经达到目标了,品牌价值也会达到一个新高度。当然,调查组尚未给出最终的调查结果,这个事件的社会价值有待最后评定。但是这个监督性的角度、关注百姓利益的调查引发了网民强烈关注,人们可能会将注意力从网络转投到新京报,对其投射以信任。
今天中国百姓和网民最为痛恨的东西是什么?是腐败现象,和频繁出现的不公正现象。传统媒体只要在这方面有所动作,就会吸引观众。
媒体的价值是什么?
是凭借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报道,获得社会信任,从而起到广泛链接的社会作用。媒体自身也成为意见领袖,宣传和推广也就水到渠成了。每年拿出一个重磅的舆论监督的报道,就足以挽回民心,品牌的力量就能打出去。关键是,百姓会认为这家媒体能够为民说话,代表了社会良心。
当然,舆论监督相当于给一个社会肌体做一个大手术,涉及到局部的深刻利益,带来伤痛,不能不有所顾虑。但是,传统媒体更需要的是百姓的支持,和品牌的传播力量,而且,你也是这个社会肌体的一份子,不做手术,最后自己也发展不好。
传统媒体不做舆论监督,就相当于一个医院的“主刀医生”不做手术了,
事实上是一种失职和逃避,医院也难以发展,百姓对这家医院的看法也就变了。
3、今天是个深度调查报道匮乏的时代,传统媒体亟需补上空白
在新
媒体出现之后,尤其是微博出现之后,媒体就开始趴在微博上找新闻了。现场新闻和现场深度报道从此就消失了,并间接导致了深度调查组的消失。
在媒体融合战略推进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会发现流量浩浩荡荡,漫无边际。但是更多的流量是从本能、人性和人心中开掘出来的,是唯心主义和情绪化的产物,导致了情绪性信息满天飞,“后真相”时代的来临。而能够经得起考验的硬新闻、现场新闻、调查报道,消失了。
但是每当出现一个重磅的调查报道,全网都在转发。无论是疫情期间,还是今天的流量之海里,经常做调查报道的反倒是商业性的机构媒体,他们获得了非常大的传播红利和深度调查的红利。
上述的商业性的机构媒体做的热点事件中的人物专访、事件现场访谈、热点人物的追踪、事件爆发根源的追问等,都引发了网民的关注。并不是新闻已死,是真正的新闻人逃避了。反观今天的很多传统媒体,沦为了新媒体和自媒体的跟班,整体忙于赚流量,深度调查的本职工作反倒丢了。这导致了公信力和媒体权力的转移。
传统媒体每年做一两个重磅的深度调查报道,这一年的任务就完成了。因为这是稀缺的东西,也是百姓期望的产品。
-
燕志华 博士(yandaxia66)
-
资深媒体人/
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舆情管理顾问
-
-
往期精选:
-
举报县委书记毛奇:不能搞混事件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
马翔宇事件通报:苏州的不甘、屈辱和保卫城市的决心
-
胡锡进面临的五种风险分析
-
关于近期几起网络举报热点事件的一个总结
-
内蒙古这起土地舆情,是一种典型的新型舆情
-
社会“犬儒主义”,决定了王某某不会是最后一个
-
关于罐车煤油食用油混用事件的几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