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世界
传播科学知识 倡导科学方法 弘扬科学精神 建设科学文化
51好读  ›  专栏  ›  科学世界

为什么有人会密集恐惧?

科学世界  · 公众号  · 科学  · 2017-07-13 17:47

正文

↑↑ 点上面蓝色小字 | 关注 ↑↑

我们是中科院主管、科学出版社主办,与日本知名科普杂志Newton版权合作的一本综合性科普月刊。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下您的公众号,

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


听说过密集恐惧症吗?有些人看到一组不规则形状的洞,比如海绵上的孔隙、蜂巢、甚至是一堆密集的小水泡,就会感到浑身不自在。据统计,15%-17%的人曾有过类似的经历,被称作 密恐患者 。也许这些画面对你而言并没有什么,但却能让密集恐惧症患者感到无比的恶心,甚至引发发烧、焦躁等症状。

比如,这只莲蓬,会让你浑身起鸡皮疙瘩吗?

如果这张图已经让你产生了不适,请你不用再往下看了。对,赞都不用点了,直接点左上角出去吧……

对疾病的恐惧?

究竟是为什么呢?最近,来自英国的心理学家认为自己发现了密恐的原因:那就是我们对寄生虫和相关疾病的深深的恐惧。



该研究认为,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密恐,应该是源于进化过程中人们对寄生虫感染或各类感染疾病的逃避反应。毕竟,很多感染,如麻疹、风疹、斑疹伤寒等都会让身体的某些部位出现一片片小疹子、小水泡。此外,很多研究也分析人们看见血液、闻到臭味会感到恶心,也是因为我们在极力使自己远离这些有可能携带病菌的病源。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600名实验对象分为两组,一组没有密恐症,一组有密恐症。向两组实验对象分别展示16幅图片,其中8幅是患病的躯体(比如皮疹或者蜱虫叮咬的皮肤,不好意思不展示图片了……),另外8幅则只是普通的洞洞照片(比如一块满是孔隙的墙皮,或者一把豆子……)。

结果,8张患病皮肤的照片成功地引起了所有人的不适,而8张普通洞洞照片只是引起了密恐组大部分人的不适。

但这个实验貌似也无法证明密恐症与我们的进化过程有关,只能证明密恐症患者对某些类型的图片敏感度确实更高……

对有毒危险动物的恐惧?

实际上,有不少研究都曾试图寻找密恐症和进化的关系,比如这位来自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Arnold Wilkins。他一直认为,虽然密集恐惧症(trypophobia)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就是对洞洞(trypo)的恐惧症(phobia),但实际上这种感觉既非针对洞洞,也非是医疗诊断中能确诊的真正的恐惧症。恶心的感觉似乎要大于恐惧。但究竟为何会对类似的图案产生厌恶感呢?


蓝环章鱼,其毒液毒性足以致一个成人死亡

直到有一天,一位自称密恐症的患者提到他特别害怕蓝环章鱼的图案(如上图,说实话,小编觉得挺好看的)。Wilkins教授突然想到,这会不会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避免危险的本能反应有关呢?因为这些诡异鲜艳的圆环往往意味着有毒的动物?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Wilkins教授及其团队开始收集各种有毒动物的照片,比如下面这些:

河豚


箭毒蛙

锥形蜗牛(被美哭)

研究人员分析这些剧毒生物发现,它们的外表大多都是这种密集的重复图案,并且几乎都能引起密恐症患者的生理反应。此外,Wilkins教授的同事Cole还认为,我们大部分人都有密恐的倾向。“很多人表示,看见上述图案时,虽然没有特别恶心的感觉,但相较于其他图片而言,还是不太愿意多看的。”

总之,密恐症的前因后果还没有被科学家们论证清晰,但可以肯定的是生活中真的有不少人深受密恐之苦。至今难忘我好心将向日葵盘递给同事时,他那惊悚的眼神。





回复“ 0 ”,获取微信目录

回复“ 订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